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糗到遗憾再到膜拜!老兵师克亲历四次大阅兵回眸与断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1 11:00 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天安门一共举行过5次大阅兵。近四十年才仅只大阅兵5次,如果一名军人在役期间能赶上一次,便算是难得了。而帅克却经历了四次,其中还有两次算是亲历走入,可谓是足够幸运。然而,这种幸运,并不都是流光与自豪,也有不堪回首的汗颜与糗事。恰值抗战胜利8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天安门一共举行过5次大阅兵。近四十年才仅只大阅兵5次,如果一名军人在役期间能赶上一次,便算是难得了。而帅克却经历了四次,其中还有两次算是亲历走入,可谓是足够幸运。然而,这种幸运,并不都是流光与自豪,也有不堪回首的汗颜与糗事。恰值抗战胜利80周年的93大阅兵即将到来,帅克特别分享自己大阅兵的切身经历,与条友们共勉。

84大阅兵——我怎么看了一小会便去玩了?我怎么竟然如此漠视里程碑式的大阅兵呢?

论起建国以来历次大阅兵,84大阅兵算得上里程碑式的。因为这是时隔25年后的大阅兵,这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大阅兵。这次阅兵的劈枪动作成为永恒的经典,参阅部队更是不少从对越前线撤回来的部队。

84大阅兵画面,取自网上

当时帅克19岁,是一名刚考上军校的学员。按说这样的一个大阅兵应该很专注地观看呀?然而,我只是看了一刻钟左右,便出去玩了。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当时的一名军校学员,怎么这样的盛世大阅兵都不看了?军人的自豪感哪去了?军校的规矩哪去了?其实帅克还是有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的。

首先,在帅克参军之前,根本就没有大阅兵这个概念。59年大阅兵时帅克还没出生。加之阅兵人又是林总,不可能宣传。一个农村的小孩在那个不发达的年代,没有阅兵概念应是正常的。

二是帅克考上的是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那时叫南京外国语学院),但由于当时学院师资不足,我们这个学员队先到武汉大学学习一年,第二年再转回南京。部队院校肯定是集体组织观看,而地方大学则没有这个硬性要求。换句话说,至少当时在武汉大学并没有观看大阅兵的浓厚氛围。

刚上军校时的帅克

三是自己涉世未深玩心太重。那时候对大阅兵的认知基本上是零。所以观看的驱动力不足,也曾纠结了一下到底看不看,但最终还是玩心占据了上风。

一个军校学员竟不看大阅兵现场直播,无论理由有多么充分,但都不能成为理由,都是一件让人诟病的出糗之事。这种糗事让帅克至今还耿耿于怀。

99大阅兵——我恰值在坝上参加集团军年度战役演习,因忙于演习回撤想看却看不上。

99大阅兵的时候,我刚从国防大学研究生毕业,参加24集团军年度战役演习。此时对阅兵的认知早就不是当年,想现场看直播的心情是很强烈的。然而意外的原因,又使我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当时我们军在御道口坝上地区举行战役演习。演习原计划10月初结束。然而9月29日前后,坝上下了一场小雪。雪虽不大,但引起了军首长们的高度关注。因为坝上天气无常,第二场雪可能说来就来。如果真来场大雪,部队能否撤下来就不好说了。因为当时我们是首长机关带部分实兵实装演习。部队还好说一些,那些重装备如遇大雪封山,是很难撤下来的。于是军首长们凭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当即决定演习提前结束。

于是,整个国庆节这天,我们便全力投入到机关和部队回撤的组织和实施之中。当时帅克作为作训参谋,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保障演习总导演郑副军长,与他同坐指挥车协助首长指挥部队回撤;二是着手演习的总结报告,毕竟是上报军区的材料,军首长们格外重视。这两件事使我当时根本无暇它顾。至于看大阅兵现场直播问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帅克参加1999年9月24集团军坝上战役演习时留影

延伸说一句,我当年保障的郑副军长,等到2015年首个93大阅兵的时候,首长已是阅兵指挥部负责人。分列式便是由他宣布开始的。当时看到这一幕,心里当即浮现了我陪首长从坝上撤下来的那一幕。

99大阅兵,因执行演习任务使我没看上现场直播。理由虽充分,但内心总还是有些许遗憾的。

09大阅兵——我曾两次在天安门现场观看彩排,震撼自豪之情使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84大阅兵出糗,99大阅兵遗憾。09这次大阅兵,把我的出糗、遗憾以及所有的其他都给弥补上了。总的来讲,这一次大阅兵给我留下的是震撼壮观,是零距离的视觉盛宴,是自豪骄傲的激动泪水。

由于工作关系,这次大阅兵,我曾参加了在天安门现场两次彩排的观看。特别是第二次观看彩排的位置极佳。

由于提前到位,整个观看彩排需要四五个小时,记得返回时都已是凌晨三四点了。然而一点也不感觉累。因为现场观看彩排足以让人震撼,那种几乎零距离的视觉冲击,太让人难忘了。记得第二次观看全要素彩排时,曾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种激动的泪水,是源自于内心对祖国不断强大的自豪,是源自于内心对军队快速发展的感慨,是源自于自己身为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帅克保存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纪念章

15大阅兵——我曾有幸参加了阅兵材料的研究修改,虽未现场观看但沉浸感依然很深。

说心里话,有了09年那两次现场彩排的观看,使得我对15年大阅兵现场观看的劲头平静了许多。由于工作关系,我本来是有观看彩排甚至是当天看现场机会的,但我却放弃了。因为当时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们部。我虽不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但由于我是综合局的主要领导,加上部首长的信任,所以有些阅兵材料的研究起草以及修改,我曾有幸参加了几次。

现场观看阅兵是一种感觉,有幸参加研究起草阅兵材料是另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静思,是一种感怀,是一种畅想。因为写过材料的人都知道,只有你深入进去、融入进去,你才会有所思有所得,你才能拿得出见真章的材料。尽管我是阅兵小组办公室的编外人员,但责任感依然是拉得满满的。材料的研究起草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对大阅兵内核的深度梳理与品读。而越是梳理与品读,你内心深处便越会激起对大阅兵的崇敬与膜拜。这种感觉是任何语言也表达不了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阅兵,除前面提到过的,我当年的副军长郑中将宣布分列式开始,还有我当年的老军长、我当年的老部长、我当年的老参谋长,以及其他许多我熟悉的面孔。见到这些老首长们出现在电视画面上,自是少不了一番激动和感慨。这种激动和感慨,一方面是敬意首长们亲自参加大阅兵活动,另一方面是敬意像首长们这样的一代代传承,才使得我们这支军队不断走向更加强大。

2015纪念93抗战大阅兵,老首长郑传福中将宣布分列式开始

来源:帅克评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