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假的尾声悄然临近,学生们即将告别悠闲的假期,重返校园。然而,在这段过渡时期,网络安全风险却如暗流涌动,可能成为影响大家安心返校的“绊脚石”。
暑假余额已不足,学生们即将重返校园。然而,在这段过渡时期,网络安全风险却如暗流涌动,成为影响安心返校的“绊脚石”。
暑假的尾声悄然临近,学生们即将告别悠闲的假期,重返校园。然而,在这段过渡时期,网络安全风险却如暗流涌动,可能成为影响大家安心返校的“绊脚石”。
诈骗电话、钓鱼邮件、恶意软件、个人信息泄露……这些隐患不仅威胁着财产安全,更可能对个人隐私和心理造成伤害。
为此,网警部门特别推出“假期收尾网络安全课”,结合真实案例与实用技巧,帮助学生和家长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新学期保驾护航。
暑期尾声,各类网络陷阱往往会换上“应景”的外衣,让人防不胜防。“开学福利”类陷阱是学生群体需要重点警惕的。
一些不法分子会伪装成学校老师或教育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社交平台群聊发送“开学必备资料包”“新生优惠套餐”等信息,附带的链接往往是钓鱼网站。
一旦点击填写个人信息,账号密码就可能被窃取。还有的会以“预订教材享折扣”为由,诱导学生家长转账,收款后便消失无踪。
“返程便利”类骗局则瞄准了出行人群。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大家急于预订返程车票的心理,搭建虚假购票平台,以“低价票”“优先出票”为诱饵吸引用户下单。
付款后却无法提供车票,甚至会以“身份验证”“退票手续费”等名义继续索要钱财。
此外,收到“航班取消”“列车晚点”的短信,附带“在线改签”链接的,也很可能是陷阱,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某地高中生小李在开学前接到自称“学校教务处老师”的电话,称其暑假期间参加的线上课程需补缴费用,否则将影响学籍注册。
小李因对方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课程信息,信以为真,按指示转账后发现被骗。
大学生小王收到一封标题为“2024年秋季开学通知”的邮件,附件中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以完成“返校登记”。小王点击链接后,电脑被植入木马病毒,银行卡信息被盗取。
初中生小张为快速通关某热门游戏,下载了“免费外挂”,结果手机被植入恶意程序,微信、支付宝账户被盗刷。
高中生小赵在朋友圈晒出录取通知书,未遮挡身份证号、考生号等敏感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注册网贷账户。
密码管理:从“简单重复”到“复杂唯一”
许多学生为方便记忆,使用生日、学号等简单密码,或多个平台共用同一密码,一旦泄露,可能导致“一账号失守,全平台沦陷”。
网警建议:采用分级管理,根据账号重要性设置不同密码;定期更换密码,每3个月修改一次;使用密码管理软件生成并存储复杂密码。
设备安全:从“裸奔上网”到“多层防护”
手机、电脑等设备若未安装安全软件,易成为病毒、木马的攻击目标。防护技巧包括:安装正规安全软件;及时开启系统更新;谨慎使用公共WiFi。
社交安全:从“随意互动”到“谨慎设限”
社交平台上的陌生人搭讪、虚假好友请求可能暗藏诈骗风险。网警建议:调整隐私设置,将社交账号的“添加方式”设为“需验证”;对陌生好友请求需核实身份;拒绝“帮信”,不出租、出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或社交账号。
应急处理:从“手足无措”到“快速止损”
遭遇诈骗或信息泄露后,因恐慌或拖延可能导致损失扩大。技巧包括:立即挂断/删除可疑电话、短信、邮件;若发现银行卡被盗刷,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冻结账户;保存证据,告知家长/老师。
网警提醒家长,要定期沟通了解孩子的网络行为,与孩子约定每日上网时间,关注孩子常访问的网站、使用的APP。
共同学习提升全家安全意识,与孩子一起观看网络安全宣传片,讨论真实案例;模拟诈骗场景,训练孩子的应对能力。
监督账户管理孩子的支付权限,避免将银行卡绑定孩子的社交账号或游戏账户,可设置单独的“零花钱账户”并限制额度;定期检查消费记录。
树立榜样规范自身网络行为,家长需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浏览低俗内容、参与网络暴力或传播谣言;遇到诈骗信息时,可与孩子一起分析骗术。
学校应将网络安全纳入“开学第一课”,通过班会、讲座等形式普及防护知识;组织知识竞赛、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感。
联合网警开展专项排查行动,对校园周边网吧、复印店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打击非法提供“作业代写”“论文查重”等服务的行为。
建立机制畅通举报渠道,设立校园网络安全举报邮箱或热线,鼓励学生报告可疑信息或诈骗行为;对涉事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8月28日,在轮台县第一中学多媒体教室,轮台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民警借助图文并茂的PPT课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开启了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的序幕。
台下200余名师生认真聆听、记录,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大家知道吗?一条看似不起眼的网络谣言,可能会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也可能引发社会恐慌,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先辨别、再判断、不盲从’的用网习惯,从源头上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轮台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民警在讲座中这样强调。近年来,轮台县公安局以“护校安园”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校园安全教育。
通过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八年级学生艾合麦提·艾尔肯在活动结束后分享道:“以前在网上看到一些奇怪的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时候还会好奇地转发给同学。”
“今天听了警察叔叔的讲解,我才知道那些可能是网络谣言,转发出去会有很大危害。以后我一定会仔细辨别网上的信息,再也不随便转发不确定的内容了!”
各地网警部门深入校园,为学生们带来生动实用的网络安全课程。在轮台县第一中学,200余名师生认真聆听、记录,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一名八年级学生听完课后感慨:“以前在网上看到一些奇怪的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时候还会好奇地转发给同学。今天听了警察叔叔的讲解,我才知道那些可能是网络谣言。”
新学期的钟声即将敲响,网络安全无小事,防患未然是关键。这堂“网络安全课”不仅是一份防护指南,更是一份责任提醒——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都需时刻绷紧安全之弦。
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安心学习、快乐成长,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来源:光年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