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改革|港股或降入场门槛,1手变1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11:02 1

摘要:现时港股交易,入场费是以“每手”而非“每股”计算,个别股份入场因此会出现股份未能凑够一手,而出现俗称的“碎股”。由于碎股通常不足以单独进行交易,显然会阻碍交易有序进行。

现时港股交易,入场费是以“每手”而非“每股”计算,个别股份入场因此会出现股份未能凑够一手,而出现俗称的“碎股”。由于碎股通常不足以单独进行交易,显然会阻碍交易有序进行。

综合市场人士建议,港股部分股票入场门槛过高,扼杀资金较少的投资者参与买卖机会,因而交易单位宜由“1手”下调至“1股”,藉以吸引更多散户入场,带动股市整体流动性。

为促进港股流动性及交投,港府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到,港交所(388)与证监会将就改善股份手数制度提出建议。外电早前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港交所正讨论有关降低投资者购买一些最贵股票门槛的选项,以刺激交投。惟港交所目前尚未表明偏好之选项,至于实施的时间表和范围更未有定案。

港府相关研究处于初步阶段

对于研究下调每手买卖单位,港交所发言人曾发布声明称,相关研究正处初步阶段,强调“这是交易所持续努力改进香港股票市场结构以确保其切合所需的一部分”。声明又称,港交所将考虑各种方案的优点,并在实施任何调整之前咨询市场。

“大学毕业生投身社会之初,难道可以负担数万元,入场购买阿里巴巴(9988)及腾讯(700)这类大价股票?”金星环球机遇有限合伙基金董事张玉峰指,若购入一只股票,动辄须付出10万元(港元,下同)才能入场的话,费用实在是高昂,扼杀了部分投资者的入场机会,“不会有一个股票市场,是会鼓励投资者借钱入场购买股票的!”

目前港股“手数”制度太复杂

现时,港股买卖单位的股份数目由上市公司自行决定。而内地股票则是每手划一为100股;美股则可以每股作为买卖单位。

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现时港股“手数”制度过于复杂,投资者若想增持或减持股份,只能按照手数规定进行。“这很不方便,想只持有一手、又想减持部分股票的话,按现行机制根本不能做到!”他认为,若将港股每手买卖单位降低,对散户而言的确会方便一些。

温杰认为,现时港股的“手数”制度过于复杂。

若要下调港股的每手买卖股数,究竟是“一手一股”,还是其他方案?“一刀切”好,还是先在个别股份落实?张玉峰认为,“一刀切”“一手一股”有危险,应由正股尤其是优质企业及内地巨企先行,后扩展至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借此增加投资者信心。他认为,若港股做到“一手一股”,届时便可做到“投资者不论富或贫,都可从投资股票而获利”。

张玉峰指,若港股做到“一手一股”,届时便可做到“投资者不论富或贫,都可从投资股票而获利”。

“一手一股”可分阶段进行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会长陈志华亦认为,“一手一股”制度可分阶段、分开不同板块进行,“例如,新股或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可以先行,之后再推广至整个港股”。

陈志华称,“一手一股”的制度可分阶段,分开不同板块进行。

他认为,若“一刀切”推行“一手一股”,在执行初期市场或不适应。由于目前美股是以一股为交易单位,不少香港投资者在投资美股之时,可顺道在预托证券市场(ADR)购买在纽约交易的中概股。

温杰坦言,对于有买卖美股习惯的投资者,他们“宁愿买卖BABA(阿里巴巴在美股的交易代号),多于买卖9988(阿里巴巴的港股交易代号)”,这显然会减弱港股的流动性。

陈志华亦认为,若港股每手买卖单位下调至一股,现时投资美国中概股的小投资者,或会将资金调回香港。

“一手一股”总体利好券商

若港股日后真的改为“一手一股”,对券商收费结构又会有何改变?陈志华认为,由于入场门槛降低,券商最低收费亦会随之降低,未来将有更多散户跌入券商的收费门槛。不过,他同时指,由于券商收取费用的“人头”增加,在收入增加之下,相信届时会有较大型的券商可能会再下调收费。

另一方面,对于现时有券商标榜除代收港府股票印花税及杂费外,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这类券商日后在下调每手股数后,他们的收费模式又会有何改变?陈志华相信,由于这类券商主要靠赚取孖展利息,相信即使日后港股改为“一手一股”的交易制度,这类券商的收费模式仍会继续存在。

