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加州理工接连RD放榜,一批学生却决定放弃offer?留学风向又变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5 09:41 1

摘要:最近,加州理工、麻省理工、卡内基梅隆、弗吉尼亚等美本TOP校RD放榜,再次在家长圈掀起热议!

最近,加州理工、麻省理工、卡内基梅隆、弗吉尼亚等美本TOP校RD放榜,再次在家长圈掀起热议!

然而,还没来得及庆祝,我就看到有学生已经想要放弃拿到手的美本offer了。

先是有学生“开撕”纽大ED2的offer,直接表示不想去了,能不能毁约?

这里要强调一点:ED录取是具有绑定性的(即签署ED协议),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一旦毁约,则会被视为违背诚信原则,不仅对学生以后的申请及留学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影响生源校的信誉和口碑。

在评论区,有不少网友都在劝阻:

如果说签订了协议的ED录取的学生还比较克制,那么不受约束的RD录取offer堪称是放弃的“重灾区”了。

在一些家长群里,我看到有人刚晒完offer,结果下一秒就说:不去了。

面对一年更比一年难的申请形势,好不容易拿到offer,居然直接不要了?

最近RD放榜的弗吉尼亚大学公布了录取数据,RD阶段总申请数17568,州内录取率为11%,州外录取率为9%,竞争相当激烈

和那位家长聊了聊后才发现,情有可原。

一方面,这几年的申请基本都是多国联申,学生们手里拿到的offer往往不止一封,在放榜结束之后,本身就需要决定最终的目标。

那位家长表示,自家孩子在美本方向收到的最好的offer是波士顿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方向则申请到了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澳洲方向录取了墨尔本大学......

“从学校排名、专业水平,以及家庭情况来看,放弃美本对我们来说都是最优解。”

另一方面,随着美本不断上涨的学费,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性价比日益走低。

此前我们就盘点过美本最新的学费情况,“9万刀”已成标配——

杜克大学将2025-26学年的本科生学费上调5.93%,达到92,042美元(约66.9万人民币);

耶鲁大学连续十年上调学费,从87,150美元上涨到了90,550美元(约65.8万人民币);

布朗大学2025-2026学年的总费用达到93,064美元(约67.6万人民币)......

不少美本TOP50高校也加入了“涨价天团”,家长直言:“钱包根本追不上学费的涨幅速度!”

此前,在Reddit论坛上,就有网友表示:“因为负担不起学费,我要拒绝MIT的录取通知了。”

尽管学校有奖学金、助学金政策,但博主由于不满足申请要求,只能无奈放弃offer。

其实,被学费“劝退”的学生并非个例。哪怕是哈佛大学,每年也有大约300人左右放弃入读。

归根结底,留学不仅仅只是个人的选择,除了大学排名、专业,同样要考虑家庭的整体情况。

尤其是随着这几年的“消费降级”,在留学这件事上,不少家庭都得经历一次漫长的权衡利弊、优中选优的过程。

我周围好几个家长都有类似的想法。

申请季冲得特别猛,不论英美澳加,主打的就是一个广撒网;等到拿到offer,首先就Pass掉美本(除非是真的特别头部的学校,可能需要再纠结一下),然后再优中选优。

相比之下,越来越多过去的“冷门”国家/地区不断涌现。

像是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不仅教育质量有保障,还可以直接减免大学费用。

例如德国大多数公立大学并不收取德国学生以及国际学生的本科学费,这些大学只收取象征性的管理费用,大约150~250欧元(约1169-1949元人民币)即可。

此外,新加坡、日韩、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度连年上升,还接连推出了扩招、奖学金等福利政策,实属“双向奔赴”了。

还有不少学生奔赴东南亚、非洲国家进行留学,主打的就是一个选择多样化。

目前,美本RD放榜仍在进行中,下周又将迎来一波藤校offer,在紧张刺激的等待之余,究竟入读哪所高校,可能是很多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

面对留学形势、政策的变化,我们该如何调整升学目标?一封封offer背后,如何规划才能把孩子优势最大化?如果各位家长也有这些问题,不如来和学校老师、教育大咖,近距离聊一聊——

4-5月远播多元升学规划咨询会将在北上广深、宁波、深圳、广佛、海口、太原......多地联动,重磅开幕:

✅ 校长、嘉宾解析留学形势,揭秘申请密码

✅ “牛剑藤offer大户”现场招生,抢占入学名额

✅ 专业规划师1V1沟通,定制专属教育路径

来源:远播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