被挂上热搜的“江浙沪白月光”,暴露出多少专坑有钱人的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5 14:13 2

摘要:有这样一类江浙沪白月光视频很火,比如有苏州的女生晒出她的白月光,28元1颗的花生冰淇淋,外面居然是真的花生壳,里面的容量可想而知少得可怜。就这么一口的量还要由店员亲自切开,仪式感真的拉满。

小椰子专栏。

有这样一类江浙沪白月光视频很火,比如有苏州的女生晒出她的白月光,28元1颗的花生冰淇淋,外面居然是真的花生壳,里面的容量可想而知少得可怜。就这么一口的量还要由店员亲自切开,仪式感真的拉满。

这还已经是这家店最便宜的冰淇淋了,他们还卖88元一个的橘子冰淇淋,268元一颗的牛油果,128元一颗的柠檬,98元一颗的猕猴桃,百香果,58元一小颗的栗子。之所以卖这么贵,据说因为是意大利纯进口的真水果冰淇淋,不添加任何东西的。

比如有上海的网友晒出她的白月光,200元一锅的白粥,粥看起来平平无奇,普普通通,但里面可大有乾坤。店员小哥哥结结巴巴地解释,因为它是现熬的,用依云水,用的米也不一样,人工现熬的。

这个米具体是有什么不一样?这个粥看起来是淡绿色的,用的是东北那边的有机米,水是阿尔卑斯山的矿物质水。还有浙江68元两颗的汤圆,上海1388元的鹌鹑蛋,128元一小块的切糕,958元的书法烤肉,68元一份的蜜薯都能让人记一辈子。

难怪在江浙沪花钱就像呼吸一样简单,财神爷来了都得光着腚走。荒诞的是这类白月光商品竟成了江浙沪的新中产标配,即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商家在用各种噱头把普通的东西卖贵价,仍有那么多有钱人趋之若鹜。这种新型骗局的套路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伪仪式感加成。之前就有网友晒出自己在餐馆里点了一份炒鸡肉,它的出场方式居然是这样的:两个服务员在前面敲锣打鼓,两个服务员抬轿子闪亮登场,最后再由两名服务员小心翼翼地将那盆炒鸡肉端上桌。一只鸡的死亡带动了6个人的就业。

某小酒馆更是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极具创意的调酒方式。先给顾客细心地戴上头盔,让顾客张开嘴往里面倒入酒,接着挤上一瓣柠檬,往她嘴里塞一块冰块,把她的下巴合拢,抱住头摇晃个不停。最后拿出一个铁质的脸盆,往顾客头上使劲一敲。这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赚钱方法吗?老板戴面具是防止自己笑场被顾客看见吧?

你会发现这个时代上菜的方式是越来越花里胡哨了,商家美其名曰仪式感,这样上菜会不会更好吃我不知道,但一定会更贵。

·2、新品装旧酒。有上海网友晒出自己在外卖软件上看到一家餐厅原本平平无奇的中式盖浇饭,名字都被改成了洋气十足的能量碗。有人则发现街边普通的经典上海老羌饼被商家改名叫佛卡夏,价格翻了一倍。煎饼果子来了上海叫可力饼,西安肉夹馍叫猪肉帕尼尼,连淄博烧烤都得叫中式他口。

你还别说,名字这么一改价格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跟着水涨船高了。

·3、价值三明治话术。就像之前火出圈的上海188元生菜沙拉,一颗生菜被卖到188元,而贵的理由是生菜是每天新鲜,从江苏南通一个自己的农场新鲜运过来的。这个是每天也是新鲜的油炸的培根,会比较酥脆。

·4、凯撒酱。这个就是经典的凯撒酱,味道会比较醇厚一点。

·5、鸡蛋碎。这边就是无菌蛋的鸡蛋碎。

·6、面包糠。也是会增加一些沙拉的层次的颗粒感。

·7、西芹。

·8、西芹。

拆解一下商家的话术公式会发现基本逃不过以下特征:普通原料+地理符号+伪科学概念=天价!普通食物被披上稀缺性,稀缺性,消费主义正变着法儿收割有钱人的钱包。经济学上更是有一个专门为商家量身定做的凡勃仑效应,指的是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反而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是一种非理性现象,而其背后正是揭示了中产们喜好炫耀性消费的底层逻辑。

一颗28元的花生壳冰淇淋,它的价值链在凡勃仑效应下被异化为物理价值。冰淇淋本身(成本不到5元),情绪价值:社交平台上打卡的优越感(10元),符号价值:"我吃得起,你舍不得"的身份认证(13元)。商家用意大利进口无添加等话术专门拿刀切开一颗花生的伪仪式感,将普通商品包装成社交货币,让有钱人甘愿支付其"阶级溢价"。

看过一个细思恐极的观点,资本主义把人的欲望都给"景观化"了。比如积累到一定的资本后,现代人普遍的消耗方式都被规定在一个统一的模板里,买好看的衣服和包,去高档餐厅吃漂亮饭,住高级酒店,飞机坐头等舱。而这些你觉得对自己好一点的想法其实都是消费主义灌输给你的。

事实上真正的爱自己其实是多做一些真正能提升生命质量和生活体悟的事,多观察自我作为生命个体与整个宇宙建立链接的点,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这一生。是时候从"被收割"走向"清醒消费"。在消费一件物品之前可以问自己这3个问题:

·1我需要它,还是需要"展示我需要它"?

·2它的成本与售价差距是否超过了认知税的预值?(建议≤50%)?

·3如果不发朋友圈,我还会买吗?

就像心理学研究显示,体验性消费的幸福感是物质消费的3倍。与其花200元去拍照打卡一锅白粥,花958元吃一顿书法烤肉不如拿这笔钱去学习一项自己之前一直想学的技能。前者买的是可以发在社交平台上的谈资,后者则买的是实实在在的成长。

在这个炫耀性消费大行其道的时代,当一个普通人能够看穿"白月光式消费"背后的符号谎言,能在物欲横流中保持清醒的自治,才是对消费主义最优雅的反击。

共勉。我是小椰子,感谢大家的三连,希望能继续陪你们解读热点事件,一起认知升级。谢谢。

来源:就喜欢说三道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