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院薛瑞栋研究员团队在顶级期刊 Cancer Cell 上发表了重磅研究。该研究通过整合空间转录组、空间蛋白组与单细胞多组学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肢端黑色素瘤从原位向侵袭性转变的时空动态过程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机制,为这一高恶性黑色素瘤亚型的精准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院薛瑞栋研究员团队在顶级期刊 Cancer Cell 上发表了重磅研究。该研究通过整合空间转录组、空间蛋白组与单细胞多组学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肢端黑色素瘤从原位向侵袭性转变的时空动态过程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机制,为这一高恶性黑色素瘤亚型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创新视角和策略依据[1]。
目前空间多组学在疾病研究及临床转化中仍面临挑战。那么如何在研究课题中应用?
为助力科研工作者系统掌握空间多组学技术前沿,Bio-Techne 将于 2025 年 9 月 10 日 19:00 举办线上专题讲座《精准生物学新范式:空间多组学如何重塑疾病研究》,特别邀请北京大学薛瑞栋研究员、中山大学郭雅婕助理研究员和 Bio-Techne 现场应用专家韩悦林博士,全面讲解空间转录组、空间蛋白组学和原位多组学技术的整合策略与应用实践,分享课题研究设计与实施经验。报名直播更有机会获得京东卡、美团代金券、雨伞等100 份科研好礼,立即报名参加吧!
主题一:空间单细胞新技术解析肿瘤异质性
1.多组学解析肝癌基因组变异新特征
2.空间单细胞整合解析肿瘤微环境
3.中性粒细胞异质性促肿瘤机制
主题二: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技术突破与应用
原位实现高通量 RNA 与蛋白共检的最新技术方案与实验策略
主题三:空间蛋白组学研究思路与应用解读
1. 空间蛋白组学方法及流程
2. 空间蛋白组学研究思路
3. 空间蛋白组学应用案例解析
内容策划:邹礼平
内容审核:钟可可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H. Liu, J. Gao, M. Feng, et al., Integrative molecular and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tumor-immune interplay of in situ and invasive acral melanoma, Cancer Cell 42 (2024) 1067-1085 e11.
来源:小郭的科学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