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扩大“关键矿产”清单以引导投资,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1 17:12 2

摘要:全球矿产资源争夺战正在进入新阶段。美国内政部最新发布的2025年关键矿产清单草案将涉及商品种类扩大至51种,较此前版本大幅增加,这一战略性调整反映了华盛顿对供应链安全日益增长的担忧,以及减少对中国等特定国家依赖的迫切需求。从铜、铅到钾、硅、银等传统和新兴矿产的

信息来源:https://www.scmp.com/economy/global-economy/article/3323661/us-expanding-critical-minerals-roster-guide-investment-reduce-reliance-china

全球矿产资源争夺战正在进入新阶段。美国内政部最新发布的2025年关键矿产清单草案将涉及商品种类扩大至51种,较此前版本大幅增加,这一战略性调整反映了华盛顿对供应链安全日益增长的担忧,以及减少对中国等特定国家依赖的迫切需求。从铜、铅到钾、硅、银等传统和新兴矿产的全面纳入,标志着美国正在重新定义其矿产安全边界,这一举措不仅将影响全球矿产市场格局,更可能重塑国际贸易和技术竞争的基本态势。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声明中明确表示,更新清单的目的是"确保推动美国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所需的矿产资源",并强调当局正在积极预测和防范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这一表态背后蕴含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通过政策工具引导国内投资,建立更加自主可控的矿产供应体系,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中获得战略主动权。

地缘经济博弈的矿产维度

当前全球矿产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特征,少数几个国家控制着关键矿产的主要产能。中国在这一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在稀土元素领域拥有压倒性优势,在锂、钴、石墨等新能源关键材料的加工环节也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控制着全球约80%的稀土加工能力和60%以上的锂电池材料产能。

这种集中度在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暴露出明显的脆弱性。2020年疫情初期,全球供应链的大规模中断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敲响了警钟,促使他们重新审视关键物资的供应安全问题。美国政府意识到,在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过度依赖单一供应来源存在巨大风险。

美国此次扩大关键矿产清单的举措,实质上是试图通过政策引导重塑全球矿产供应链格局。通过将更多矿产纳入关键清单,美国可以为相关的国内开采、加工和回收项目提供税收优惠、快速审批等政策支持,从而降低对外依存度。这一策略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增强自主供应能力来减少地缘政治风险。

专家分析指出,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增加成本,但从长期战略角度来看,有助于建立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供应环境。特别是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国防装备等战略性产业领域,供应链的稳定性往往比成本考虑更为重要。

技术产业链的安全考量

铜、铅和银是美国计划列入2025年关键矿产清单的51种矿产商品之一。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新清单中增加的铜、硅、银等矿产都是现代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铜作为最重要的工业金属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电子设备制造和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硅则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原料,其供应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芯片制造业的安全。银在电子工业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半导体产业是美国技术竞争优势的核心领域之一,但其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全球化特征使其面临多重风险。从硅料的提纯到晶圆的制造,再到芯片的封装测试,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大量的矿产原料和化学品。任何一个关键环节的供应中断都可能对整个产业造成连锁反应。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对关键矿产的需求。电动汽车电池需要大量的锂、钴、镍等材料,而这些材料的供应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感受到供应链不稳定带来的压力,这也推动了政府层面对矿产安全问题的重视。

太阳能产业面临类似的挑战。硅料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原料,其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美国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当前全球硅料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这种依赖关系在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敏感。

政策工具与市场响应

美国关键矿产清单不仅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政策工具箱。被纳入清单的矿产可以享受多种政策优惠,包括税收减免、加速折旧、优先审批等。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国内矿产开发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其相对于进口产品的竞争力。

从2017年首次发布关键矿产清单以来,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两党基础设施法》和《通胀削减法》都包含了大量支持关键矿产开发的条款。前者为矿产勘探和开采提供资金支持,后者则通过税收抵免等方式鼓励关键矿产的回收利用。

市场对这些政策信号的响应十分积极。近年来,美国国内的稀土开采项目、锂矿开发项目以及电池回收项目都获得了大量投资。加利福尼亚州的索尔顿海地热卤水提锂项目、内华达州的锂矿开发以及德克萨斯州的稀土分离厂建设都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然而,政策支持虽然重要,但并非万能良药。矿产开发涉及复杂的地质、技术、环境和社会因素,从项目启动到投产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多年的时间。即使有政策支持,美国要实现关键矿产的自给自足仍面临巨大挑战。

投资界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一方面,政策支持确实为相关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全球矿产市场的复杂性和波动性使得投资风险依然较高。许多投资者更愿意将其视为长期战略布局,而非短期投机机会。

环境保护组织对矿产开发政策的加速推进表示担忧,认为在追求供应链安全的同时不应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如何在国家安全需求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将是美国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这一博弈不仅体现在政策制定层面,也将深刻影响全球矿产市场的未来走向和国际合作格局的演变。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