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率从3%上修至3.3%,主要得益于个人消费支出上修至1.6%及私人投资大幅增长。数据反驳了关税导致经济衰退的预测,显示消费市场韧性和市场配置效率。政府支出持续下降,但经济仍超预期增长,凸显消费驱动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作用。二季度美国GDP的超
内容提要:
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率从3%上修至3.3%,主要得益于个人消费支出上修至1.6%及私人投资大幅增长。数据反驳了关税导致经济衰退的预测,显示消费市场韧性和市场配置效率。政府支出持续下降,但经济仍超预期增长,凸显消费驱动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作用。二季度美国GDP的超预期数据,不仅印证了美国经济的韧性,还为我们提供了三点深刻的启示。
一、美国二季度修正后GDP从增长3%上修至3.3%,“第一季度GDP下滑,第二季度可能更糟”的预判惨遭打脸。
看衰美国经济的人,又被打脸了。
由于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在面对全球最具吸引力的美国市场和特朗普普遍增加了10%以上的对等关税的选择题时,选择了自己降价来弥补关税增加的成本,目的是不丢失持续增长的欣欣向荣的美国市场,这帮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抵御了此前一些经济学家预估的关税波动将对美国通胀和美国供应链带来的负面冲击。也因为如此,美国第二季度经济的增长速度快于初估和预期。
8月28日,美国商务部在其对最全面的经济活动衡量后的第二次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报告中称,美国GDP在2025年前三个月萎缩0.5%后,第二季度年化增长率为3.3%。比7月30日公布的第一次预估数3%上修了0.3个百分点,也高于美国经济学家预期的3.1%。
第一季度GDP下降是美国经济三年来的首次回落,第一季度数据公布之后,媒体上充斥着“第一季度GDP下滑,第二季度可能更糟”、“一季度GDP意外下滑,美国经济陷滞胀危机”、“从增长2.4%到萎缩0.3%,美国一季度GDP挂倒挡”之类的非常不专业的情绪性评论。
5月2日,三郎在《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年率下降0.3%,美国经济衰退了吗?》一文中以专业的态度分析过,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年率下降,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特朗普征收关税之前争先恐后地进口外国商品,进口激增导致贸易逆差扩大所致。但美国消费增长强劲、私人投资飙升21.9%,显示经济韧性。实际上与中国同口径的GDP同比仍增长2%,名义增速还高于我们,导致中美GDP规模差距扩大0.7个百分点。关税政策短期扰动,二季度将逆转,美经济增长潜力不可小觑!
二、美国经济在政府支出持续下降中超预期增长,源于强劲的个人消费支出和民间投资增长。
三郎的分析在二季度美国GDP数据中得以体现。一季度抢进口之后二季度进口环比下降29.8%,终于恢复正常。
第二季,GDP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支出和民间投资,其中私人国内买家的最终销售增长率(消费者支出和私人固定投资总额之和)修正后为1.9%,比前值上调0.7个百分点,与第一季度持平。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消费者支出从1.4%上调至1.6%,而知识产权产品的商业投资支出跃升12.8%,是最初估计的两倍。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美联储官员密切关注私人国内买家的最终销售增长率指标,将其视为关注美国境内活动的需求和销售指标,考虑到特朗普关税的不确定影响,这是一项尤为重要的指标。
与中国最近几年GDP增长主要依靠远超消费者支出的政府支出托底不同,一季度美国政府支出与投资环比年率下降了0.6%,其中美联邦政府一级支出下降4.6%,影响一季度GDP下降约0.3%。二季度美国政府支出与投资环比年率下降0.2%,其中美联邦政府一级支出下降4.7%,影响二季度GDP下降约0.3%。
衡量消费热度的价格指标也显示出在美联储持续两年的超过4.5%的高利率环境中,美国消费需求依然强劲。第二季度美国国内采购总额价格指数上涨1.8%,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上涨2.0%,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PCE物价指数上涨2.5%。
美国经济的健康不仅表现在个人消费的强劲上,还表现在企业盈利的稳定上。与我们第二季度企业利润下降不同,美国企业生产利润在第一季度减少了906亿美元后,第二季度增加了655亿美元。而根据财政部的数据,一季度全国国企利润下降1.7%,二季度下降4.7%(上半年下降3.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8%,二季度下降2.8%(上半年下降1.8%)。
美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还体现在第三季度的经济持续增长之上。根据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指标,由于7-8月的数据大部分已经更新,该模型预测美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将以2.2%的速度增长。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四在修正后的GDP数据公布后,称赞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推动了美国强于预期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长。
