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甩我一脸辞退信将我开除,隔天总部机器瘫痪,我路过被CEO跪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1 14:11 2

摘要: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在破旧的车间里回荡,姜奉关掉砂轮机,拿起手中打磨了一下午的零件,对着灯光眯眼看了看。光洁如镜的金属表面,倒映出他那张沟壑纵横、满是风霜的脸。

“滋啦——”

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在破旧的车间里回荡,姜奉关掉砂轮机,拿起手中打磨了一下午的零件,对着灯光眯眼看了看。光洁如镜的金属表面,倒映出他那张沟壑纵横、满是风霜的脸。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手磨?效率低下的老东西,就跟这破厂一样,早该被淘汰了!”

一个油腻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新来的厂长王海,挺着啤酒肚,背着手,像巡视领地的土皇帝。他是集团董事长的外甥,被空降到这个即将关停的子公司镀金。

姜奉没回头,只是用一块棉布,仔仔細細地擦拭着手里那把跟了他三十年的游标卡尺。卡尺的刻度在岁月的摩挲下,已经有些模糊,但在他手里,比最精密的电子仪器还要准。

“姜师傅,王厂长跟你说话呢!”厂长身边一个狗腿子模样的年轻工头,尖着嗓子喊道。

王海冷哼一声,从兜里掏出一沓信封,狠狠地摔在布满油污的工作台上,信封散落一地。

“姜奉,还有你们几个老家伙,都听好了!”王海的声音陡然拔高,指着姜奉和旁边几个同样年过半百的老工人,“集团决定,优化冗余人员!你们,就是冗余!拿着这封辞退信,领一个月的补偿金,滚蛋!”

“什么?辞退?”

“王厂长,我们在这干了一辈子,你说辞退就辞退?”

“凭什么啊!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

几个老工人顿时炸了锅,满脸的错愕和愤怒。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这个工厂,到头来,却被当成垃圾一样,说扔就扔。

王海脸上挂着残忍的笑意:“凭什么?就凭你们是一群跟不上时代的废物!现在都用全自动数控机床了,谁还稀罕你们这身手艺?你们的存在,就是在浪费公司的资源!我告诉你们,不拿钱滚蛋,一分钱都别想拿到!”

这话像一把刀子,深深扎进了每个老工人的心里。

姜奉终于缓缓转过身,他没有看王海,而是弯下腰,将散落在地上的辞退信一封封捡起来,拍掉上面的灰尘,递还给那些双眼通红的老伙计。

他的动作很慢,很稳,仿佛只是在完成一道普通的工序。

“吵什么。”姜奉的声音沙哑而平静,却带着一股莫名的力量,“手艺人,饿不死。”

“呵,手艺人?”王海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走到姜奉面前,指着姜奉那双布满老茧和伤疤的手,夸张地大笑,“就你这双手?现在连拧螺丝的机器人都比你快!还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姜奉,我告诉你,你就是第一个被清理的!因为你最老,最没用!”

羞辱,赤裸裸的羞辱。

周围的年轻工人都低下了头,不敢作声。他们知道姜师傅是厂里技术最好的八级钳工,可那又怎么样?胳膊拧不过大腿。

姜奉依旧面无表情,他只是拿起自己的那封辞退信,揣进怀里,然后拿起他的工具箱,转身就走。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丝留恋。

那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得很长,显得无比萧索。

王海看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老不死的,还挺有骨气!”

第二天一早,姜奉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提着他那个老旧的帆布包,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天穹集团”总部大楼。

他不是来闹事的,是来办离职手续的。辞退信上写着,让他来总部人事部结算最后一个月的工资。

然而,当他把那张皱巴巴的调令递给前台时,那位妆容精致的前台小姐却愣住了。

“姜……姜顾问?您好您好!”前台小姐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堆满了职业性的微笑,甚至站了起来。

姜奉也愣了:“顾问?”

