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余建明花鸟画新作,我不禁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感动。余建明的花鸟作品来源于生活,自然造化给了他无穷的灵感,踏遍青山,南来北往的艺术写生,使他能够在感悟自然的节奏中驰骋激情,对自然的概括、变形,使他的作品既充满了生活情趣,又传达出他对自然的移情、内化后所提
【艺术简历】
余建明,男,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硕果累累》180×224cm
无尽的花鸟世界
——余建明花鸟艺术析览
看余建明花鸟画新作,我不禁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感动。余建明的花鸟作品来源于生活,自然造化给了他无穷的灵感,踏遍青山,南来北往的艺术写生,使他能够在感悟自然的节奏中驰骋激情,对自然的概括、变形,使他的作品既充满了生活情趣,又传达出他对自然的移情、内化后所提升出来的主观审美意味形式,具有清新灵动的艺术风格。
《紫气东来》180×240cm
余建明的作品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他成功将传统花鸟画程式与现代笔墨融会贯通。他的作品在笔墨的运用上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深谙传统笔墨之妙。同时,他又不被传统笔墨程式所束缚,而是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画家在继承传统花鸟画的笔墨技巧的同时,将水墨和色彩二者有机地统一,以色为宗,色墨互补,以分解和重构后的构筑形式形成新的花鸟意蕴,花丛、禽鸟、枝干、坡石在线条与墨色的双向耦合下,形成一个整合性的结构。
《九月石榴红》158×200cm
在作品《紫光幽谷》中,画家同时以水墨和色彩的交织、贯通形成特有的构成效果,《新山春晓》这种构成一方面丰富了艺术语言和审美形式,另一方面又具有一种“无意乃佳”的偶然效果,从而消解了艺术的理性、规范和秩序,使艺术的直觉、灵感、悟性等非理性范畴得以释放,进而使艺术具有了更大的自由性和想象力。
《蜀葵》68×136cm
余建明的作品,虽然描绘的是常见的蔬果、花丛、禽鸟、荷塘,但是画家能够把这些平俗的物象予以典型化、主体化,经过画家妙笔精墨的精心谋划,它们幻化为情感的意象和心灵的符号。我喜欢他的新作有《芋叶清风舞》《熏风巴厘岛》《六月苞谷黄》等。
《沐雪》68×136cm
作品《沐雪》描绘一群野鸭正在休憩的情景,其用线疏朗,墨色淡雅,晕染恰到好处,给人以静谧、邈远、幽婉的审美意境。《冬日融融》描写的是水塘中凋敝的残荷形象,线条流畅,色彩斑驳,残败的荷塘和朦胧的寒露看似哀婉、萧条,实则给人以顽强、坚韧的生命张力和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
《采风巴厘岛》68×136cm
《晨光》描绘的山雀站立于葱郁浓茂的青松之上,构图饱满,线条参差错落,色彩冷逸,给观者以寂静、昂扬之感。《新绿》描绘两只飞鸟落于芭蕉叶上,用线爽利,墨色淡雅、明亮,以色为主,辅之以淡墨,浓重的竹叶与暖丽的焦叶穿插呼应,让人遐思无限。
《美人梅》68×136cm
在余建明这些精彩的作品前,我们的心灵不仅受到美的洗礼,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感召。他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视觉审美享受,还有一种拥抱自然、热爱生活的力量。观看余建明的画,让人仿佛进入舒缓的音乐之中,悠远绵长地体味其中的节奏与韵律所带来的美感。
《春韵》68×136cm
他虽然对传统花鸟画的奥妙了然于胸,但是却自立门户、另辟蹊径,从花鸟画大师们对传统程式的超越中深得启迪,他以传统精髓为后盾,以现代色彩和形式构成为突破口,从而探寻出一条充满个性的创作新路。多年来,余建明不断探索,将传统绘画理念与技法融入现代构成理论和形式意味之中,形成了特有的艺术色彩图式,以清新、亮丽的画风立于当今花鸟画坛,成为无尽的花鸟画艺苑中有影响的画家。
李瑞洪2016年春雨中于汤湖
(原文3000余字,本文有删节,作品图片均选自《余建明写意花鸟画精品》)
68×136cm
68×136cm
《听雪》68×136cm
《硕果》68×136cm
《地涌金莲》68×136cm
《春在奥克兰》68×136cm
《春酣》68×136cm
《薰风》68×136cm
《山涧春馨》68×136cm
《乍雨还晴》68×136cm
《又见麻城杜娟红》98×180cm
《春韵山魂》98×180cm
《葭花鸭肥》98×180cm
《汩罗秋韵》98×180cm
《樱花雨香》98×180cm
《种瓜得瓜》直径:42cm
《春竹》直径:42cm
来源:文化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