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乙肝暴露是指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如唾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发生接触。此类暴露可能发生在意外针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体液等情况下。
乙肝暴露是指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如唾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发生接触。此类暴露可能发生在意外针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体液等情况下。
那么,暴露后该如何处理
才能有效预防乙肝感染
降低感染风险呢
一起来看看
1.立即清洗暴露部位
●皮肤暴露: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接触部位,至少清洗15分钟。如果皮肤有破损或流血,轻轻挤压伤口,使更多血液流出,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可能性。此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受伤部位。
●粘膜暴露:如眼睛或口腔等部位接触到感染体液,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确保彻底清洁所有可能接触到病毒的区域。
2.立即就医
尽快前往医院或诊所,告知医生暴露的具体情况,包括暴露的时间、方式和可能的暴露源,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治疗。
1.暴露源检测:
如果有条件,检测暴露源的HBsAg状态(乙肝表面抗原)。这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2. 自身免疫状态检测:
如果您不确定自己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或不了解自己的抗-HBs(乙肝表面抗体)状态,医生会建议进行相关检测。
为贯彻落实《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福建省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内容及要求,福建省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办联合福建卫生报,开设“消除母婴传播”科普专栏。本专栏将通过图文、漫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普及相关科普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推动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目标。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