“是的,人事部昨天发了内部邮件,说集团新聘请了一位姓姜的特殊技术顾问,今天入职,没想到就是您。”前台小姐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打量着姜奉。

一身廉价的工装,一双沾着泥点的解放鞋,还有一个破旧的帆布包。这……就是总部特聘的技术顾问?开什么玩笑?

但调令上的红头文件和钢印做不了假。

前台小姐心里犯嘀咕,但还是拨通了内线电话:“喂,人事部吗?姜顾问到了,请派人下来接一下。”

很快,一个踩着高跟鞋、一身职业套裙的女人走了过来,她是人事部经理。当她看到姜奉的模样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里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鄙夷。

“你就是姜奉?”

“是。”

“跟我来吧。”人事经理冷冰冰地丢下一句话,转身就走,连多看他一眼都觉得脏了眼睛。

姜奉默默地跟在后面。他想解释自己是来办离职的,不是什么顾问,但对方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让他把话又咽了回去。

他想,也许是同名同姓,搞错了。等到了人事部,把事情说清楚就好。

一路上,所有见到姜奉的总部员工都投来了惊奇、鄙夷、嘲弄的目光。他们西装革履,步履匆匆,在这座代表着国内顶尖科技水平的大楼里,姜奉就像一个不小心闯入宫殿的乞丐,与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这谁啊?我们公司什么时候招清洁工了?”

“看他那样子,像是从哪个工地过来的吧?”

“嘘,听说是新来的什么技术顾问,人事部经理亲自领着的。”

“顾问?就他?哈哈哈,别逗了,怕不是哪个领导家的穷亲戚,来安排个闲职养老的吧!”

议论声不大,却一字不落地传进姜奉的耳朵里。他面不改色,只是将帆布包的带子又攥紧了一些。

这一切,都是一个巨大的乌龙。

集团总部HR的一名实习生,在处理人事调动时,因为紧张,不小心把姜奉那份本该进入“辞退人员”数据库的档案,拖拽进了“总部特殊技术顾问”的文件夹里。这份调令,就这么阴差阳错地生成并下发了。

而此刻,天穹集团的核心项目——“龙芯”计划,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顶楼的巨大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集团CEO周振国坐在主位,脸色铁青。下面坐着几十位集团最顶尖的技术专家、海归博士,其中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倨傲的年轻人。

他叫凌霄,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天穹集团的首席技术官,也是“龙芯”项目的总负责人。

“凌博士,我再问你一遍,那台从德国进口的光刻机,到底还能不能修好?”周振国的声音里透着一丝绝望。

这台光刻机,是整个“龙芯”计划的心脏,价值数十亿,也是国内唯一一台能够生产7纳米芯片的设备。三天前,它突然发生了不明故障,直接停机。

凌霄推了推眼镜,脸上虽然也带着一丝焦虑,但语气依旧充满了精英的傲慢:“周总,我已经说过了。我们团队用最先进的光谱分析仪、激光干涉仪检查了所有部件,数据模型也跑了几百遍,结论是——硬件没有任何问题。德国方面的专家也进行了远程会诊,他们的结论和我们一样。”

“硬件没问题?那它为什么会停机!”一个副总忍不住质问道。

“这……”凌霄一时语塞,随即强辩道,“这可能是某种我们目前无法理解的量子层面的干涉,或者……是软件的底层逻辑冲突。总之,德方建议我们将核心模组空运回德国原厂检测,这是目前最稳妥的方案。”

“放屁!”周振国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返厂检测?一来一回最少半年!我们和军方的合同下个月就要交付第一批芯片,违约金高达上百亿!这还不算,整个国家的芯片自主计划都要因此停滞!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凌霄被吼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不敢再还嘴。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技术大牛,但此刻,面对这台冰冷的德国机器,他们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人事经理领着姜奉走了进来。

“周总,对不起打扰了。这位是新入职的姜奉,姜顾问,我带他来熟悉一下环境。”人事经理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幸灾乐祸。她故意把姜奉领到这里,就是想让他在最高层的会议上出丑,好尽快把他这个“关系户”赶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姜奉身上。

当看到他那身土掉渣的工装和满是沧桑的脸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周振国眉头紧锁:“人事部在搞什么?这里是核心技术会议,带一个……清洁工进来干什么?”

