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评谈|莫让“一把手”成唯一抓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1 19:00 1

摘要:“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把手作为党政机关的“领头雁”,在推动工作中无疑肩负着关键责任。近年来,不少部门将工作成效与问题点对点反馈给下级一把手,通过压实“头雁”责任倒逼工作落实,这一做法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凡事过犹不及,当“抓一把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把手作为党政机关的“领头雁”,在推动工作中无疑肩负着关键责任。近年来,不少部门将工作成效与问题点对点反馈给下级一把手,通过压实“头雁”责任倒逼工作落实,这一做法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凡事过犹不及,当“抓一把手”的思维却异化为“唯一把手论”,从精准施策异化为泛化滥用,从压实责任蜕变为“甩锅式”督促,便成了形式主义的新变种,无形中助长了形式主义,加重了基层负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切实为基层减负。这种滥用“点对点”直达一把手的做法,恰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它粗暴地将工作简化为“部署-问责”的单线循环,忽视了政策落地所需的细化指导、资源配套与过程管理,仿佛只要文件送抵一把手,工作便能自然完成。这实质上是将“抓重点”异化为“抓名头”,将“压实责任”扭曲为“推卸责任”。

历史典故中有“县官不如现管”之说,治理之道重在层级分明、各司其职。《韩非子·扬权》云:“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其本意是主政者应抓住关键,调动四方积极性,而非事无巨细、越级指挥。若上级部门一味将压力悉数堆积于一把手,便如同战场上只知击鼓催征,却不给将士配备粮草与地图。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上忙下乱”:上级以为部署到位,下级却因缺乏具体支持而手足无措,最终只能在“痕迹管理”和“材料政绩”上做文章,以应付层层加码的问责。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政绩观出现偏差和官僚主义习气未除。少数机关习惯于“甩手掌柜”式工作,认为文件一发、批示一送便万事大吉,不愿沉下身子去了解政策在基层执行中的堵点、难点。殊不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若每一项工作都不分轻重缓急地直达一把手,其结果必然是“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乱”。一把手疲于应付各种“直达”指令,真正谋发展、抓落实的时间精力反被挤占;而具体分管同志则可能因未被充分授权而不敢作为,或因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准指导而盲目摸索,整体治理效能不升反降。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对形式主义需要拿出钉钉子精神,从根源上破解“抓一把手”泛化的问题。要摆正“责任观”“领导责任”不仅是“压任务”,更包括“教方法、给支持、解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应多些“下沉式指导”,少些“隔空式督促”,深入基层了解政策落地的“堵点”、业务推进的“难点”、资源保障的“痛点”,将“点对点反馈问题”与“面对面指导解决”结合起来,针对下级部门的政策困惑,制定通俗易懂的实施细则。针对业务短板,组织精准化的技能培训。针对资源缺口,协调跨部门的支持力量,让“责任传导”伴随“服务跟进”。

要破除“唯结果论”,建立“过程+结果”的综合评价体系。《管子・立政》有云:“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评价工作成效,不能只看“一把手”的表态,更要看基层干部的实际付出、政策落地的实际效果、群众的实际感受。应将“政策细化是否到位”“业务指导是否精准”“资源保障是否有力”纳入考核评价范畴,对那些“只压责任不给支持”的懒政行为及时纠偏,对那些“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务实做法予以肯定,让“真抓实干”取代“形式主义”,让“精准指导”取代“泛化督促”。

要激活“基层活力”,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创新实践的“源头活水”。不能把“抓一把手”变成“捆住一把手”,更不能用“一刀切”的督促方式扼杀基层的主动性。应多给基层“试错空间”,少些“苛责指责”,鼓励下级部门在政策框架内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落实路径,对基层提出的合理诉求及时回应,对基层创造的有效经验及时推广,让“一把手”从“应付督促检查”中解脱出来,带领团队聚焦民生实事、聚力改革发展,真正让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群众的笑脸里,体现在事业发展的实绩中。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真正的担当,体现在上下同心、层层负责的协同之中,体现在对基层干部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之中。唯有如此,方能破除“凡事只抓一把手”的路径依赖,让作风建设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汇聚起实干兴邦的磅礴力量。

“彩云评谈”征稿启事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思想交流和观点展示的平台,“云南政协报”微信公众号开设的“彩云评谈”栏目即日起正式面向全社会征稿。我们期待着来自各个领域的你提供精彩稿件,共同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空间。

一、栏目简介

“彩云评谈”是一个聚焦于多元文化、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的新媒体评论平台。我们旨在汇聚各方智慧,探讨生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热点话题,激发读者的思考与讨论,为文化传播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这里将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思想阵地,无论你是对新闻事件有着深刻的感悟,还是对社会现象有着独到的见解,亦或是在学术研究领域有新的突破,我们都欢迎你的参与。

二、征稿主题

本次征稿主题广泛,不拘一格,涵盖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对当前社会热点事件的深入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探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社会公平等,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3. 分享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经历与感悟,关注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4. 结合自身的工作领域和研究方向,对相关领域、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三、征稿要求

1.稿件应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实用性,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内容详实。

2. 鼓励原创,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若引用他人观点或资料,需注明出处。

3. 稿件应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不得涉及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内容。

四、 格式要求

1.来稿请以文档形式发送,格式为Word文档,字号为四号。

2. 文章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

3. 在文章结尾处,请注明作者的姓名、联系方式(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以及个人简介。

4. 稿件字数在1000 - 2000字左右。

五、投稿方式

1.请将稿件发送至我们的投稿邮箱,具体邮箱地址:3822183642@qq.com。

2.邮件主题请注明“彩云评谈”投稿 - 文章标题”。

六、版权声明

1.作者投稿即表示同意授予“彩云评谈”编辑、发布和传播该稿件的权利,我们有权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编辑,但会尊重作者的原意,保持稿件的基本内容和观点不变。

2. 稿件一经发布,即表示作者同意将稿件的版权授予“彩云评谈”,我们有权在论坛及相关媒体上进行展示和宣传,但不会将稿件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3.稿件仅在“云南政协报”微信公众号推送,没有稿费。

策划:张居正

作者:张轩鸣(作者单位:昆明市盘龙区委组织部)

编辑:王德华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

来源:云南政协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