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南漳县检察院与县公安局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养老院、快递站,联合开展防“AI换脸”新型诈骗宣传活动。而这一行动,源于当地破获的一起“技术+物流”新型犯罪链案件。
日前,南漳县检察院与县公安局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养老院、快递站,联合开展防“AI换脸”新型诈骗宣传活动。而这一行动,源于当地破获的一起“技术+物流”新型犯罪链案件。
时间回溯至2024年5月,南漳县公安局接到广州警方移交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线索,很快锁定涉嫌利用AI技术合成人脸动态视频的“00后”陈某。据了解,陈某原本靠打游戏、做代练谋生,因对AI换脸技术感兴趣自学相关技能,在网上发布作品后被肖某盯上,对方要求其制作用于电话卡实名认证的AI合成人脸动态视频。在利益诱惑下,明知可能违法的陈某接下“订单”。
随着侦查深入,一条分工明确的犯罪链浮出水面:陈某、肖某从网络黑市非法获取大量公民高清身份证照片,用AI换脸工具制作含眨眼、张嘴等活体动作的动态视频,辅以无人直播插件骗过电信运营商人脸核验系统,非法激活电话卡;李某、华某(已另案判决)通过电商平台批量购卡,以快递中途改址、专人转寄“洗白”运输痕迹;秦某则作为“中间商”,将激活的电话卡以450元至550元一张的价格卖给卡商,最终流入诈骗团伙手中。“整个团伙像一条高效生产线,技术组做‘人脸通行证’,物流组洗白痕迹,秦某串联买卖双方。” 办案检察官赵小霞介绍。
警方在陈某电脑中查获1098条居民身份证信息、200多张电话卡,经与国家反诈平台比对,其中23张卡直接关联35起诈骗案,涉案金额超293万元。经查,一年间该3人团伙共缴获贩卖电话卡368张,造成群众财产损失超600万元。
面对犯罪团伙用境外加密聊天软件联络、虚拟货币交易结算等反侦查手段,2024年7月南漳县检察院依法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对查扣电子设备展开三重勘验,提取加密聊天记录、复原AI操作痕迹、追踪虚拟货币流向,构建完整证据闭环。为证实技术帮助与诈骗结果的关联性,检察官列出23项补充侦查提纲,警方最终锁定54张卡直接用于诈骗。同时,检察机关还发现李某、华某等同案漏犯线索,监督公安机关追诉。
今年4月,该案宣判,陈某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肖某获刑一年,罚金5000元;秦某获刑一年八个月,罚金1万元,涉案工具和违法所得均被依法处理。
办案检察官指出,该案查获的1183张居民身份证照片多源于网络泄露,一旦被用于AI激活电话卡,就会成为诈骗工具。为此,检察官提醒市民,务必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不随意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或视频;定期通过运营商查询名下电话卡,若发现信息被冒用或遭遇可疑诈骗,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
来源:南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