“哈哈哈……”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哄笑声。

凌霄更是毫不客气地指着姜奉,对人事经理呵斥道:“李经理,你是不是脑子坏了?把他给我带出去!立刻!马上!”

人事经理连忙躬身道歉,拉着姜奉就要走。

姜奉从头到尾一言不发,他只是偶然瞥了一眼大屏幕上显示的光刻机内部结构三维图,那是一张极其复杂的图纸,包含了数十万个精密零件。

就在他即将被拉出会议室的瞬间,他突然停下脚步,看着屏幕,用一种近乎自言自语的沙哑声音,随口说了一句:

“主轴的动态平衡没做好,热膨胀系数计算有误。”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全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大的笑声。

“这老头说什么?动态平衡?热膨胀?他懂吗?”

“笑死我了,一个清洁工也敢对光刻机指手画脚?”

凌霄的脸彻底黑了下来,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他几步冲到姜奉面前,指着他的鼻子,怒吼道:“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在这里胡说八道!给我滚出去!”

姜奉抬起眼皮,第一次正眼看了看这个不可一世的海归博士,眼神平静得像一潭古井。

他没有争辩,只是淡淡地补充了一句:“按照现在的应力累积速度,再过1小时23分钟,主轴的陶瓷轴承会因为过热而产生晶格相变,到时候,必定锁死。”

说完,他不再理会暴怒的凌霄,转身走出了会议室。

“神经病!”凌霄气得浑身发抖,对着他的背影大骂,“保安!把这个疯子给我赶出公司!”

周振国也是一脸怒容,觉得这简直是一场闹剧。他疲惫地挥了挥手:“继续开会!”

会议继续进行,但所有人都心不在焉。那个老头的话,就像一根刺,扎在了每个人的心里。虽然他们都觉得荒谬,但“1小时23分钟”这个精确到分钟的数字,却带着一种诡异的魔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诡异,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着墙上的时钟。

凌霄的额头也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嘴上说着“无稽之谈”,心里却越来越慌。

1小时20分钟过去了……

1小时21分钟……

1小时22分钟……

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凌霄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重新露出了嘲讽的笑容。他正准备开口,讥讽那个老头的胡言乱语……

突然!

“嘀——嘀——嘀——”

尖锐刺耳的警报声猛然从隔壁的无尘车间里传来,穿透了厚厚的隔音墙,响彻整个楼层!

大屏幕上,原本正常的光刻机监控画面,瞬间变成了一片刺目的红色!

一个技术员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色惨白,声音都在发抖:

“凌……凌博士!不好了!光刻机……光刻机主轴……锁死了!!”

轰!

整个会议室,瞬间死寂。

所有人都像被雷劈中了一样,呆立当场,脑子里嗡嗡作响。

1小时23分钟!

分秒不差!

那个土掉渣的老头,那个被他们当成疯子、当成清洁工赶出去的老头,他说的……竟然是真的!

周振国浑身一颤,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他感觉自己的血液在瞬间冲上了头顶。他顾不上震惊,对着助理声嘶力竭地咆哮道:

“快!快去把刚才那位姜顾问找回来!不!我亲自去请!”

