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香港•春拍】林风眠四件臻品,共构真善美的艺术大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5 11:23 3

摘要: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领路人林风眠21岁入读巴黎高等美院,26岁时受蔡元培邀请回国,成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后任杭州艺专首任校长,培育出如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苏天赐、李可染等杰出艺术家,几近可撑起中国现代艺术的半壁江山。而其创作融西方现代风尚与中国传统元素,

林风眠摄于1948年美国《Life》杂志专访

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领路人林风眠21岁入读巴黎高等美院,26岁时受蔡元培邀请回国,成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后任杭州艺专首任校长,培育出如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苏天赐、李可染等杰出艺术家,几近可撑起中国现代艺术的半壁江山。而其创作融西方现代风尚与中国传统元素,熔冶为独我之风,画作色彩浓郁,情感深刻,如抒情诗歌般触动人心。

是次专题「无界之诗」,我们荣幸汇聚林风眠四件题材各异的代表作,有早自重庆时期、以纵轴大写意蕴含「比翼双飞」美誉的《紫藤双鸟》、及其最为人称道的、灵韵清雅的古装仕女典范《抚琴仕女》、充满生命灵动与宁静致远的《鱼鹰图》,以及笔下含情的《猫头鹰》,深切地展现艺术家对自然、生命最为深情的热爱,和对美的永恒追求。

鸟语花香,展望似锦如春

重庆时期珍稀《紫藤双鸟》

Lot 24

林风眠

紫藤双鸟

彩墨 纸本丨一九四六年作丨96.5×35.5 cm

Lin Fengmian

Wisteria and Birds

Ink and colour on paper丨Painted in 1946

出版

1992年,《名家翰墨》第二十四期,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香港,第35页

来源

李希穆旧藏

2018年11月27日,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1340

现亚洲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注:李希穆为林风眠同乡广东梅县人、曾任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领事,藏有数件林风眠之作。李家与林氏交情深厚,其弟李树化曾受林风眠聘任为杭州艺专音乐系教授,而其女即为林风眠义女李丹妮

估价 ESTIMATE:

HKD 1,700,000 – 2,700,000

《紫藤双鸟》为林风眠完成于对日抗战胜利隔年——1946年,由重庆返回杭州艺专任教前所作,作品既承载着他迎接抗战胜利的喜悦,亦具重回杭州故地、与妻子团聚的期盼,带有欣欣向荣的深刻寓意。

作品采取罕见的直式构图,此形式仅在林风眠1920至1940年代之作常见,足显其珍。林氏以纵贯在线的紫藤为视觉导向,予人一气呵成之感,垂枝如瀑,并稳稳停落于枝头的雀鸟,仿若正轻抚其身,温情满满。而紫藤花朵之形,带着写意的张狂和半抽象的韵味,以圈画法绘就,极尽恣意盎然。

至纯至美,比翼双飞的美好祝愿

紫藤在上,下荫并肩而立,依偎厮守的两只鸟儿,一展「比翼双飞」的美意。双鸟以重墨晕染写就,温润可人,下方草丛与背景则以寥寥几笔淡墨,画出交织纷繁的枝叶,拉出空间的景深。花鸟相映成趣,构成点与线的交响,使画面富有节奏气韵,可见其于水墨现代化探索中,以抒情之笔所展现的生命之真、之纯、之美。

林风眠《紫丁香》,彩墨纸本,94×37 cm,1944年作,拍卖成交价2,737,000港币

纵观林风眠创作,当中以紫藤为主题者不足30件,而创作于40年代、具有明确纪年的仅有5件,此件《紫藤双鸟》即为当中尺幅第三大者,极为珍罕。而在创作此画之年,林风眠亦以此题材创作了另一幅《燕昵》赠予吴冠中夫妇作为新婚贺礼,见其对此画题由衷的满意、喜爱。当中生动的笔墨、清新的设色、巧妙大气的构图,令作品满载生机,流畅精绝,令人过目难忘!

