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透过悠扬的侗族大歌、特色的侗族文化,让人感受到民族文化蕴藏的澎湃活力与博大精深,沉淀着勤劳、质朴、勇敢、智慧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透过悠扬的侗族大歌、特色的侗族文化,让人感受到民族文化蕴藏的澎湃活力与博大精深,沉淀着勤劳、质朴、勇敢、智慧的作风底蕴,闪烁出深厚的民族记忆与价值内涵,各民族的非遗文化共同铸就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宝库,成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近日,侗族群众在黎平县肇兴侗寨寨门前演唱侗族大歌迎接宾客。吴光辉 摄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民族非遗绽放生生不息、脉脉相系的非凡力量,跨越历史时空仍旧熠熠生辉,如侗寨千年镌刻古老文明记忆,焕发出新的时代生命力。黔东南州推出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等品牌活动、开展传统村落非遗资源深度普查工作、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等,让非遗文化与民族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催生新的文化生态。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育非遗文化遗产传承人,需要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让民族非遗永续光芒、持续焕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地方人文土壤,助力着一域经济发展。从侗乡蜡染“指尖技艺”锐变特色产业,到苗族黎锦、藤编非遗产业,又到藏毯产业拉动就业链条等,足见民族非遗融入产业发展,成为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既能创新非遗文化形态,更能提振产业发展动能,实现民族非遗同经济发展“双向奔赴”。因此,推动非遗流量化为发展流量,打造非遗元素融入赛事品牌、衍生文创畅销热卖等多种方式,不断书写人文经济学的非遗篇章。
展示东方审美,彰显文化自信。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等,承载着多彩多姿、底蕴深厚、韵味悠长的民族非遗文化,共同擘画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动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繁荣发展,如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闹海》多段配乐取材于侗族大歌,尽显东方魅力、全球火爆“圈粉”,体现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才能延续不断、推陈出新、永葆生机的源头活水。
有一个故事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习近平总书记与《玛纳斯》传承人交谈时说,“我想让世界了解认识《玛纳斯》”“是要传播到全世界。它们属于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中华文化要和世界文化更好地开展交流互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中外沟通的桥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生动注脚与实践依据。如今,00后中国少年以“武术+街舞”创意表演,在世界街舞总决赛舞台展示“平视一代”气度;舞剧《咏春》融合咏春拳和香云纱染整技艺,在全球演出200余场叫好又叫座。透过民族非遗的风景窗,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放、包容、自信、澎湃的“世界的中国”。
作者:段官敬 江西上饶市余干县三塘乡
来源:宣讲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