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亲自下令党卫军制造格莱维茨电台事件以便于侵略波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1 12:37 2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空前恶劣的,在这场大战中,许多国家被迫卷入战争,许多人民被迫失去生命与家园,大家都知道,二战中,最主要的法西斯首领就是希特勒了,二战之所以会爆发,多半都是他挑起的,但是无风不起浪,没有一个理由,希特勒也不敢突然发动战争,所以他做了一个冠冕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空前恶劣的,在这场大战中,许多国家被迫卷入战争,许多人民被迫失去生命与家园,大家都知道,二战中,最主要的法西斯首领就是希特勒了,二战之所以会爆发,多半都是他挑起的,但是无风不起浪,没有一个理由,希特勒也不敢突然发动战争,所以他做了一个冠冕堂皇的事件来开启这场战争,这就是格莱维茨事件。

在二战爆发时,德国人迫切的需要一个借口,使其能够堂而皇之地对波兰进行入侵行动,又不会受到世界舆论的指责。将这项栽赃行动付诸实施的,正是党卫队的头目——希姆莱。

1939年8月26日时,几个德国特工小组乘机渗透进入波兰,准备为发起进攻的国防军做内应。然而由于德波两国在外交上的繁文缛节,导致原定于当日发起的进攻计划被迫取消。而特工小组也相继收到秘密电报撤回德国,但有一个小组因为没有及时收到消息,仍然准时发起了对波兰的破坏行动,随即为巡逻的波兰士兵所察觉,数人被击毙。为此,希特勒不得不推迟了整场行动。直到8月31日时,代号“食品罐头”的破坏行动才正式开始。

为了确保“格莱维茨电台事件”的成功,希特勒亲自下令给党卫军特别行动队(Sonderkommando),指令他们执行此次计划。行动队成员精心装扮成波兰士兵,于1939年8月31日深夜,对格莱维茨广播电台发起了袭击。他们利用波兰语广播了大量反德言论,之后迅速撤离现场。为了进一步提升事件的真实性,行动队甚至残忍地杀害了一名德意志犹太人,并将遗体留在电台内,试图塑造出“波兰士兵”入侵的假象。

入夜时分,21名身着波军制服的“波兰”人,冲进了格莱维茨广播电台,并用波兰语宣读了一系列的反德宣言。随后,这群“波兰”士兵就被赶来的德国人通通击毙。广播电台也在清晨重新回到了德国人的手中。

阿尔弗雷德・瑙约克斯‍

在这次行动中,无一例外的全是德国演员,领头者乃是一名党卫军军官阿尔弗雷德・瑙约克斯(Alfred Naujocks)。同时,那些在战斗过后被“击毙”的波兰士兵也是德国人的障眼法。实际上就是盖世太保从集中营甚至街道上抓来的,带有波兰血统的死囚犯或是平民罢了。这些人在被射杀前,先是换上了德国情报部门——阿伯维尔所提供的波军制服与武器,随后早被注入了能让人失去知觉的药物。待德国人用卡车将他们驮到电台门口后,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帮他们摆好姿势,然后全部杀掉。然而事实上,格莱维茨事件发生后,除了美国记者,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中立国记者被允许前往现场拍摄。

1939年9月1日,德国人正式宣布与波兰进入战争状态。也就是同日,希特勒在帝国大厦内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大肆指责波兰人无端地挑起对德国的战争,而德国人“不得不”对他们的这番无耻行为进行一系列的还击。德国已遭波兰入侵,德军已开始自卫反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敬炸弹。在希特勒的演讲中,有一个地方被反复地提及。这个地方也成为二战爆发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这就是现属波兰的格利维采,在二战时期属于纳粹德国。它恐怕还有一个更为知名的名字:格莱维茨。

“格莱维茨电台事件”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权力对人性的深刻影响。希特勒巧妙利用此事件,不仅激发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还在国际舞台上为自己打造了“正义自卫”的形象。这一连串的操控,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藐视,也是希特勒对德国崛起野心的膨胀。为了为对波兰的侵略计划寻求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希特勒迫切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因此,“格莱维茨电台事件”在他的精心策划下诞生了。

尽管“格莱维茨电台事件”在初始阶段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希特勒却巧妙地利用这一事件,为德国的“自卫反击”寻找到了借口。在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国军队便以此为由向波兰发起了全面进攻,这一行动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揭示了政治阴谋背后的复杂性与危险性。希特勒的这种极端做法也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英法在1939年9月3日同时对德宣战,希特勒最不想发生的事仍然发生了。

就算是当时,波兰人一定明白这是个阴谋,但他们还是没想到德国会这么快,就像中日全面战争一样,小日本一样是借口士兵失踪,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侵略我大中华。但最终,侵略的法西斯行为永远不会得逞,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这一事件不仅是一场关于政治权谋的深刻博弈,更引发了人们对人性、权力与真实之间的深刻思考。它警示我们,在权力的阴影下,真相可能会被扭曲,世界可能会陷入危机。历史告诉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当时刻保持对真相的追求,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和平的珍视。

来源:李老师历史小黑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