此刻,姜奉正坐在人事部外面的一张长椅上,安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他们一定会来找他。

那台德国机器,从设计之初就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种缺陷,用任何现代仪器都检测不出来,只有像他这样,靠着一双手和几十年的经验,能“听”出金属内部最细微的应力变化的人,才能察觉。

很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周振国带着一群高管,几乎是小跑着冲了过来。当他看到长椅上安坐的姜奉时,脸上的焦急和惶恐,瞬间化为了一丝希望。

“姜……姜老先生!”周振国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姜奉面前,因为跑得太急,气息都有些不稳,“刚才……刚才在会议室,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请您……请您无论如何,救救那台光刻机!救救天穹集团!”

跟在后面的凌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老钳工,怎么可能一眼就看穿连他和德国专家团队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这不科学!这绝对是巧合!是蒙的!

姜奉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理会周振国近乎哀求的姿态,只是平静地看着他,问道:“我被辞退了,最后这个月的工资,什么时候结?”

周振国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火辣辣的。他想起了那份乌龙调令,也猜到了姜奉的来历。

一个即将被当成垃圾一样清理掉的老工人,却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救星。

这是何等的讽刺!

“姜老先生,您说笑了!”周振国连忙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那份辞退信是搞错了!是我们的工作失误!从现在开始,您就是我们天穹集团的首席技术顾问!年薪……年薪一千万!不,五千万!只要您能修好那台机器,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

旁边的凌霄听到“五千万”这个数字,眼珠子都红了。他辛辛苦苦爬到首席技术官的位置,年薪也不过一千万。这个老东西,凭什么?!

“我不懂什么顾问,也不会修机器。”姜奉摇了摇头,语气平淡,“我只是个钳工。”

说完,他提着自己的帆布包,转身就要离开。

“别!姜老先生,请留步!”周振国彻底慌了,他一把拉住姜奉的胳膊,几乎是在哀求,“算我求您了!这台机器关系到国家的芯片战略,它要是完了,我们就会被西方彻底‘卡脖子’!您就当是为了国家,帮帮忙吧!”

“为了国家”这四个字,让姜奉的脚步顿住了。

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这一辈子,隐姓埋名,为的就是这四个字。他曾亲手打造过航母的龙骨,也曾亲手研磨过战机的核心引擎叶片。他的手上,沾满了机油,也托举着国之重器。

本想就此归于平凡,安度晚年。可如今,眼看着这些年轻人把国家的命脉项目搞得一团糟,他心中的那团火,终究还是没能彻底熄灭。

沉默了良久,姜奉缓缓开口:“带我去看机器。”

周振国大喜过望:“好好好!快!快带姜老先生去无尘车间!”

穿上厚重的无尘服,走进那个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车间,姜奉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绕着那台已经彻底“死亡”的庞然大物走了一圈,没有使用任何仪器,只是时不时地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地触摸着冰冷的金属外壳。

他的动作很轻,像是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凌霄和一群技术员跟在后面,脸上写满了不屑和怀疑。

“装模作样,用手摸能摸出什么来?”

“就是,这可是人类工业的结晶,当成你们乡下的拖拉机了?”

凌霄更是冷笑连连:“周总,我看还是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我已经联系了德国方面,他们愿意派专家飞过来,但费用……可能要一个亿。”

周振国没有理他,只是紧张地盯着姜奉的一举一动。

姜奉走到机器的主轴部位,停了下来。他闭上眼睛,将手掌完全贴在机壳上,一动不动。

时间仿佛静止了。

车间里,只能听到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五分钟后,姜奉睁开了眼睛。

“找到了。”他淡淡地说道,“问题出在主轴内部的第7号陶瓷轴承上。材料在烧结过程中,内部产生了一个比头发丝还细百分之一的微小应力裂纹。平时看不出来,但在高频转动和热应力的双重作用下,这个裂纹被放大了,最终导致了晶格相变,彻底锁死。”

这番话,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人群中炸开。

“微小应力裂纹?这怎么可能!出厂的时候经过了最严格的X光探伤检测!”

“晶格相变?他在说什么胡话?这是材料学的顶尖难题,他一个老钳工怎么会懂?”

