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早晨?老大背着书包站在门口催“妈妈快点,要迟到了!”,你一边往他嘴里塞面包,一边回头喊老二“赶紧把那碗粥喝了,凉了胃不舒服!”老二举着老大去年的旧T恤,领口有点变形,他仰着头问“妈妈,这件衣服是不是哥哥的?”你擦着老大脸上的面包屑,随口说“是呀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早晨?老大背着书包站在门口催“妈妈快点,要迟到了!”,你一边往他嘴里塞面包,一边回头喊老二“赶紧把那碗粥喝了,凉了胃不舒服!”老二举着老大去年的旧T恤,领口有点变形,他仰着头问“妈妈,这件衣服是不是哥哥的?”你擦着老大脸上的面包屑,随口说“是呀,哥哥小时候穿这个可帅了,你穿也好看”。
等老大“砰”地关上门,你才想起,老大刚生下来时,你连给她穿衣服都要查三遍视频,生怕把她的胳膊拧着;给她买的第一件衣服,是你跑了三个商场挑的,纯棉的,带小草莓图案,洗的时候还要用婴儿专用洗衣液,生怕有残留。可到了老二,衣服都是捡老大的,连奶瓶都是老大剩下的,换个奶嘴就继续用。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样的“双标父母”?其实不是不爱老二,是我们终于学会了“放下”。第一次当爸妈,什么都不懂,就像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开个车都要盯着仪表盘,生怕超速;第二次当爸妈,就像开了几年车的老司机,知道哪些路可以快,哪些路要慢,哪些标志其实不用太在意。
比如吃饭,老大那会儿,你研究了半个月的辅食食谱,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熬粥,还要放南瓜、红薯、山药,摆成小太阳的形状,结果老大只吃了一口,就把勺子扔了;到了老二,你早上起晚了,煮了碗白粥,有点糊,老二皱着眉头喝了半碗,你反而松了口气:“能吃就行。”
比如生病,老大那会儿,有点咳嗽你就赶紧带她去医院,生怕变成肺炎;到了老二,咳嗽了两天,你先观察,给他多喝温水,煮了点梨汤,结果第三天就好了。你才明白,孩子没那么脆弱,有时候“扛一扛”,反而能增强抵抗力。
比如卫生,老大那会儿,你每天给她的玩具消毒,衣服换得勤,连地板都要擦三遍;到了老二,他爬在地上玩,手脏了,你只是让他去洗洗手,没再像以前那样大惊小怪。结果老二反而很少生病,你笑着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其实“糙养”不是偷懒,是学会了抓重点。我们不再纠结于“有没有给孩子最好的”,而是在意“孩子是不是快乐”;不再追求“完美的育儿方式”,而是接受“真实的生活”。
但“糙养”不是“忽视”,我们要学会给老二“专属的爱”。比如,偶尔给老二买个新玩具,不是老大剩下的,是他喜欢的挖掘机;比如,每天晚上陪他玩十分钟,只玩他喜欢的积木,不看手机,不问老大的作业;比如,让老大帮他拿奶瓶,说“哥哥帮你拿奶瓶,你要谢谢哥哥哦”,这样老二会觉得,自己也是家里的“小宝贝”。
你有没有发现,老二比老大皮实?他摔了一跤,不会哭着找妈妈,而是自己爬起来,拍一拍裤子上的灰;他见了生人,会笑着打招呼,不像老大那样躲在背后;他甚至会帮老大穿鞋,虽然穿反了,但老大还是很开心。
今晚回家,给老二买个他喜欢的小蛋糕吧,不是老大剩下的,是专门给他的;明天早上,让他自己选穿哪件衣服,哪怕是老大的旧衣服,也要告诉他“这件衣服你穿比哥哥好看”;周末带他去公园,让他自己跑,自己爬,你不用跟在后面喊“小心”,只要站在旁边,看着他笑,就够了。
当爸妈的,不用做完美的,只要做“够好的”。老大照书养,是因为我们爱他;老二当猪养,也是因为我们爱他,只是爱的方式,从“紧张兮兮”变成了“从容不迫”。而这,才是最真实的育儿生活,不是吗?
来源:牧云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