贝森特在一篇X 的帖子中表示:“数据显示关税并未对价格或消费者支出造成压力”。
美国海军联邦信用合作社首席经济学家希瑟·朗(Heather Long) 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好消息是消费量高于之前想象的。尽管存在关税和不确定性,美国人仍在继续消费,尽管速度比往年慢……展望未来,随着关税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变得更加明显,经济可能会保持这种较慢的速度模式,支出和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1.5%以上”。
三、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与多数人预估的特朗普关税将导致美国通胀和经济衰退相左,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上修至3.3%,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美国经济的韧性,还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先有立场,便无法客观判断竞争对手的真实情况。
这一观点在中美经济竞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观察者因意识形态或地缘政治偏见,而低估美国经济的潜力,导致预测屡屡失准。例如,2025年我国的一些学者和媒体人士曾广泛预测,由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第一季度美国GDP下滑后,第二季度将进一步恶化,甚至陷入衰退。媒体充斥着“美国经济陷滞胀危机”等负面评论。然而,实际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年化增长率从初估3%上修至3.3%,远超预期。
这并非孤例,我们此前预测美联储持续加息将导致美国经济衰退,但现实中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扛住了持续加息的压力,加息周期中美国经济强劲增长。
这种偏差源于“动机偏差”和“认知偏差”,如冷战思维框架下的中美竞争,将美国视为威胁,从而夸大美国弱点,导致我们无法正确认知美国。
这也和我们的公众表现出“内群体偏见”有关。即对本国更正面,对对手更负面。例如,一些中国分析者因民族主义立场,倾向于放大美国关税的负面影响,却忽略全球供应商通过降价维持美国市场份额的事实。这导致对美国通胀和供应链冲击的预判失误。
在全球化时代,这种偏见不仅误导政策,还加剧地缘紧张。客观分析应基于数据,而非预设叙事,只有摒弃立场,才能准确评估对手实力,避免战略误判。
其次,数据再一次验证:在供给过剩时代,消费市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
全球经济已进入供给过剩阶段,单纯依赖投资或政府支出难以持续,而消费需求成为关键引擎。美国二季度GDP增长主要源于个人消费支出从1.4%上修至1.6%,以及民间投资飙升12.8%。
美国的经济结构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政府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消费占比一直维持在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虽然2024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为60.5%,但其中三分之一为政府支出的贡献,家庭消费份额仍低,户均消费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从统计数据来看,美国消费驱动模式更可持续。2025年上半年美国零售销售强劲,贡献GDP近68%。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PCE物价指数涨2.0%,核心PCE涨2.5%,显示消费需求强劲却不失控。
我国则面临消费疲软。上半年,我国GDP66.05万亿元,现价同比增长4.3%,其中政府预算和基金支出18.76万亿元,同比增长8.9%,为GDP增长的2倍,占GDP近28.4%,而美国上半年政府支出同比仅增长2.3%,增速为GDP的一半,占GDP的18%。
供给过剩下,过度投资导致产能闲置,政府消费与投资叠加出口导向模式虽短期托底经济,但长期依赖政府赤字和外部市场,易受关税冲击和债务成本侵蚀。
反观美国,国内消费市场庞大,吸引全球供应商降价竞争,缓冲关税影响。数据证明,消费驱动能激发创新和效率,提升经济韧性。消费强劲带动企业发展,在温和通胀中为美国企业二季度带来新增利润655亿美元。而中国消费低迷供给过剩,价格下降导致国企利润上半年下降3.1%。
在全球供给过剩时代,忽略消费将导致增长失衡,只有培育强劲内需市场,才能实现可持续驱动。
最后,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反复告诉我们:资源的市场配置和企业的市场竞争是经济健康发展必要的外部环境。
美国二季度GDP上修得益于市场机制:私人投资和消费主导,政府支出下降0.2%却不影响整体增长。
市场经济促进资源高效分配,通过竞争提升质量、刺激创新。竞争才能确保市场公平,带来科技创新、更高品质和多样化产品,推动生产率增长。
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信号引导资源流向高效领域,避免政府干预导致的扭曲。比如美国AI投资等民间举措,正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二季度知识产权投资翻倍。相比之下,我国投资虽快速增长,但价格扭曲、行政干预和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分配效率。
总体而言,市场配置和竞争才能避免资源浪费,促进长期繁荣,是经济健康的基石,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证明了这一点。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