凌霄更是像看白痴一样看着姜奉:“一派胡言!简直是对现代科学的侮辱!你说有裂纹,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现在拿不出来。”姜奉摇了摇头,“它已经和主轴彻底抱死了,除非暴力拆解,但那样整根主轴就都废了。”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在胡说八道!”凌霄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对周振国说道,“周总,您听到了吧?他根本就是在信口开河!我们必须马上执行德国专家的方案!”

周振国也犹豫了。姜奉的说法太过玄乎,而凌霄和德国专家的判断,才更符合“科学”。

看着众人怀疑的目光,姜奉没有再解释。

他只是问道:“有锉刀、刮刀和千分尺吗?最普通的那种就行。”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下意识地回答:“有……工具室里有。”

“那就行。”姜奉的语气不容置疑,“给我三天时间,我一个人,手工修复它。”

“什么?!”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手工修复光刻机主轴?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是疯了!

那可是人类工业史上最精密的部件之一,加工精度要求在纳米级别。别说手工了,全世界能生产这种主轴的工厂都屈指可数!

凌霄像是听到了本世纪最大的笑话,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

“手工修复?哈哈哈哈!老东西,你以为你在干什么?打个铁锅吗?你知道什么叫纳米吗?你知道什么叫公差吗?你这是在谋杀!是在彻底毁掉这台几十亿的设备!”

凌霄指着姜奉,对周振国厉声说道:“周总!我绝不同意!如果让他这个疯子碰这台机器,我立刻辞职!我凌霄,丢不起这个人!”

一群海归博士也纷纷附和:

“凌博士说得对!这是对我们专业人士的侮辱!”

“必须阻止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周振国也觉得姜奉的要求太过离谱,他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难道,真的只能花天价,求德国人来修吗?

就在这时,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我相信姜师傅。”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个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女工程师,名叫慕晚晴。她平时在团队里一直被排挤,没什么存在感。

慕晚晴鼓起勇气,站了出来,看着姜奉的眼睛说道:“刚才,姜师傅能分秒不差地预言出故障时间,这就不是巧合。我相信,他一定有他的办法。”

凌霄脸色一沉,呵斥道:“慕晚晴,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你一个刚毕业的黄毛丫头,懂什么?”

慕晚晴被骂得脸色通红,但还是倔强地挺直了脖子:“我不懂太多,但我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不让他试一试呢?”

“试?拿几十亿的设备,拿国家的未来去试?”凌霄冷笑道,“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慕晚晴被问得哑口无言。

周振国看着眼前的僵局,心乱如麻。一边是代表着“科学权威”的专家团队,一边是神秘莫测、创造了“奇迹”的老钳工。

他该相信谁?

最终,他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

他看着姜奉,沉声说道:“姜老先生,我信你一次!这台机器,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

“周总,您疯了!”凌霄惊叫起来。

周振国摆了摆手,眼神决绝:“我没疯!与其花半年时间等德国人来宣判死刑,我宁愿赌这三天!”

他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只能选择相信奇迹。

姜奉深深地看了周振国一眼,又看了看那个为他说话的女孩,点了点头。

“我需要一间绝对安静的工作室,还有,让这个女孩给我当助手。”他指了指慕晚晴。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姜奉和慕晚晴就住在了车间旁边的临时工作室里。

没有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人们只知道,那间工作室的灯,整整亮了72个小时。

凌霄和他团队的人,则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在外面冷嘲热讽。

“三天?我看他就是在里面睡觉!”

“等三天后,他交不出来东西,看他怎么收场!”

