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纹里的家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5 08:43 2

摘要:晨光漫过三福艺术馆的黛瓦时,我走进黄福忠创新工作室时,阳光正斜斜切过半开的雕花木窗。细碎的木屑在光柱里翻飞,像一群不知疲倦的精灵,追着老匠人手中的刻刀起舞。福忠俯身端详着案上未完工的博古架,拇指摩挲着榫卯接缝处,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在抚触初生婴孩的胎发。

仙游报道3月24日讯(郑志忠 )晨光漫过三福艺术馆的黛瓦时,我走进黄福忠创新工作室时,阳光正斜斜切过半开的雕花木窗。细碎的木屑在光柱里翻飞,像一群不知疲倦的精灵,追着老匠人手中的刻刀起舞。福忠俯身端详着案上未完工的博古架,拇指摩挲着榫卯接缝处,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在抚触初生婴孩的胎发。

"木头是有呼吸的。"黄福忠直起身,指节叩了叩泛着琥珀光泽的老挝大红酸枝。三十载春秋在他掌心织就的纹路,竟与木材年轮有了相似的质地。其间对应着那些镌刻在版权页上的光阴,藏着二十三件外观专利证书的编号。墙角堆叠的设计图纸间,一幅工笔牡丹半卷着,宣纸边缘已泛毛边——这位"仙作"第五代传人至今保持着用毛笔起稿的习惯,他说水墨在生宣上的晕染,能唤醒木纹里沉睡的山水。

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蜂蜡香。去年赠予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博古架就诞生在这里,方寸之间藏着八闽匠人的哲学:外方内圆。年轻设计师们围在3D建模屏前争论曲面弧度时,老师傅总爱用钢尺丈量传统器型的黄金比例,让千年智慧与现代光影在刨花堆里碰撞出星火。

离开展厅前,回望那座被暮色浸透的艺术馆,周边的路灯次第亮起,照亮"福建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铜牌。我突然读懂了三福集团展厅里那副楹联——"匠心不与年光老"。当第一代数控机床与传统木作工具比肩而立,当俄罗斯总统府陈列着来自木兰溪畔的礼物,这场持续了五个甲子的传承,正在刻刀上绽放出新的年轮,又何尝不是赤子反哺大地的印记。

责编|林圣裕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来源:仙游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