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常规流程,工作人员询问办卡缘由时,老人掏出手机想展示相关信息,可看清手机内容后,工作人员的心瞬间揪紧—— 里面竟是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话术!
近日,太原市迎泽大街浦发银行营业大厅内,一位老人前来办理银行卡业务。
按常规流程,工作人员询问办卡缘由时,老人掏出手机想展示相关信息,可看清手机内容后,工作人员的心瞬间揪紧—— 里面竟是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话术!
对方打着“中央扶贫专项计划” 的幌子,正一步步诱导老人办卡配合操作,意图昭然若揭。
情况紧急,工作人员没有慌乱:一边不动声色稳住老人,避免其被骗子话术进一步迷惑、做出错误决策,一边迅速报警。
接到报警后,太原市庙前派出所民警很快抵达现场,一场守护老人财产安全的行动随即展开。
可民警与老人的沟通刚起步就遇难题—— 老人是听障人士,无法正常语言交流。
时间每过一秒,风险就多一分。
民警立刻拿出手机,用语音输入转文字的方式与老人沟通,同时耐心安抚其焦虑情绪,一点点拉近与老人的距离。
没多久,老人的女儿匆匆赶到银行。
民警随即与家属详细沟通,再结合文字转述、家属劝解的双重方式,一点点向老人拆解骗局真相。
直到这时,老人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险些掉进骗子精心编织的陷阱,想起刚才的经历,不禁一阵后怕。
骗子正是通过这些APP 找到可乘之机 —— 先以小恩小惠诱惑,接着要求她下载屏幕共享软件,还让她用自己身份信息办银行卡,打算后续转交使用。
仅为一点眼前好处,老人险些将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彻底交出。
万幸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细心果断,及时阻断了骗局第一步;民警的迅速到场与灵活沟通,更给老人财产加了“双保险”。
在民警现场指导下,老人和家属一起,将手机里所有涉诈APP 逐一彻底卸载,从根源清除潜在安全隐患,避免了后续风险。
确认骗局被粉碎、老人财产安全有保障时,现场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都长舒一口气。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这起发生在迎泽大街浦发银行的反诈事件,虽没有惊心动魄的对峙,却藏着最暖的守护力量。
银行工作人员的“一眼识破”,是职业敏锐度筑起的第一道防线;庙前派出所民警面对听障老人时,用语音转文字沟通、联动家属拆解骗局的灵活应对,更让反诈多了份人性化温度 —— 正是这 “银行预警 + 警方联动” 的默契配合,才及时拦住了向骗子递出 “养老钱钥匙” 的老人。
骗子以“中央扶贫计划” 为幌子,用 “打卡赚钱” 的小恩小惠诱骗老人,精准抓住了部分老年群体对 “政策福利” 的信任、对陌生 APP 的辨识盲区,尤其针对听障老人的沟通障碍降低警惕,手段隐蔽却狠辣。
养老钱是老人的“定心丸”,防诈也从不是单一环节的事。
银行的“多问一句”、民警的 “灵活应对”、家属的 “及时到场”,缺一不可。这起事件更像一则鲜活提醒:面对瞄准老人的诈骗,既要靠专业力量筑牢防线,也需家人多些陪伴提醒,让 “天上掉馅饼” 的谎言无处遁形,真正守住每一份晚年安稳。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