“到时候周总的脸都要被打肿了,我们等着看好戏就行。”

凌霄更是已经暗中联系了德国方面,准备在姜奉失败后,立刻启动返厂维修方案,届时,他不仅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能以“救世主”的姿态,重新掌控局面。

这三天,对慕晚晴来说,如同经历了一场神迹。

她亲眼看到,姜奉是如何用最普通的锉刀、刮刀,在一块特种合金材料上进行手工加工的。

他的手,稳得像焊在工作台上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抖动。

他的眼睛,比最高倍的显微镜还要锐利,仿佛能看穿金属的每一个晶格。

锉刀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一次推进,每一次回拉,切削下来的金属屑都薄如蝉翼,厚度均匀得不可思议。

他不需要任何图纸,也不需要任何测量仪器。所有的尺寸、所有的角度,都仿佛刻在他的脑子里,印在他的骨血里。

慕晚晴用实验室最精密的仪器去测量姜奉刚刚打磨过的一个小斜面,结果显示,其表面粗糙度,竟然达到了恐怖的0.008微米!

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世界上最顶级的精密机床!

慕晚晴彻底惊呆了。

这……这已经不是技术了,这是道!是艺术!

她看着眼前这个沉默的老人,心中涌起了滔天的敬畏。她知道,自己正在见证一个传说的诞生。

第三天傍晚,当姜奉放下手中的工具,将一个闪烁着幽蓝色光泽、造型奇特的环形零件递给慕晚晴时,他整个人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仿佛瞬间老了十岁。

这三天,他耗尽了毕生的心血。

“拿去,把它换上。”

慕晚晴颤抖着双手,接过那个零件。它入手温润,却又重若千钧。

她知道,这个小小的零件,将决定天穹集团,乃至整个国家芯片产业的命运。

在周振国和所有高管、技术人员的注视下,慕晚晴小心翼翼地将那个手工打造的零件,安装进了光刻机的核心部位。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凌霄站在人群后面,双手抱胸,脸上挂着一丝残忍的冷笑。

他等着,等着开机后,机器彻底报废,甚至爆炸的那一刻。

“准备……开机!”周振国的声音都在发抖。

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按钮,车间里响起了一阵轻微的电流声。

光刻机的指示灯,一个接一个地亮了起来。

绿灯!

绿灯!

还是绿灯!

系统自检……通过!

主轴预热……正常!

能量注入……正常!

“嗡——”

一声极其悦耳的轻鸣,光刻机的主轴,开始缓缓转动。

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监控大屏幕上,所有的参数,全部恢复到了正常值!

成功了!

真的成功了!

整个车间,在经历了短暂的死寂之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天呐!真的修好了!”

“不可思议!这简直是神迹!”

周振国激动得老泪纵横,他冲过去,紧紧地握住姜奉的手,语无伦次地说道:“姜老先生!您……您是我们天穹的恩人!是国家的大功臣啊!”

而凌霄,则像被抽掉了骨头一样,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他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他引以为傲的科学理论,他所崇拜的德国技术,在那个老头一双粗糙的手面前,被碾压得粉碎!

然而,凌霄的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怨毒和疯狂。

他不甘心!

一个巨大的、恶毒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形。

庆功会开得无比盛大。

周振国当着全集团的面,宣布任命姜奉为集团首席技术顾问,并给予最高级别的待遇。

但令人意外的是,姜奉却拒绝了。

他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想回原来的工厂看看。

周振国自然满口答应,亲自陪同。

而另一边,凌霄却利用这个机会,迅速行动了起来。

他利用自己首席技术官的职权,封锁了所有关于姜奉手工修复光刻机的消息,并连夜伪造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和报告。

第二天一早,一篇由凌霄团队署名的论文,出现在了国际最顶尖的科技期刊上,标题是:《关于光刻机主轴热应力失效的革命性解决方案》。

紧接着,天穹集团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重磅新闻:

【特大喜讯!我集团首席技术官凌霄博士,率领团队通宵攻关,成功攻克德国光刻机技术壁垒,实现自主修复!为“龙芯”计划扫清最大障碍!】

新闻稿里,对凌霄的功绩大书特书,称他为“民族英雄”、“科技脊梁”,却对姜奉,只字未提。

消息一出,举国轰动!