下调每手买卖股数坏处

1. 加剧股价波动

对成交较少的股份而言,若下调每手交易股数后,即使个别散户只投入小量资金,一旦他们刻意“Mark高”, 股价亦会剧烈波动。

2. 涉及系统修改

若每手买卖股数改成一股,交易系统或要重设,不论券商、散户以至市场都要重新适应。

3. 或需设立最低佣金

若个别股份的股价太低,由于佣金是按股价计算,投资者所缴付的佣金或会低至难以结算,从而导致券商需另设最低佣金。

4. 股东结构或会改变

由于散户参与门槛大幅降低,若按人头计算,部分股票的股东结构,或会因此改由散户主导,从而导致股东结构改变。

下调每手买卖股数好处

1. 降低入场费

个别股份若只买一手,入场费动辄要超过10万元,若能改为选择买一股,入场费大为降低之余,财务能力较低的散户,亦可以较为“轻松”的价格进入市场。

2. 提高灵活度

投资者往往按需要增持或减持股票,今天若投资早只买入一手,若看淡股票,只能整手沽出;但若降低一股即可交易,他们可选择沽出不同股数,提高灵活度。

3. 减少碎股问题

煤气(003)及恒地(012)过去多次派发红股,加上不少公司曾经“供股”或“合股”,上述资本操作往往因未能“齐头”,而造成碎股。若可一股成交,碎股问题迎刃而解。

4. 促进市场活跃度

下调每手交易股数后,散户可以较低门槛进入市场,长远提高股份成交,继而促进市场活跃度,形式正面循环。

慎防“仙股事件”重演

倘若他日港股推行“一手一股”后,上市公司有何回馈股东的方式?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会长陈志华认为,届时上市公司便会倾向于直接向投资者派发股份回馈股东。

当然,一旦港股推行“一手一股”后,可能引发大量持有细价股又未能凑够一手股票的股民,借机“一窝蜂”尽沽股票,陈志华期望,届时政府及港交所可对公众多加宣传,从而避免引发早年的“仙股事件”重演。

个别股入场费逾10万

贵过启德居屋

香港近年不断有声音要求港交所现时股份交易单位由“一手”改为“一股”,源于个别股份要花上10多万元才可入场,相比最新一期位于启德的居屋入场费还要贵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个别股份入场费过高,对财力较低散户而言并不公平,若将交易单位改为“一股”,将可提升散户和整体市场的参与度。

当前大多数交投活跃且深受散户欢迎的蓝筹股,一般入场费逾万元。其中,“大笨象”汇丰控股(005)入场费逾3万元。至于深受“食息一族”欢迎的公用股,包括中电控股(002)及长江基建(1038),其入场费亦分别需约3.2万元及约2.7万元。而同为恒指及国指成分股的比亚迪股份(1211)以及另一国企青岛啤酒(168)的入场费,更是高达逾10万元。

与比亚迪股份及青岛啤酒两只需要6位数字资金入场的股份相比,选购启德启盈苑最新一期居屋单位,或许更为便宜。翻查“居屋2024”资料,售价最低的启盈苑一个186平方呎单位,售价约143万元。若是持有“绿表”的买家,不计律师费、印花税及其他杂费,以5%首期计,入场费仅需7.15万元。

另外,早年部分股份的入场费,包括新鸿基地产(016)、舜宇光学(2382)以及华润啤酒(291),其入场费同样一度超过10万元,惟上述股份先后多次拆细股份,或调低每手买卖股份数目后,入场费已大为降低。

须正视“一手一股”

带来的问题

监管机构正致力研究下调每手买卖股数,甚至可能推行“一手一股”。对此,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举除了将散户资金导向入场门槛较高的优质大价股份外,更可借机解决碎股问题,弥补香港股票市场的缺陷;惟在研究下调每手买卖股数之余,亦须思考如何避免散户借机抛售细价股,继而令“仙股事件”再次重演。

“若港股交易单位改以每股计算,的确可借此解决碎股的问题。”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高鹃表示,若散户需要沽出碎股,沽出的每股价格会比凑够一手的低5个价位;另外,虽然香港有8至10家券商有设有平台,让散户沽出碎股,但香港的碎股板并非对“用家友善”,她说,当前确实很难有投资者愿意承接2股汇丰控股(005)的。

高鹃说,若港股交易单位改以每股计算,可借此解决碎股的问题。

在港股市场,碎股问题的出现多源于上市公司进行的资本操作。不少上市公司除了按其资金需要,宣布供股、配股以及合股等行动外,每每在宣布业绩时会顺道向投资者派发红股,或透过“以股代息”的方式回馈股东。早年,恒基地产(012)及同系的香港中华煤气(003)往往便在宣布业绩时,向股东“10送1”红股,增加股东回报。与此同时,持有上述股票的股东在收取红股的同时,却因为未必能够凑够一手,无法在市场即时以市场交易价沽出,而是需要以较低价位,或待凑够一手才可沽出手上股票。

来源:香港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