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白莲如何 “莲” 通亿元产业与乡村振兴路——专访江西广昌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寿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4 11:05 2

摘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江西广昌,这句古诗不仅是风景写照,更是产业传奇。作为 “中国通芯白莲之乡”,广昌如何让一朵莲花绽放出亿元产值,成为百姓的 “致富花”?广昌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寿孙近日接受本报专访,揭秘广昌白莲从 “千年古莲” 到 “现代产

作者:钟文 左振乾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江西广昌,这句古诗不仅是风景写照,更是产业传奇。作为 “中国通芯白莲之乡”,广昌如何让一朵莲花绽放出亿元产值,成为百姓的 “致富花”?广昌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寿孙近日接受本报专访,揭秘广昌白莲从 “千年古莲” 到 “现代产业” 的蜕变密码。

历史厚植根基:从唐朝古莲到 “国字号” 地标集群

“广昌白莲的故事,要从 1300 多年前的唐朝说起。” 李寿孙介绍,自唐代开始种植的广昌白莲,历经千年传承,成为中国白莲的 “活化石”。依托这一历史底蕴,广昌走出了一条 “文化 + 政策 + 科研” 的地标建设之路:

政策护航稳根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广昌将全县 29 万亩耕地中的 11 万亩用于白莲种植,占比近 40%,建成全国最大白莲主产区,年产量达 9500 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我们向国家争取到特色农业政策,让‘白莲经济’与‘粮食安全’并行不悖。” 李寿孙说。

品牌矩阵筑高地,1995 年获评 “中国通芯白莲之乡”,通芯白莲制作技艺入选非遗;2007 年建成全国首个白莲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先后斩获中国名牌产品、农业部地标、中欧地标等荣誉,形成覆盖生产、加工、文化的 “国字号” 品牌集群。

科研机构强支撑,早在 1980 年代成立全国首个县级白莲研究所,2000 年升格为正科级研发机构,引入院士工作站、国家工程技术平台,构建起 “科研院所 + 企业 + 农户” 的创新体系,为产业发展装上 “智慧引擎”。

科技赋能升级:六上太空的 “莲种革命” 与全链创新

“广昌白莲的跨越,始于一颗种子的‘太空之旅’。” 李寿孙揭秘,广昌白莲六次搭载航天飞船开展基因突变育种,成功培育出 “太空莲 36 号”,单产从每亩 70 斤跃升至 200 斤,增幅近 3 倍。这一品种全国推广超 2000 万亩,占子莲产区 80% 份额,成为白莲界的 “超级品种”。

种植模式双增收,白莲生长周期仅半年(3-10 月),其余时间可轮种水稻、蔬菜等作物,实现 “一季白莲 + 一季作物” 的 “双季经济”。以白莲 + 水稻为例,亩均收益比单一种植水稻高 400 元以上,再加上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收入,农户年人均增收超 6000 元。

三产融合开新篇,11 万亩荷田变身 “生态景区”,每年 7-8 月荷花盛开期吸引游客近 300 万人次,带动民宿、餐饮等业态收入超 2 亿元;30 多家精深加工企业开发出莲子蛋白粉、莲心茶、荷花精油等 50 余种产品,加工产值突破 5 亿元,产业链附加值提升 3 倍。

品质管控与市场突围:从 “田头” 到 “舌头” 的全链把控

“品质是广昌白莲的‘生命线’,我们用‘标准 + 基地 + 科技’构建信任体系。” 李寿孙介绍,广昌实施 “三位一体” 品质战略:

标准引领塑标杆,参与制定 10 余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从种植密度、采摘时间到通芯率、杂质含量均作出明确规定。例如,要求通芯白莲杂质≤0.5%、水分≤13%,高于国际市场通行标准。

直采基地联市场,对接京东、盒马、天猫等头部平台,建设 “企业 + 基地 + 农户” 直采模式:企业提供技术标准,农户按标准种植,产品保底收购。目前已建成 5 万亩标准化直采基地,订单农业覆盖率达 60%,优质产品溢价率达 20%。

科技溯源增信任,引入区块链技术为每一批白莲生成 “生长档案”,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种植地块、施肥记录、检测报告等信息,实现从 “田头” 到 “舌头” 的全流程追溯,出口产品合格率达 100%。

未来展望:从 “中国白莲” 到 “世界莲品” 的跨越

谈及产业愿景,李寿孙勾勒出 “三大升级” 蓝图:

品种升级,依托航天育种技术,研发耐储、高黄酮含量的功能性品种,进军保健品市场;建设国家级白莲种质资源库,保存国内外品种 300 个,打造 “白莲芯片” 研发高地。

市场升级,深耕粤港澳、东南亚等传统市场,拓展欧美健康食品渠道,推动白莲提取物、莲子肽等精深加工品出口,目标 2025 年出口额突破 1 亿元。

业态升级,开发 “白莲 + 康养”“白莲 + 研学” 等新业态,建设白莲文化博物馆、太空莲科普基地,打造集种植、加工、旅游、养生于一体的 “白莲产业综合体”,年接待游客量冲刺 500 万人次。

“广昌白莲的成长,是千年农耕文明与现代产业逻辑的碰撞融合。” 李寿孙进一步阐述道,我们用历史厚植品牌,用科技激活动能,用全链创造价值,让一朵莲花既承载文化记忆,又引领产业未来。这不仅是广昌的“莲”通之路,更是中国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从唐时古莲到现代产业,从江南小城到国际市场,广昌白莲的 “绽放” 之路,印证着乡村振兴的深层逻辑 —— 唯有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品牌优势,将传统资源注入科技活力,才能让 “土特产” 真正成为 “金招牌”,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来源:中国企业报经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