天穹集团的股价,在一瞬间暴涨!

无数的媒体记者蜂拥而至,想要采访这位创造了奇迹的“天才博士”。

集团内部,所有人都知道真相,但面对凌霄的权势和周振国默认的态度,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毕竟,一个功成名就、背景深厚的海归博士,远比一个来历不明的糟老头子,更适合当集团的“门面”。

慕晚晴气得浑身发抖,她想去找周振国理论,却被关在了门外。

而此刻的姜奉,正站在那间破败的车间里,看着那些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老伙计。

他们得知工厂要重开的消息,都赶了回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姜奉看着他们,心里五味杂陈。

他不在乎什么名利,但凌霄这种公然窃取成果、欺世盗名的行为,触及到了他作为一名工匠的底线。

这是对技术的亵渎!

就在凌霄意气风发地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全世界的赞誉时,几辆挂着特殊牌照的红旗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天穹集团的总部大楼。

车门打开,走下来几位身穿中山装、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者。

看到这位老者,周振国的双腿当场就软了。

来人,竟然是国家工业部的最高领导,钱院士!主管全国所有尖端工业项目的总工程师!

“钱……钱老!您怎么来了?”周振国连滚带爬地迎了上去。

钱院士脸色严肃,没有理他,只是沉声问道:“我听说,你们自主修复了德国的光刻机?”

“是……是的!”周振国连忙把凌霄推到身前,“钱老,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的大功臣,项目的总负责人,凌霄博士!”

凌霄受宠若惊,连忙上前,一脸谦卑地伸出双手:“钱老您好!久仰您的大名!晚辈凌霄……”

钱院士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并没有和他握手,而是直接走进会议室,开门见山地说道:“少说废话,把你的修复方案、技术原理,详细地给我讲一遍。”

凌霄心中一喜,这正是他表现的好机会!

他打开PPT,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团队是如何“发现”问题,又是如何通过“精密计算”和“反向建模”,最终“创造性”地解决了难题。

他讲得天花乱坠,引用的全是国际最前沿的理论。

在座的集团高管们听得如痴如醉,纷纷鼓掌。

然而,钱院士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等凌霄讲完,钱院士突然开口,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你说你通过逆向热处理,消除了材料内部的记忆应力。那么请问,你在处理过程中,是如何控制不同深度晶格的相变临界点的?冷却介质的流速和配比是多少?”

凌霄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逆向热处理?记忆应力?这是什么东西?他伪造的报告里根本没提这些啊!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一个字也答不上来。

钱院士的脸色沉了下来,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你在报告里提到,你优化了主轴的动态平衡。那么请问,你是如何计算出在超高转速下,由陀螺效应引发的微米级非线性振动的?补偿算法的核心是什么?”

凌...凌霄的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

这些问题,他听都没听说过!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国内工业界真正的泰山北斗!任何弄虚作假,在他面前都如同儿戏!

“我……我们是用了……用了超算模拟……”凌霄的声音都在颤抖。

“超算?”钱院士冷笑一声,眼神锐利如刀,“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台超算,能模拟出如此复杂的耦合变量!你,是在骗我,还是在骗你自己?”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凌霄在撒谎!

凌霄面如死灰,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

完了,一切都完了!

钱院士没有再看他一眼,仿佛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他的目光,开始在会议室里缓缓扫视,像是在寻找什么人。

当他的目光,落到那个因为陪同周振国前来、被安排在最角落位置,穿着一身蓝色工装的沉默老人身上时,他整个人猛地一震!

他先是愣住,随即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

在全场所有人震惊、错愕、不解的目光中,这位跺一跺脚就能让整个国家工业界抖三抖的钱院士,竟然快步走到了那个老人的面前。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眼珠子都快掉出来的动作。

他对着那个土掉渣的老钳工,恭恭敬敬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姜总工!”

