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多次采取强势行动,试图巩固对中央情报局(CIA)的掌控。她以执行总统指示为由,先后解密了奥巴马政府时期涉及“通俄门”事件的机密文件,并突然撤销37名现任及前任情报官的安全许可,予以突袭式解雇。这一系列举动被外界视为加巴德意在
今年44岁的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近期,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多次采取强势行动,试图巩固对中央情报局(CIA)的掌控。她以执行总统指示为由,先后解密了奥巴马政府时期涉及“通俄门”事件的机密文件,并突然撤销37名现任及前任情报官的安全许可,予以突袭式解雇。这一系列举动被外界视为加巴德意在让中情局明白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谁。目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职空缺,加巴德与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之间的明争暗斗被认为是冲着权倾朝野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宝座而来,二人都有希望出任这一要职,因此,可以预计,至少在特朗普总统任命新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前,加巴德与拉特克里夫之间的斗争将持续升级。
拉特克利夫独立行动引发冲突
自担任中情局局长以来,拉特克利夫多次未提前请示加巴德或总统即自行决策。例如,他通过福克斯电视台单方面宣布将进一步解密“通俄门”相关文件,并直接点名更多奥巴马政府时期的高级官员,此举分散了公众对加巴德解密行动的关注,导致情报系统出现不同声音,削弱了加巴德的权威。此外,拉特克利夫还在五月批准中情局公开招募中国官员从事间谍工作的广告,赢得部分美国主流媒体的点赞,被认为成功树立了中情局新班子及他本人的对外形象。然而,这些未经请示加巴德、甚至也没有请示总统本人的举措被加巴德视为对其职务权威的政治挑衅。
卧底官员身份意外曝光加剧矛盾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8月31日报道,加巴德在撤销安全许可的名单中意外公开了一名中情局卧底官员的姓名,令局长拉特克利夫措手不及。这名资深分析师刚完成阿拉斯加美俄元首会晤的筹备工作,原定赴欧洲执行新任务,却在未获解释的情况下突遭解雇。此事在中情局内部引起震动,并加剧了加巴德与拉特克利夫之间的紧张关系。
双方各执一词协调机制受质疑
加巴德辩称,被解职的37名官员中有人参与“将情报工作政治化或武器化”的行为,并强调自己依总统命令行事。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亦声称已与各机构协调,否认造成混乱,并表示备忘录未标注所属机构或泄露卧底信息。但知情官员指出,加巴德办公室未与中情局进行充分沟通,甚至似乎不了解涉事人员的秘密任务背景。
加巴德与拉特克利夫(右)在国会听证会上
权力斗争的历史与制度背景
这一事件是加巴德近期第二次引发争议。此前她曾不顾中情局反对,解密俄罗斯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的相关文件,并计划将总统每日情报简报的准备工作从中情局移交至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被解职的37人多来自奥巴马与拜登政府时期,其中25人曾联署支持民主党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
鹿死谁手殊难预料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一职为9·11事件后设立,旨在协调各情报机构,历史上亦曾出现该职位与中情局局长的权力摩擦,例如奥巴马时期丹尼斯·布莱尔与帕内塔的冲突最终以布莱尔辞职告终。
然而,特朗普自开启第二任期后改变了国家情报总监作为虚职的传统,赋予加巴德前所未有的实权。这场美国情报体系内斗鹿死谁手殊难预料。
加巴德在民主党奥巴马等人幕后煽动爱波斯坦丑闻直击特朗普总统的紧要时刻,果断解密奥巴马构陷特朗普通俄门的机密文件,成功为总统解围,同时,让本应由特朗普亲自去对付的奥巴马不得不调转枪口对准加巴德。这场特朗普与民主党建制派之间的斗争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前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希拉里、前中情局局长布伦南、前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等人与加巴德之间的战争。而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很难再有如此机会得到总统青睐,除非加巴德犯下重大错误。
中情局继续陷入内斗漩涡
来源:春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