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8件唐朝历史文物,每一件都体现出当时的开放程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5 01:40 1

摘要:“你敢信吗?1300年前的唐朝贵妇,竟敢穿低胸装骑马逛街!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尊彩绘骑马女俑,掀起了许多人的热议。她的襦裙领口低垂、身姿飒爽,颠覆了大众对“封建保守”的刻板想象。

“你敢信吗?1300年前的唐朝贵妇,竟敢穿低胸装骑马逛街!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尊彩绘骑马女俑,掀起了许多人的热议。她的襦裙领口低垂、身姿飒爽,颠覆了大众对“封建保守”的刻板想象。

然而,唐代女人的自由难道仅仅体现于衣物吗?

从敦煌壁画的“美人菩萨”到墓葬中的打马球女俑,这些文物无声诉说着一个更复杂的真相——她们不仅能穿男装、打猎、写诗,甚至参与外交贸易。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唐代女性那鲜为人知的自由密码。

这尊出土于贵族墓葬的女俑,头戴胡帽,足蹬皮靴,身着低领窄袖襦裙,腰间斜挎箭囊。她的打扮融入胡服元素,既方便骑马又不耽误射箭,还彰显出唐代女子对于“流行概念”的追求。

更令人惊叹的是,根据史书记载,连太平公主都穿着男人衣服跟着唐高宗打猎,往白了说就是,女子只要换身男装就能参加以往专属于男人的运动。

莫高窟初唐壁画中的这尊菩萨,面若银盘、身披薄纱,璎珞轻垂于半露的胸口,原型竟是长安贵妇的日常装扮。

学者发现,唐代佛教艺术中的女子形象已不再受印度原型的束缚,而是融入中原的审美概念:飘逸帔帛源于汉服,低胸设计则受波斯文化影响。这种“以人为神”的创作思路,恰恰印证了当时女性地位的提升——连菩萨像都肯给妹子们打call。

洛阳博物馆的这组陶俑,定格了唐代最热血的一幕:女子们高束发髻、脚踩短靴,手持月牙形球杆纵马疾驰。

马球在唐代被称为“军中戏”,而《旧唐书》记载,连宫女都能组建球队与禁军较量。最绝的是她们穿的裙子,腰上勒皮带、袖口扎带子,这种专门设计的运动服,不就是唐代版瑜伽裤吗?

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弈棋仕女图》里,妇人身著半透明纱衫,酥胸半露,这致使“唐代遍地袒胸装”的误解产生。但敦煌藏经洞文献《唐律疏议》明确记载:低领装仅限于宫廷宴会等特定场合,普通小娘子出门都得戴遮面纱巾。

这事儿就跟现在酒吧蹦迪穿吊带,上班开会穿西装一个道理——既包容个性表达,又用礼教维持秩序。正如白居易描述的:“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此句尽显华美,又不失分寸。

弈棋仕女图

山西长治唐代郭行墓出土的侍女俑,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袍,其装扮与男子几无差异。这股风潮能够得以兴起,少不了武则天的制度改革。

史书记载,上官婉儿等女官常常身着男装出入宫廷,更甚者还参与法令的起草工作。更有趣的是,敦煌文书《杂抄》中提到,市井女子为方便经商,经常偷穿家里男人的衣服”。一套衣服,却成了当时女子闯荡社会的“敲门砖”。

辽宁省博的传世名画中,贵妇头戴牡丹、身披金线刺绣的大袖衫,正是丝路贸易的舶来品。专家还根据何家村遗址,发现唐朝女子所拥有的珠宝数量远多于男性。

更关键的是,唐朝法律白纸黑字的写着:寡妇能继承老公店铺,单身姑娘也能自己买地,这种经济自主权,让她们有底气将西域宝石、波斯胭脂变成日常穿搭。

榆林窟壁画里有一位回鹘女性,头上戴着桃形冠,身上穿着翻领长袍,她的丈夫是归顺唐朝的契丹将领。她把草原上那种金线绣花的绝活带进长安,现在故宫藏的唐代织锦不少都是她家作坊的款式,还资助修建佛寺、推广胡旋舞。

这类文物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事实:唐代女性的开放,不仅是“穿什么”,更是“做什么”——她们通过外交联姻,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

在吐鲁番文书里,竟意外发现唐代女诗人李冶的手稿残片,其上“至明日月,至疏夫妻”。唐代知识女性的清醒和锋芒,竟被一语道破。

尽管正史对她们着墨寥寥,但敦煌藏经洞里随便翻翻,就能找到酒楼老板娘写的菜单诗、节度使千金写的吐槽诗,甚至还有女道士写的情诗。这些泛黄纸页证明:当一个时代允许女性书写自身,历史的叙事便不再单调。

唐代女诗人李冶

当我们凝视这些文物,会发现唐代的“开放”从非肆意妄为,而是一种多元包容的底气。女性既能身着胡服骑马驰骋,又可戴着帷帽谨守礼仪;既可以挥毫作诗,亦能够经商从政。这种收放自如的智慧,或许比单纯的“暴露”更值得深思。

最后留个问题:要是太平公主刷到某音上的汉服变装视频,你说她是点赞“还原度真高”,还是吐槽“我们当年可比这野多了?”她们会更羡慕今天的我们,还是觉得千年未变的性别偏见依旧刺眼?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花鱼说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