林风眠《燕昵》,彩墨纸本,28×40.5 cm,1946年作,浙江美术馆藏。此为林风眠赠予吴冠中夫妇的结婚贺礼,是次呈现的《紫藤双鸟》与此完成于同年,侧面反映了林风眠对紫藤主题的喜爱

来源有序、珍稀题材之大尺寸精品

作品来源有序,为林风眠同乡、曾任泰国中华会馆委员李希穆旧藏。李希与林风眠、赵无极、关良、丁衍庸、李可染等名家皆有往来,多得上款赠画。因而李希穆收藏中数件早期林氏之作,《紫藤双鸟》即为难得的精品代表。此作并曾出版于1992年之《名家翰墨》,为其1950年代前被完好保存之不可多得的精品。

1957年李希穆与于右任、梁上栋合影及背面手书。李希穆为林风眠同乡、泰国华侨,是次上拍的《紫藤双鸟》即为其旧藏

弹奏理想美的音弦

东方美的至臻典范《抚琴仕女》

Lot 25

林风眠

抚琴仕女

彩墨 纸本丨一九五八年丨67.5×68.5 cm

Lin Fengmian

Lady Playing Qin

Ink and colour on paper丨Painted in 1958

出版

1999年,《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者——林风眠》,加拿大亚太国际艺术顾问有限公司,台北,第147页

来源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1,500,000 – 2,500,000

「仕女画」是林氏推动国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古典仕女既有着东方女性的古典美,又被赋予现代艺术的简约韵味,更承载了他对人格、理想的高度追求,寄托了他融贯中西的美学表达。此作有别于40年代他多以淡墨勾写身边亲友的写实仕女,而是转以重彩压墨的方式呈现,并在其上添加以白线、白粉作为提亮,营造如梦似幻的气质。

白彩赋光,云霓出尘

画中仕女侧坐于静室,双手轻按琴弦,满含东方情韵。她标志性的鹅蛋脸与纤细的古典五官,仿若西方雕塑大家布朗库西(Brâncuşi)的《沉睡的缪斯》,孕育着神秘、婉约、妩媚的东方美。而长直的古琴与琴弦,与仕女的纤纤玉指纵横交织,对比着流动的衣带、弧形的身躯线条,亦暗示着人物心绪随乐曲的沉浮。

左: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âncuși)《沉睡的缪斯》, 铜雕,16×27.3×18.5 cm,1910年作,巴黎蓬皮杜中心藏。林氏将西式面容的立体韵味,融入东方传统审美,形塑其标志性的柳叶眉、丹凤眼、秀鼻樱唇的古装仕女形象。此亦体现在《抚琴仕女》中

右:林风眠《抚琴仕女》,彩墨纸本,68×69 cm,1950年代作,中国嘉德拍卖成交价5,410,000港币

此外,林风眠更以其独创「白线赋光」的勾写,自若隐若现的曲线展现画中人衣裙飘逸、身形从容的意境。仕女身下随双膝起伏的衣裙似化成一朵祥云,承载着画中女子的灵性和神性,似连接起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那紧劲连绵、如春蝉吐丝的线描用笔。林风眠延伸以深浅交织的线条韵律,为画面增添了衣袖生风之灵动,婉若游龙,如见神女归来!

左:林风眠《抚琴仕女》局部

右: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局部),彩墨纸本,24.37×343.75 cm,约5至7世纪作,大英博物馆藏。在林风眠的《抚琴仕女》中,古琴下侧的衣裙宛如一朵祥云,承载着画中女子的灵性和神觉,恰呼应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紧劲连绵、如春蝉吐丝的线描和女子裙摆如莲的体态

最是平淡与天真

生命的灵动与致远《鱼鹰图》

自50年代中叶起,林风眠由此前着重深研的仕女、戏曲主题,开始逐步转向更为宽广的自然天地。1953年的苏州天平山之行,令他诞生了「可以画一种新风景」的想法,1958年到上海川沙下乡一个月的经历,更是丰富了他对自然、农渔生活的体会,并于60年代达到了风景主题创作的高潮。除常见的山林秋色、燕过苇塘之外,游历浙江舟山渔场时所见的景貌,更令他开始创作一系列描绘渔船、鱼鹰的作品,将宽阔的山水天地、充实的捕鱼生活、神气活现的鱼鹰绘写得惟妙惟肖。《鱼鹰图》正是该时期的表率。

