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天治疗脑梗,没想到我也得了脑梗!”最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轶发布短视频表示,脑梗的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抽烟喝酒、肥胖等他都没有,就符合“过劳”一项。
“天天治疗脑梗,没想到我也得了脑梗!”最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轶发布短视频表示,脑梗的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抽烟喝酒、肥胖等他都没有,就符合“过劳”一项。
“脑卒中是长期过度劳累引发的最危险、最致命的后果之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岳慧丽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过劳代表一系列慢性、不受控制的压力状态,会通过多种生理途径显著增加卒中的风险,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血管堵塞)还是出血性卒中(血管破裂)。长期熬夜、高强度工作、精神压力巨大的“过劳”都是造成卒中的高危因素。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主任王延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过劳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判断:一是工作时长超标,如24小时待命,频繁处理工作信息,无法真正放松;二是身体异常状态,例如持久性疲劳感,经休息仍无法缓解,伴有失眠、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等。三是出现精神及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易怒、心悸、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人际关系紧张等。
“一旦出现卒中,第一时间发现和救治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大脑!”岳慧丽介绍,卒中的快速识别方法一般遵循“BE FAST”原则:即B-Balance(平衡):突然失去平衡;E-Eyes(眼睛):突然视力变化;F-Face(面部):笑时不对称;A-Arm(手臂):一侧手臂突然无力或麻木;S-Speech(语言):说话含糊不清或理解困难。T-Time(时间):出现以上任何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一旦在工作中或劳累后出现以上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两位专家提醒,工作快节奏、高压力人群要避免心脑血管风险,需要采取主动、系统的管理策略:一是强制暂停,当身体持续发出疲劳、头痛、失眠等警告时,不要硬撑,必须停下来休息。二是管理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如锻炼、培养爱好等。三是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血脂四项)和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家中常备血压计,定期自测,尤其注意晨起和睡前血压。四要均衡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减少外卖和高加工食品的摄入,保证充足饮水,为血管“减负”。五是控制烟酒,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