钱院士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一丝愧疚,甚至一丝后辈见到前辈的敬畏。

“您怎么在这里?我们找了您整整三年啊!航母的电磁弹射器还有几个技术难题,海军那边天天催,说只有您能解决!还有,C929大飞机的发动机叶片,也等着您回去做最后的技术指导呢!”

轰!

钱院士的这番话,不亚于在会议室里引爆了一颗原子弹!

姜总工?

航母?电磁弹射器?

大飞机?发动机叶片?

每一个词,都像一道九天惊雷,劈在每个人的天灵盖上!

周振国的脑子一片空白,双腿一软,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凌霄更是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他看着姜奉,眼神里充满了无尽的恐惧。他终于明白,自己究竟惹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那不是一个老钳工!那是一尊隐于市井的真神!是这个国家工业领域的定海神针!

钱院士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拉着姜奉的手,痛心疾首地说道:“姜老,三年前您说您累了,想过几天清静日子,非要退休。我们拗不过您,只能把您的档案列为最高机密,封存起来。可我们没想到,您……您竟然会在这种地方,受这种委屈!”

说着,他回头看了一眼脸色惨白的周振国和凌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

“这台光刻机,是您修的吧?”

姜奉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好!好一个天穹集团!好一个斯坦福博士!”钱院士怒极反笑,“你们真是好大的胆子!欺世盗名,欺上瞒下,连国之工匠的功劳都敢窃取!”

他指着凌霄,对身后的工作人员厉声喝道:“把他给我抓起来!立刻通知国安部门,查!给我一查到底!我怀疑他不只是学术造假,很可能涉及商业间谍行为!”

几个身穿黑色西装的人立刻上前,像拖死狗一样,把已经吓得大小便失禁的凌霄拖了出去。

随后,钱院士的目光,落在了周振国身上。

“至于你,周振国,天穹集团,你们等着接受最严厉的审查吧!”

周振国连一句求饶的话都说不出来,他知道,自己完了,天穹集团也完了。

处理完这一切,钱院士才重新换上尊敬的笑容,对姜奉说:“姜老,跟我们回去吧。国家需要您。”

全场所有的高管,都用一种看神仙般的眼神,敬畏地望着姜奉。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老人身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宗师气度。

原来,那是在无数国之重器上磨砺出来的气场!

然而,姜奉却摇了摇头。

“钱老,我不回去了。”

钱院士一愣:“为什么?您……”

姜奉转过身,看着窗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

“大国重器,固然重要。但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的手艺人。今天,他们能把一个八级钳工当成垃圾一样扔掉,明天,他们就能把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都给败光。”

他顿了顿,回头看着早已被吓傻的周振国,缓缓说道:“我不会去当什么首席科学家,我只有一个要求。”

“您说!您说!”周振国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重启被你们关停的那个老工厂,把所有被辞退的老伙计,都给我请回来。我要在那里,成立一个‘匠神预备队’,把我这一身手艺,传下去。”

姜奉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钱院士听完,沉默了许久,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我明白了,姜老。您放心,这件事,我亲自来办!国家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一个月后。

曾经破败的老旧厂房,已经焕然一新。最先进的设备,最明亮的车间,这里成了无数年轻工程师梦寐以求的技术圣地。

一群曾经被“优化”掉的老工人,此刻都穿上了崭新的工装,昂首挺胸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芒。

姜奉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手里拿着那把他用了三十年的游标卡尺。

他站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工程师面前,其中,就有慕晚晴。她如今已经是姜奉的首席弟子。

姜奉将手中的一个零件递给他们,用他那沙哑而有力的声音说道:

“记住,再先进的理论,再精密的仪器,都只是工具。”

“技术,最终,是靠手做出来的。”

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在他的身上,也洒在这群代表着国家未来的年轻人身上。

一个属于工匠的时代,正在归来。

而关于“匠神一号”的传说,才刚刚开始。

来源:在山谷享受静谧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