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根系的守护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5 05:40 2

摘要:清晨五点的鸡鸣划破薄雾,朱之文家的院落早已升起袅袅炊烟。李玉华弓着腰往土灶里添柴,火光映红了她布满皱纹的脸庞。铁锅里翻滚着自家小麦磨的面糊,混着刚从菜园摘的苋菜,蒸腾出记忆里的味道。灶台边的腌菜坛列队而立,盖着粗布的红盖头下,萝卜条在盐水中悄然蜕变,这是朱家餐

清晨五点的鸡鸣划破薄雾,朱之文家的院落早已升起袅袅炊烟。李玉华弓着腰往土灶里添柴,火光映红了她布满皱纹的脸庞。铁锅里翻滚着自家小麦磨的面糊,混着刚从菜园摘的苋菜,蒸腾出记忆里的味道。灶台边的腌菜坛列队而立,盖着粗布的红盖头下,萝卜条在盐水中悄然蜕变,这是朱家餐桌上四季不断的"传家宝"。

三层小楼的窗台上,晒着成串的红辣椒和金银花。朱之文踩着露水从菜园归来,裤脚沾着新鲜的泥土,手里攥着还带绒毛的黄瓜。他特意保留着西厢房的泥土地面,春播时这里会铺满等待发芽的种子。墙角的老式纺车静静伫立,李玉华至今能用它纺出纳鞋底的粗线,吱呀声里藏着半个世纪的时光。

在这个智能家居普及的时代,朱家的生活依然遵循着古老的农谚。惊蛰翻地、谷雨插秧,朱之文的商演行程总要为农时让路。去年深秋,他推掉某卫视的重阳晚会录制,带着全家在地里抢收红薯。镜头前光鲜的演出服,此刻沾满泥土,变成田间最朴实的劳作装。女儿朱雪梅下班回来,放下超市制服就钻进灶房,揉面的手艺比专业面点师更娴熟。

那部老式翻盖手机躺在八仙桌上,屏幕裂痕里积着面粉。当短视频平台派专人带着最新款手机上门推广时,朱之文摆摆手:"这东西能测土质酸碱度吗?能提醒我啥时候该间苗吗?"儿子结婚时,亲家看着简单的水泥墙面欲言又止,朱单伟却笑着打开后窗——整面山坡的二月兰正在怒放,"这才是最金贵的装修"。

在这个家家户户盖起欧式别墅的村庄,朱家小院像棵倔强的老槐树。慕名而来的游客常被门口的玉米垛绊住脚步,孩子们蹲在丝瓜架下数瓢虫,老太太们围着石磨讨论今年的豆种。朱雪梅的超市工牌在胸前晃动,她正把父亲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设置成手机铃声,却始终没学会用直播打赏功能。"工资三千五,够买三百五十斤面粉呢",她擦拭货架时的笑容,比网络滤镜更明亮。

暮色渐浓时,朱之文坐在门槛上修补农具,铁锤敲打锄头的叮当声在村中回响。妻子端着搪瓷缸走来,缸里浮着自家采的野菊花。月光爬上腌菜坛的釉面,照着这个拒绝被流量重塑的家庭。他们的生活如同院中那口老井,看似沉默寡言,却始终涌动着滋养生命的清泉。

来源:三木惠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