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务必提早出门!贵阳重要提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12:36 1

摘要:今年低年级(即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及高一、高二年级开学时间集中,均在9月1日。届时,通勤通学叠加,预计早晚高峰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总体较近期将明显增大,贵阳市城市道路交通态势预计将发生变化,尤其是在9月1日(开学后第一个周一),早高峰的交通缓行情况将会加剧,高峰到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25-2026学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校历时间安排的通知》和《贵阳市中小学2025-2026学年度校历》的安排:高三年级2025年8月25日开学、高一、高二年级2025年9月1日开学、1-9年级和幼儿园于2025年9月1日开学。

今年低年级(即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及高一、高二年级开学时间集中,均在9月1日。届时,通勤通学叠加,预计早晚高峰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总体较近期将明显增大,贵阳市城市道路交通态势预计将发生变化,尤其是在9月1日(开学后第一个周一),早高峰的交通缓行情况将会加剧,高峰到来时间提前、高峰时长延长,全市早晚高峰拥堵指数峰值预计达到2.0以上。贵阳交警结合近年开学季城市交通运行情况,对即将到来的开学季进行交通态势研判,并做出以下预测。

天气情况

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今年开学季第一周天气多为降雨,气温在19-26℃之间。为避免因降雨天气导致交通拥堵,请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交通态势时间上的变化

以2024年秋季开学前与开学后的交通拥堵指数变化情况作为参考,2024年秋季完全开学后的第一周较开学前的一周,贵阳市工作日的拥堵指数下降了0.8%,但早高峰时段,全市拥堵指数上升了11.5%,云岩区上升20.1%,南明区上升15.1%,观山湖区上升17.8%,白云区上升4.5%,清镇市上升11.1%,花溪区上升12.2%,乌当区上升18.2%,经开区上升9.3%。(近年来贵阳在避暑城市旅游中越发热门,大众旅游出行意愿提升,贵阳爽爽的气候吸引众多游客来筑避暑游玩,假期全市拥堵指数居高,所以开学后旅游热度会有所衰减,才出现了全天整体指数小幅下降,高峰时段大多数上升明显的情况。)

因今年开学时间较往年更为集中,开学后全市工作日早晚高峰来临时间相比今年8月预计会提前10-30分钟,且在7:30-8:30、16:00-17:30这两个上下学高峰时间段,通勤通学交通流叠加,城市道路网交通压力将会攀升。另外开学后,周一和周五是一周工作日的首日和尾日,交通压力较周二至周四都要大,周一早高峰、周五晚高峰的高峰来临时间较平时预计会提前30分钟左右,交通拥堵指数峰值预计会达到2.5左右。早高峰峰值预计将在7:50左右,晚高峰峰值预计出现在17:30左右,高峰持续时长将会增加。

交通态势空间上的变化

从各行政区来看,云岩区、观山湖区、南明区因中小学校、幼儿园众多且相对集中,预计交通拥堵缓行现象较其他区市县将会更严重。

学校周边道路方面,预计南明小学、甲秀小学、贵阳市第四实验小学、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贵阳一中、乌当区实验小学北衙分校、省府路小学、达德小学、贵阳实验三中等学校周边的观水路、西湖路、黔灵山路、北京路(观山湖段)、市北路、富水路、北衙路、扶风路、东山路等主次干道在7:30-8:30送学、16:00-17:30放学期间交通压力将会攀升,部分路段拥堵指数将达到4.0以上。同时,由于开学后寄宿制学校集中返校,比如实验三中、贵阳一中以及清镇职教城部分学校周边道路在开学前一天18至20时,会产生交通缓行甚至拥堵的情况。

通勤干道方面,预计在“双核”之间的主要通道如北京西路、观山东路、宝山路、金朱东路、长岭路、中环路东段以及黔灵山路等路段将会出现交通缓行延误,早晚高峰时段交通缓行延误情况加剧,拥堵指数峰值也将达到4.0以上。

相关出行提示

(一)步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禁止翻越道路隔离护栏,不要在道路上追逐停留,不要边走边看书报、手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或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学会避让各种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二)家长接送。家长驾驶小客车接送学生时,要确保驾乘人员都按规定系好安全带,12岁以下的儿童应当规范使用安全座椅,不要随意将头、手等身体部位伸出窗外,更不要在车内打闹嬉戏。驾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接送学生必须同时佩戴安全头盔,不逆向行驶,不闯红灯,不搭载多人,不随意变更车道,靠道路右侧行驶,远离大货车盲区。自觉服从现场民警指挥,切勿随意占道停车,影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

(三)骑行上下学。未满12周岁学生禁止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禁止骑电动自行车(包括共享电动自行车)上路。骑电动车自觉佩戴头盔,走非机动车道或者靠机动车道右侧行驶。遵守交规,不违规载人、不违反交通信号灯、不逆向行驶,不参与飙车、竞速驾驶等交通违法活动。

(四)乘坐公交车、地铁、校车、出租车、网约车等方式出行。乘坐公交车、地铁、校车时,要站在规定等候区内等候,待车辆停稳后有秩序排队上车,上车后不喧哗、打闹,拉牢扶手。不乘坐没有营运资格的“黑车”、不搭乘“摩的”。搭乘出租车、网约车上车后系好安全带。

(五)市民出行。注意调整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和出行路线,尤其是周一早高峰、周五晚高峰,出发前可提前通过省市交通广播、高德导航、百度地图等媒介查看路况导航信息,尽量避开学生上下学时段和学校周边道路,以免耽误行程。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