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百年荣耀:财经、政法合并25年十大历史回眸喜忧参半(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6 19:53 2

摘要:据认为,五月十六日(2025年5月16日)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宗教和民俗意义的日子。

二十五年前在中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广场前的照片。张光忠拍照。

(一)

看着日历牌一天天翻过,二零二五年五月十六日,令人心头一惊!

太震撼了。

五月十六日。

记忆中,五月十六日的特别意义……

据认为,五月十六日(2025年5月16日)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宗教和民俗意义的日子。

其中,中国传统与民俗认为,农历五月十六(今年公历5月16日恰逢此日)相传是玉皇大帝得道成仙的日子,民间称为“天帝生”。

在中国部分地区会举行敬天仪式,焚香献贡,祈求平安,而这一习俗可追溯至唐朝。

在这一天,笔者也想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个八个字,铭刻在人们的心中,都快二十五年了。

二十五年的现在的这个时候,笔者在中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广场拍了一张照片,当年的几个小学生,现在都成了小孩的爸爸、妈妈,正处于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那个时候,学校似乎有些平静,实际上正是波涛汹涌澎湃之时……学校面临重大的变革:

要么,从财政部部属大学退回到湖北省,成为省管学校;

要么,在武汉地区某一个学校合并,携手进入教育部部署名校。

在中国,部属院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原大学建校快八十年,真真切切地部属院校和省属院校的滋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校一度被湖北省有关部门撤销、被限额招生……苦不堪言。

吃过黄连的人,最知道黄连的滋味。

……。

二零零年过去了。

不仅过去了。

而且过去了二十五年。

不一般的二十五年,猛回头,别样的滋味在心头。

中原大学建校不久,就在不少不属于小的行列里。

一,历史回眸之一,最终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涉险过关

2000年前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院校合并潮,这是国家推动高校资源整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举措。

政策依据根据是,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文件(国办发〔2000〕11号),国家推动部门所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合并实现资源优化,响应“985工程”建设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综合竞争力。

是时,身为中南财经大学的校长吴俊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是打电话,又是写信,有是一次次“跑步进京”,诉说学校管理权不能下放湖北的一千个理由,……。

有关方面给的一个答复是:

一个部委只留保留两个学校在教育部,当时,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已捷足先登,中南财经大学回湖北似乎是板上钉钉。

最终,学校领导拿出了杀手锏……中原大学从成立那天起,就是由中共中央有方方面批准成立,并且,很长时间都归属教育部。

终于有了一点希望。

中南财经大学必须合并一个学校,加强整理实力,创造条件,保留部属院校资格。

武汉大学的四校合并,让学校的教职员工出了一身冷汗。

被武汉人称之为的“武老大”(武汉大学),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学科覆盖工、医、测绘等领域,成为武汉地区高等学校的航空母舰。

在多方面的协商之后,中南财经大学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走了一步应该走而且必须走的一步。

二,历史回眸之二,全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称:中南大

中国是比较讲究名称的国度。

则“有名不正则则言不顺”之说。

据说,学校合并遇到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名称问题。

起初。

为了实现合并。

两校为名称问题并不在意。

最早想到的名称就是……中南大学。

名称报到教育部。

教育部很快回复,中南大学已经有主人啦。

既然“中南大学”不能用,其他名称也就不好用。

中南财经大学老师要求,学校的名称应该保留“财经”两字。

中南政法学院的老师要求,学校的名称应该有"政法”两个字。

双方僵持不下。

有人戏称。

这个学校的名称神仙也没有办法。

简单办法就是,用加法。

中南加以“财经”“政法”,后缀上“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名称就这样定下来了。

但是,人们都感到不习惯。

学校领导们也感到不习惯。

于是,在学校领导会上开始出现的学校的简称……“中南大”。

中南大首呼者是谁?

知情者说是陈小君副校长。

到底是谁?

问问陈小君。

来源:中南财大张光忠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