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怡园“笑字峰”漫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5 08:25 2

摘要:所谓园无石不秀,苏州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建成于晚清光绪八年的怡园,有石峰25座及石笋38支,其假山立峰在苏州园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园主顾文彬曾经自夸:“怡园之石,几与狮子林、寒碧庄(留园)争胜。”确实,怡园的置石有了顾文彬和其子顾承所具备的眼力,无论是规模还是

作者 |「陆脉」

首图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封图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所谓园无石不秀,苏州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建成于晚清光绪八年的怡园,有石峰25座及石笋38支,其假山立峰在苏州园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园主顾文彬曾经自夸:“怡园之石,几与狮子林、寒碧庄(留园)争胜。”确实,怡园的置石有了顾文彬和其子顾承所具备的眼力,无论是规模还是规格都颇具亮点。

@秦淮桑

拜石轩应是怡园置石水平的集中体现,该轩为三间歇山卷棚顶四面厅建筑,南北呼应。南面天井遍植松柏、冬青、方竹、山茶,经冬不凋,凌寒独茂,故又称“岁寒草庐”。

北面庭院中,几峰怪石俯仰多姿,各不相同。有的像侧身聆听的老人,有的像云烟触地腾空,袅袅婷婷。尤其有一峰湖石,高3.5米,宽1.38米,厚0.80米,体量较大,粗重嵌空,却显飞动,从正面看像极了草体的“笑”字,常被称作“怪笑石”,也因上面题字被称为 “东安中峰”。

图一 @姑苏恋旅人,图二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因怡园主人顾文彬有记日记的习惯,且筹划造园时与儿子顾承的家书也很频繁,在《过云楼日记》中留下了诸多不乏生动的信息,使怡园一石一木的来历更加清晰鲜活。据顾文彬光绪元年八月初十日日记:“园中之石皆取给于赵园,近又得山塘杨铁蕉家园中石,大小数百块,内有一峰,皱、瘦、透三美皆备,为诸石之冠。自幸何缘得此奇物,前代米颠下拜之石,未知视此如何也。价洋二百元,运立之费加两三倍,然内有一峰名东安中峰,据云当年杨氏得此,出五百金,则其价远过于此时矣”。

由此可知,太平天国战事后,包括笑字峰在内的散落在苏州园林老宅中的湖石都贱卖了,这恰好给当时正在建造怡园的顾文彬父子提供了搜罗收购的良好契机。可以确定,笑字峰从怡园建造之始即在园中。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园主顾文彬的交好——画家顾沄的《怡园图》“琴石轩”对于笑字峰形态的原真性描摹,说明该石在园内的位置一直未曾改变,这对于考察怡园原貌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另外,这块笑字峰在搬运工作还未展开时就已经遇到难题:旧园中矗立的峰石如何放倒而无损石头本身?据《过云楼家书》记载,“中峰背后已有裂纹,硬拽倒地,恐出毛病”。其后虽未提具体做法,但应该找到了有效的放倒石峰的方法,并获成功,“大峰背后既有裂纹,尤须格外留心一切,眠倒之法已为尽善,汝与孙辈亲往照料,则人事更尽”“中峰眠倒无损,此真石丈有灵”。此也可佐证笑字峰在怡园的位置一直未变。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峰石有些留有题刻,所谓文存物在,就像碑刻一样,具有文物价值。而这块“笑字峰”正面题有“东安中峰,苍谷题名”绿色行书,反面刻有“停云”字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太湖峰石。

所谓“苍谷”,应是借用了明代官员王尚絅的名号。王尚絅,字锦夫,号苍谷,河南郏县人,被誉为“文追秦汉、诗逼苏李”的明代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著有《苍谷全集》十二卷传世。他为官10年间,疾走在北京、浙江、山西、咸阳、苏州等地,后因不忍宦官当道、官场龌龊而上疏朝廷辞官乞养,回苍古山隐居,却仍然关注社稷民生,保持品行高洁。

也许正是王尚炯隐居在苍谷山深处,所以才有“东安中峰”一说。“东”字原是方位的指代词,指太阳升起的方向。在人们心目中,太阳的升起是万事万物的开始,吉祥又有生机。“安”是平安、安定的意思,首先是国家、社会的安定、稳定,其次指个人对环境或事物感到安适、满足或习惯。由此看来,“东安”寓意着“社会安定,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中峰”本意是半山腰,群山中的峰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也常常与神话、传说、宗教或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相关联,承载着某种文化或历史的寓意。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该石背面写有“停云”,意为凝聚不散的云,寓意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停留得久一些。据载,“停云”典出晋·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后世多用“停云”作思亲友之意,如明·顾大典《青衫记·梦得刺江》:“乍离省闼,能无恋阙之心;远别朋侪,未免停云之想。”也喻歌声之高亢优美 ,如明·夏完淳《端午赋》:“吴姬抗腕而御桡,越女停云而振响。”

陶渊明之后,“停云”多用于诗词等,也逐渐为文人骚客以命名建筑。辛弃疾在江西造园,内有“停云堂”, 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将书房命名“停云馆”,苏州东山雕花楼有“停云陇”、留园有“仙苑停云”……。其广泛应用与中国传统美学“石如云动”有关,将“石”在“生生不息”的自然环境里面模拟自然“云”的变化。这一过程中,“停云”的意义逐渐融合,既有“群峰相拥,如在云间”之意, 更指古人情感思绪寄托的对象,蕴含着“孤行高洁、自由恬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从陶渊明,到王尚炯,再到顾文彬,他们相差千年,却是“异代相逢成知己”,在心灵和生命体验中相当契合。

如陶渊明在东篱生活中,他的酒樽里盛满了澄清的新酒,后园内栽培着绽放的鲜花,但他不是纯粹远离政治的隐逸之士,正像顾炎武所说,他“非直狷介,实有志天下者”。

王尚炯则“进思尽忠,退思尽孝”,面对充满负能量的官途险境,选择隐居郏县苍谷寺19年,一俟“清和景明”,便“进思尽忠”,重返官场。

顾文彬65岁在浙江宁绍台道员任上无奈乞病归乡,建过云楼收藏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等,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建怡园怡己怡亲,发起真率会等雅集,使得此园一度成为吴中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从这些方面来讲,他们都找到了自适其适的平衡方式,以一种从容自在的态度活出了精彩人生。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时光流转,顾文彬“书画之于人,子瞻氏目为烟云过眼者也”,而怡园的满园风光,如今有幸由大家共赏,坡仙琴馆余音绕梁、拜石轩内揖峰弄石、藕香榭上赏荷纳凉……

笑字峰依然矗立于庭院中,只是“停云”二字已然淡化,几无人识,但每一块历史名石都是不可复制的孤本,笑字峰也不例外,它把水浪的冲蚀、时光的指纹、历史的掌故,统统拓印到身体里,等待你的阅读。

参考文献:

1.《怡园志》,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编,文汇出版社,2014年9月版

2.顾沄《怡园图》,苏州市狮子林管理处编,古吴轩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3.顾文彬《过云楼家书》点校本,苏州市档案局 苏州市过云楼文化研究会编,文汇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4.顾文彬《过云楼日记》点校本,苏州市档案局 苏州市过云楼文化研究会编,文汇出版社,2015年4月版

来源:景观那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