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点名夸,倪大红愿意护,白敬亭是有点“门道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1 13:52 1

摘要:他长得不是那种一眼惊艳型,也没啥豪门背景,更不是资本力捧出来的顶流。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男生,硬是走到了今天的位置——郑晓龙点名夸,倪大红愿意护,导演们一个接一个找上门。

说实话,这几年娱乐圈新人不少,但能让我觉得“有点门道”的,白敬亭算一个。

他长得不是那种一眼惊艳型,也没啥豪门背景,更不是资本力捧出来的顶流。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男生,硬是走到了今天的位置——郑晓龙点名夸,倪大红愿意护,导演们一个接一个找上门。

很多人好奇:他到底啥来头?答案很简单——他唯一的“靠山”,就是自己。

白敬亭最早出圈,靠的不是演技,而是“有趣”。

看看他综艺里那些梗就知道了。

《明星大侦探》里一句“这是另外的价钱”,成了观众到现在都能拿来调侃的名场面。

别人接梗会显得尴尬,他接梗是顺水推舟,丝滑到不行。

《现在就出发》里,他和王安宇假装打假,结果偷吃到别的队伍食物,把节目效果直接拉满。

别人上综艺要么是刷存在感,要么是被剪掉,他是真能“玩起来”。

再加上篮球技能点拉满,《这!就是灌篮》里三分投得稳,团队配合也不掉链子。观众看他,不会觉得是明星客串打球,而是那种真正热爱、能打的球员。

还有穿搭这一块,他是真有眼光。健身练出来的身材,配上简洁干净的衣服,不花里胡哨,却让人觉得舒服。他还做潮牌,很多单品上架就断货,明星效应是一方面,更多是因为品味和质感都过关。

这种“综艺感+时尚感”的组合,让他在娱乐圈先占了个坑。观众对他第一印象就是:靠谱、好玩、不油。

如果只靠综艺,白敬亭也许红不了这么久。能让他被郑晓龙、倪大红这些大咖认可的,还是演技。

他第一次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是《匆匆那年》里的乔燃。那句“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配上他眼神里的隐忍,直接让无数观众心碎。角色看似平淡,却全靠细腻撑起来,他演出来了。

《平凡的荣耀》更是一个转折点。饰演职场小白孙弈秋,他完全放下偶像包袱。那场告别戏,他哭到全身颤抖,观众也跟着难受。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这小子真能演。

再后来就是《开端》。肖鹤云从一开始的普通、甚至有点窝囊的游戏设计师,到最后成长为能守护他人的角色,这个弧光他拿捏得死死的。那部剧直接让他扛住了“男主担当”的帽子。

之后他还试了不同类型:《卿卿日常》里的轻喜古装,《南来北往》里的年代正剧。一步步往“剧抛脸”的路上走,不让自己被定型。

演技这一关,他是真没掉链子。

但人红了,麻烦也多。白敬亭这几年没少遭质疑。

第一波是“春山学”。春晚舞台一个走位的问题,被扯成“心机”“抢风头”。

网友根本不管真相,直接扣标签,传得比他所有作品加起来都快。最后视频被下架,证明根本没啥问题,他却背了黑锅。

第二波是和宋轶的绯闻。按理说,谈恋爱没什么大不了,可粉丝一吵,氛围就变味了。他俩保持沉默,不炒不澄清,结果又被骂“敢做不敢认”。

第三波是《难哄》。这剧原著粉一开始就抵触,觉得选角不合适。播出后剧情被骂成筛子,演员也跟着挨骂。白敬亭本身发挥不差,但舆论环境让他躺枪。

这三件事凑一块,差点把他的好口碑掩盖了。网上一度都是黑热搜,好作品反而没人提。

可他没和网友撕,也没靠公关洗白,而是老老实实拍戏、拿成绩。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不吵,靠实力回击。

《难哄》虽然被骂,但平台播放量爆棚,海外热度更是夸张。

很多人不知道,他还凭这部剧提名了釜山电影节全球流媒体大奖最佳男主角。

竞争对手是谁?朴宝剑、坂口健太郎,全是重量级演员。

最后没拿大奖,但他也收获了“亚洲内容大赏人气奖”。这就是硬实力的认可。

有意思的是,他自己特别低调,提名时都没大肆宣传,直到颁奖那天大家才知道。

换作别人,通稿早就飞满天了。

这就是他的风格:不吵不闹,用成绩说话。

那些骂他“没作品”的人,一看到这个奖项,估计也得闭嘴。

很多年轻演员一出道就被资本包装,身后站着大公司和金主。白敬亭没有。

他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就靠一个个角色往上爬。

郑晓龙、倪大红会力挺他,不是因为他有后台,而是因为他能沉下心钻角色,不怕苦,不耍大牌。导演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可塑性强又稳的演员。

说白了,白敬亭的“来头”,就是他自己拼出来的实绩和口碑。

娱乐圈从来不缺“昙花一现”,但能靠自己一部部作品打下根基的,才是真正站得住的。

白敬亭没有资本光环,也不是顶级流量,可他一步步往前走,靠作品、靠奖项、靠观众的认可,把自己送到了今天的位置。

别人问他靠山是谁?答案很硬核——白敬亭的靠山,就是白敬亭自己。

来源:文史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