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产业焕新升级:体验赋能、数字驱动,重构消费新场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02:54 2

摘要:在消费需求持续升级与数字技术深度渗透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商业综合体产业正告别 “传统百货 + 餐饮” 的单一模式,迈向 “体验化、数字化、绿色化” 的多元发展新阶段。从 “卖商品” 到 “造场景”,从 “线下空间” 到 “线上线下融合生态”,商业综合体通过业态创

在消费需求持续升级与数字技术深度渗透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商业综合体产业正告别 “传统百货 + 餐饮” 的单一模式,迈向 “体验化、数字化、绿色化” 的多元发展新阶段。从 “卖商品” 到 “造场景”,从 “线下空间” 到 “线上线下融合生态”,商业综合体通过业态创新、服务升级与技术赋能,不断重构消费新场景,成为激活城市消费活力、推动商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

从产业整体运行数据来看,2024 年上半年我国商业综合体产业呈现 “稳步复苏、结构优化” 的态势。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4 年上半年商业综合体发展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重点城市商业综合体总客流量达 48.6 亿人次,同比增长 15.2%;销售额突破 9800 亿元,同比增长 12.8%,其中体验类消费占比从 2023 年的 35% 提升至 42%,成为拉动销售额增长的关键动力。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德基广场成立2家商业发展公司。这一变化既反映了消费者对 “沉浸式、互动式” 消费体验的需求提升,也体现了商业综合体在业态调整与场景营造上的积极成效。

体验式消费成为商业综合体的 “核心竞争力”,业态创新呈现 “多元融合” 趋势。传统商业综合体以零售为主导,而如今 “零售 + 餐饮 + 娱乐 + 文化 + 健康” 的复合业态成为主流,甚至出现 “商业综合体 + 公园”“商业综合体 + 博物馆” 等跨界融合模式。今年 5 月,上海 “天安千树” 二期项目开业,该项目以 “森林里的购物中心” 为定位,在建筑外部打造了覆盖 1.2 万平方米的垂直绿化景观,内部引入非遗文化体验馆、亲子自然教育中心、户外攀岩馆等特色业态,开业首月客流量突破 120 万人次,其中文化体验类消费占比达 3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亲子与家庭消费场景也持续升级。北京 “合生汇・亲子部落” 专区通过打造沉浸式儿童绘本馆、职业体验小镇、亲子烘焙工坊等场景,将传统儿童游乐区升级为 “教育 + 娱乐” 综合体,上半年亲子类消费同比增长 45%,带动家庭客群停留时间从平均 2.5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此外,健康消费业态加速渗透,多家商业综合体引入瑜伽馆、中医理疗中心、运动康复工作室等,深圳 “万象天地” 甚至在屋顶打造了空中足球场与跑步道,满足消费者 “购物 + 运动” 的双重需求,相关业态销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 32%。

数字化转型重塑商业综合体运营模式,“线上线下融合” 成为标配。在客流管理方面,多数商业综合体引入 AI 客流分析系统,通过摄像头与传感器实时捕捉客流动线、停留时长、消费偏好等数据,为业态调整与品牌招商提供精准依据。广州 “正佳广场” 通过数字化系统分析发现,年轻客群对 “夜间潮玩” 需求旺盛,随即引入 24 小时电竞馆、脱口秀剧场等夜间业态,使商场晚间 10 点后的客流量提升 50%,夜间销售额占比从 20% 增至 35%。

线上服务能力也成为商业综合体的重要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全国超 80% 的重点商业综合体推出 “线上商城 + 即时配送” 服务,消费者通过商场小程序即可下单购买服装、美妆、生鲜等商品,平均配送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内。杭州 “湖滨银泰 in77” 还开发了 “元宇宙导购” 功能,消费者通过 AR 技术即可在线上查看店铺 3D 实景、试穿虚拟服装,上半年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 67%,线上引流至线下的转化率达 28%。此外,会员数字化运营成效显著,上海 “恒隆广场” 通过分析会员消费数据,推出个性化权益套餐与专属活动,会员复购率从 60% 提升至 75%,客单价增长 22%。

绿色低碳运营成为商业综合体的 “新标签”,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建设与运营全流程。在建筑设计阶段,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的应用比例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新开业的商业综合体中,85% 采用了光伏屋顶、雨水回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绿色技术,单位面积能耗较 2020 年下降 18%。成都 “环球中心” 通过改造光伏屋顶,年发电量达 120 万千瓦时,可满足商场 15% 的用电需求,每年减少碳排放约 900 吨。

在运营环节,“绿色消费” 场景也逐步落地。深圳 “海岸城” 推出 “碳积分” 体系,消费者通过自带购物袋、选择公共交通前往商场、参与旧物回收等低碳行为积累积分,可兑换餐饮优惠券或电影票,上半年参与该活动的消费者超 50 万人次,带动商场一次性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60%。此外,多家商业综合体将绿色理念融入品牌招商,优先引入环保材质品牌、可持续时尚品牌,推动绿色消费文化传播。

尽管商业综合体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 “同质化竞争、运营成本高企、消费需求多变” 等挑战。部分二三线城市商业综合体存在业态重复、场景相似的问题,导致客流分散与招商困难;同时,租金上涨、人力成本增加、能源费用攀升等因素,使商业综合体运营压力加大;此外,消费者需求快速变化,对 “新鲜感” 的要求不断提高,也考验着商业综合体的创新能力与调整速度。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商业综合体需加强 “差异化定位”,结合所在城市的文化特色、客群结构打造独特 IP,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人力与能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此外,还应建立 “动态业态调整机制”,定期调研消费者需求,及时引入新兴业态与品牌,保持商业活力。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升级持续推进与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商业综合体产业将进一步向 “精细化、个性化、智慧化” 方向发展。“商业综合体 +” 的跨界融合将更加深入,数字化运营将从 “工具应用” 升级为 “生态构建”,绿色低碳也将从 “社会责任” 转变为 “核心价值”。可以预见,未来的商业综合体将不再仅是 “购物场所”,而是成为集消费、社交、文化、生活于一体的 “城市公共空间”,为城市消费活力提升与商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来源:如意商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