Lot 26

林风眠

鱼鹰图

彩墨 纸本丨约一九六〇年代作丨39.3×39.75 cm

Lin Fengmian

Osprey

Ink and colour on paper丨Painted approximately in the 1960s

来源

香港集古斋旧藏

亚洲私人收藏

注:画背贴有香港集古斋标签

估价 ESTIMATE:

HKD 220,000 – 320,000

山水之乐,但求赤子之心

「笔简意远」是林风眠风景主题的特色,为展现山水旷远的特质,他在此以墨分五色的形式,收放自如地展现对笔墨干湿浓淡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画作背景以淡墨大笔率意横扫,将山、水、天、地表现地分明而又渺远,水面处,则刻意留下枯笔的自然刷痕。而静中之「动」,则来自于身姿活跃、神态皆不同的点点鱼鹰,林风眠以精准如削刻的细笔勾写羽翅和鸟喙,以阔笔墨块展现壮硕身躯。细数其间,共有14只鱼鹰分立于渔舟上,好似乐谱上高、中、低音并奏的音符,而间中直立的桅杆,则如暂停的休止符,与横向的渔舟交织有序。透过遒劲有力的笔触,林风眠令笔下的动物各显神通,深切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最为赤诚、真挚的感悟和体察!

林风眠《渔鹰图》,彩墨纸本,

36×34 cm,拍卖成交价655,200港币

老辣洒脱,下笔如神

遗世独立的《猫头鹰》

Lot 27

林风眠

猫头鹰

墨 纸本丨约一九三〇至四〇年代作丨33×33 cm

Lin Fengmian

Owl

Ink on paper丨

Painted approximately in the 1930s-40s

来源

林风眠女儿林蒂娜旧藏

2009年11月29日,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563

2012年10月7日,中国嘉德香港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162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150,000 – 250,000

而另一出自林风眠之女林蒂娜旧藏的《猫头鹰》,则领人聚焦单一只鸟禽。作品大胆地以简驭繁,藉由大面积的留白,给予观者投射无限景致的开放性想象。而在中心,林风眠以老辣的劲笔勾勒出单独站立于树梢的孤鸟。当中见其对线条的完美掌控,仅仅透过粗细、轻重、浓淡,便将猫头鹰身体的三维立体感,及形象特征,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架构出来,见其多年创作的凝鍊之功。当中,猫头鹰的爪子强而有力地抓住树枝,昂然地立于其上,其翅膀并未鼓动,呈一派轻松地泰若自然,鼓起的胸膛与尖俏的嘴喙、昂扬的头部羽毛,连同黝黑的眼眸,展现了一种若文人风骨的傲然。正如林风眠曾在日记中写道:「画就在于画鸟像人,画花像少女」,猫头鹰亦如林风眠的自画像般,引人怀想,追忆一代大家的不卑不屈,与遗世独立。

林风眠《猫头鹰》,彩墨纸本,

31.5×21.8 cm,拍卖成交价875,000港币

从1946年经历战火后、隐居沉潜下终得美好春日的《紫藤双鸟》,以及孤身站立树梢,恬淡又遗世独立的《猫头鹰》,到50年代在琴瑟中寻觅理想美的《抚琴仕女》,再到60年代后心宽地广的《鱼鹰图》,四件作品汇成了林风眠20年人生的心境写照,亦书写下他对艺术这一终生知己的不变真情:无惧世事变迁、人事流转,我自踏遍人间,觅一知音,知音难觅,但求无愧于艺,永葆纯真、善美之心,便是对美、对自然、对生命最好的回音!

中国嘉德香港2025春季拍卖会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4月7日丨2pm

预展:4月3 - 5日丨10am - 8pm

4月6日丨10am - 6pm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丨展览厅5FG

中国嘉德(香港)联系方式

(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香港)

电邮: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北京总公司

电邮:mail@cguardian.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各地办事处联络

上海

———

广州

———

南京

———

杭州

———

厦门

———

台湾

———

日本

———

美国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