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正在举行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不仅吸引了全球目光,也成为了展示科技创新与人文交流的璀璨舞台。今日,本报记者探访峰会新闻中心的科技文化互动展示区,亲身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碰撞的非凡魅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何春阳 谢智强 天津报道
8月31日,正在举行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不仅吸引了全球目光,也成为了展示科技创新与人文交流的璀璨舞台。今日,本报记者探访峰会新闻中心的科技文化互动展示区,亲身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碰撞的非凡魅力。
2025年8月31日,位于天津市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外籍记者接受采访。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2025年8月31日,位于天津市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记者互相交流。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步入面积超千平方米的互动展示区,一道长达15米的沉浸式裸眼3D大屏映入眼帘。哈萨克斯坦的辽阔草原、俄罗斯的巍峨克里姆林宫、巴基斯坦的壮美喀喇昆仑公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标志性景观通过数字技术跃然眼前,引得中外记者纷纷驻足拍摄。“仿佛一秒穿越丝绸之路”,一位来自中亚的记者如此感叹。
2025年8月31日,位于天津市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外籍记者被机器人书法吸引。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2025年8月31日,位于天津市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外籍记者与机器人互动交流采访。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科技感”犹如跃动的脉搏,为整个互动展区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只要站在那里模拟主持播报30秒钟,系统通过捕捉你的外形和声音,再输入你想播报的内容,就可以快速生成涵盖中、俄、英等多语种的新闻视频。”在AI数字人播报台前,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这项技术。据悉,该系统采用最新大模型技术,能将文字自动转化为表情自然、口型精准的播报画面,能够极大提升国际新闻的制作效率。
记者在科技互动展区体验。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非遗互动展区吸引不少记者。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同样令人惊艳。天津非遗代表“泥人张”展位上,传承人正在现场塑制上合成员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作品引来阵阵赞叹。一旁的互动体验区,外国记者们兴致勃勃地尝试制作漆扇、体验杨柳青年画拓印……
记者在非遗互动展区体验。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展区负责人介绍,本次在新闻中心特别设置了“上合组织发展历程”数字长廊,通过触摸屏可查阅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的重要历史瞬间和合作成果。而颇具创意的“数字签名墙”已收集了来自各国记者的上千条留言,共同书写着对和平发展的美好祝愿。
正如现场一位外国记者接受采访时所言:“从这里既能回望古老的文明对话,更能窥见未来的合作图景。这座跨越时空、贯穿古今的桥梁,正是上合组织‘上海精神’的生动注脚。”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