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肇庆怀集服装制衣企业内,工人们忙于缝制服装成品。南方+ 卢舒曼 摄
车间里,
五颜六色的布料层层叠叠,
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
工人们的手指在布料间“舞动”,
或是精准地把布料切割成片,
或是飞快地缝制密密麻麻的边线。
这是怀集锦良服饰有限公司的工作日常,
也是肇庆市怀集县
越来越多工人投身服饰制衣业的缩影。
△肇庆怀集服装制衣企业内,工人们忙于缝制服装成品。南方+ 卢舒曼 摄
怀集从2020年底注册登记服装制衣生产经营主体344户,增长到2024年底1028户,四年增长684户,实现快速增长。原因在于近年来,肇庆市实行“跨境电商+产业带”战略部署,怀集县以希音、拼多多等跨境电商平台为纽带,推动服装生产经营主体逐年大幅度增加,服装产业从传统代工向“集群化、数字化、品牌化”转型。
目前,怀集县形成以3家
核心企业为龙头、
超千家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2024年,怀集服装产业产值
突破20亿元,较2020年增长3倍多,
带动就业超1.5万人,
探索出山区县
“借船出海、富民强县”的
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01
龙头引领构建产业发展雁阵格局
肇庆怀集产业园区
是怀集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
怀集锦良服饰有限公司
(下称:锦良服饰)正坐落于园区内,
占地1.38万平方米,
主厂房共有5层楼,
其中一楼是仓库,二、三楼是生产车间,
四、五楼留待未来规划发展。
锦良服饰经理 何涛
我们本来在佛山,希望做大做强,所以重新寻找适合的地块。对于制衣业来说,怀集是个人口大县,拥有大量劳动力,同时该县在大力发展新的产业园区。从长远来说,怀集很适合我们。
△黄俊华 摄
2020年,
锦良服饰在怀集投产。
当时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收窄,
生存空间受压,
便瞄准跨境电商平台,
希望重新焕发企业生命力。
如今,借助跨境电商的“快船”,锦良服饰从8个人的小作坊,变成如今约100人的大工厂,每月订单稳定保持在40万件,全年近400多万件。
△工人们在打包制衣成品,随后会集中发往跨境电商平台。南方+ 卢舒曼 摄
何涛介绍,由于业务量巨大,
公司在怀城街道、中洲镇和冷坑镇
各设有1家分厂,
另在怀城街道、梁村镇、
冷坑镇和岗坪镇等地
有合作的分货代加工厂10家,
带动乡镇就业人数约200人,
锦良服饰经理 何涛
我们非常看好怀集服装产业,计划在5年内打造“千人园区”。
△怀集锦良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生产。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摄
聚焦希音、拼多多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资源,怀集县有锦良服饰、辰尚服饰、鸿瑞服装3家核心供应商,已带动全县1000多家服装生产注册企业(含个体户)及200余家家庭作坊开展二手订单协作加工,形成覆盖工业园区、19个乡镇的“1小时供应链圈”,打造服装产业雁阵格局。
02
就业环境改善延伸城乡富民链条
怀集不断集聚发展的服装产业,
推动诞生了
“跨境电商+家门口就业”新模式,
构建了多层次就业增收体系。
今年53岁的制衣女工黄美容
早年在深圳打工,
2年前选择回家乡怀集务工。
黄美容
我家住在怀集县幸福街道,开电动车到怀集产业园区上班只需10多分钟,每天可以陪家人吃饭,生活节奏慢了,但幸福感强了。
黄美容表示,
虽然怀集薪酬没有深圳高,
但房租、交通等支出相对较少。
在怀集,
车衣工月均5000-6000元,
勤奋的话可以过万元。
△怀集县服装制衣企业90%以上是女性员工。南方+ 卢舒曼 摄
在制衣行业,
约90%以上都是女工,
不乏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
往往面临着放学后及假期的“带娃”难题。
因此,怀集锦良服饰、
辰尚服饰等核心企业
还建设“儿童之家”“儿童托管室”,
并请专人看护孩子,
让“宝妈们”上班无后顾之忧。
在锦良服饰
一楼饭堂旁边设有“儿童之家”,里面读书角、玩具区、休息区一应俱全。公司还聘请了托管教师,提供课后作业辅导服务等。制衣女工王明英是“双职工”家庭,有一个10岁儿子。她说:“中午放学后,儿子就来工厂吃饭、休息,完全不用我费心。我们也放心多做点工单,多赚点钱。”
针对“妈妈岗”员工占比较大,
怀集服饰生产企业多采用弹性工作制度,
允许员工根据接送孩子、
农忙等需求灵活调整工作时间,
破解育儿与就业矛盾。
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这种人性化管理方式,使员工流失率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怀集锦良服饰公司在工厂内设立了“儿童之家”。受访者供图
03
数字赋能推动服装产业深度变革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
肇庆怀集借助希音、拼多多等
跨境电商平台,
进一步推动服装产业深度变革。
电商平台通过核心供应商及生产作坊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与赋能。本地工人通过接受缝纫、质检、直播等专场培训,充分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形成了“乡村振兴车间”“宝妈缝纫队”等就业品牌。
△大旺希音园区。王振宇 摄
核心供应商企业
通过统一的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输出,
推动全县服装企业
配置全自动裁床、
智能吊挂系统等先进设备,
进一步提升设备
自动化率和产品合格率。
△怀集县部分服饰企业已形成设计、生产、发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图为工厂主播在进行直播销售。南方+ 卢舒曼 摄
目前,怀集县构建“核心园区+镇村车间”三级体系,以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为中心,打造智能化示范园区;以冷坑、梁村等19个乡镇为卫星工厂,承接大批量基础订单;在行政村建立“微型车间”,利用闲置房屋、祠堂等场所,发展钉扣、锁边等简单工序加工,使生产要素精准匹配,既保障核心企业高端生产需求,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适岗机会。
此外,怀集县还引进
中通、顺丰、极兔速递等多家
物流企业设立站点,
推动18家园区企业建设标准化车间,
通过集中裁剪、统一物流等方式,
将寄件费用从5年前的每公斤5元降低到
现在的每公斤1.7元,
大幅度降低单位物流成本,
助力“怀集制造”48小时
直达跨境电商平台华南仓,
畅销欧美市场。
△肇庆怀集产业园区。黄俊华 摄
来源:肇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