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贵州省分行“3·15”主题活动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5 08:12 1

摘要:在此期间,该行从“线上+线下”构建起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矩阵,并借助“五进入”活动,进一步将消费者八项权利、防诈知识等与广大公众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输送至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商圈,精准覆盖“一老一少一新”群体,为推进诚信文化建设,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构

暖意渐浓的三月,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如期而至。

自3月1日起,一场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已在建行贵州省分行全辖网点全面启动。

本次活动,是该行多年坚持推动金融消保工作从“3·15”延展为“365”的又一年温暖接力。

在此期间,该行从“线上+线下”构建起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矩阵,并借助“五进入”活动,进一步将消费者八项权利、防诈知识等与广大公众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输送至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商圈,精准覆盖“一老一少一新”群体,为推进诚信文化建设,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贡献力量。

金融宣传见点滴 方寸之间皆“课堂”

3月以来,建行贵州省分行辖内的每个网点,正在化身为金融知识的“加油站”——

网点外,LED显示屏循环播放着“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宣传标语,大厅咨询台旁摆放着印有“3·15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物料,身披金融消保宣传绶带的工作人员化身“金融卫士”,向往来路人分发金融知识折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等金融知识,一遍遍叮嘱公众“陌生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泄露”,切实维护“钱袋子”安全。

移步网点,大厅内的宣传更显无微不至。液晶显示屏循环播放着金融知识宣传视频,引导台、窗口、填单区、展架上整齐码放着种类齐全的金融知识手册,供客户随时取阅。大堂经理在客户业务办理过程中,主动为等候的客户递送折页,“一对一”讲解金融知识要点,让等候时间变为金融知识的“充电时刻”。

“这些活动确实不错,能帮助我们老年人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家住建行贵阳京瑞支行附近的居民陈老伯说,“其实不只是这段时间,平日来建行办业务,工作人员就从各方面为我们讲解金融知识,所以每次收到诈骗短信和诈骗电话,我是从来不听不信的。”

立足厅堂这个金融服务与金融宣传的“第一阵地”,该行不仅将消保宣传纳入日常工作,各网点还结合地域特色,从不同年龄段、不同客群角度出发,针对性地开展以警惕“黑灰中介”、防范电信诈骗、警惕养老骗局、拒绝非法集资等为主题的微沙龙活动。

在这小小的金融“微课堂”上,该行工作人员结合案例,用平实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金融诈骗的特点,在轻松的互动中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权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建行贵州省分行“多彩消保 3D消保展厅”主展厅浏览界面。

与此同时,该行在“多彩消保 3D消保展厅”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阵地,也同步掀起金融消保知识宣传热潮。该行制作了《别被骗子骗走你的City生活——全民反诈在行动》等长图漫画、《别让“黄金”变“黄粱”》等视频,在网络的云端以案说法,多维度帮助公众增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认识。

金融知识“五进入” 精准覆盖老少新

多年来,建行贵州省分行始终致力于打造金融知识宣教工作长效机制,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9月“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服务月”等活动,将金融消保融入工作日常,也融入广大群众和“一老一少一新”群体的生活日常。

金融知识“五进入”,正是该行不断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从“3·15”成为“365”的重要路径之一。

3月春风送暖,农村集市上、田野阡陌间、农户家门前,又迎来熟悉的“建行蓝”。随着该行送金融知识“进农村”工作的不断延伸,从贵阳市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到黔东南州苗族村寨,广大群众手中又多了一份份内容详实的金融知识手册,耳边又响起了识别电信诈骗、拒绝非法集资的叮咛,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再次得到提升。

建行毕节市分行工作人员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团结彝族苗族乡开展“3·15”金融知识宣传。

当建行人的足迹跨过阡陌,走“进社区”,也将金融知识专题宣传教育带到遵义会议会址周边、毕节市大方县奢香古镇等地。在贵阳市营盘社区、猫猫坡社区,该行“张富清突击队”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互动竞答等形式揭露诈骗套路,为养老院阿姨们送上“三八”节日“防诈锦囊”,和“一老”共同守护“钱袋子”。

该行宣教的目光还聚焦在“一少”——青少年群体身上。为帮助青少年群体提升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该行联合共青团毕节市委创新开展青少年金融教育联合行动,走进贵阳市开阳县永温镇中心小学……通过志愿服务、场景化宣教、“观影+讲座”等形式,让金融知识普及与教育帮扶、公益实践一起“进校园”。

建行贵阳河滨支行“张富清突击队”走进学校,向学生普及金融知识。

这段时间,建行“贵阳市住房公积金商转公贷款贴息业务”咨询及办理正如火如荼开展。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该行对网点等待咨询相关信息的客户穿插宣传普及反赌反诈、账户安全等金融知识,并结合“家装节”活动深入居然之家观山湖店,在“进商圈”活动中对商户逐户走访,为商户和客户两类群体发放金融消保折页,详细讲解消保知识,护航着商家、居民和新市民这个“一新”群体的金融消保需求。

与此同时,该行也在“进企业”中叩开贵阳市修文县扎佐物流园区、黔东南州少数民族特色企业的大门,工作人员与物流从业者、苗族绣娘等群体“面对面”交流,对个人信息保护及非法集资风险、防范电信诈骗、有效识别“黑灰中介”等金融知识进行普及,推动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与企业、从业者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金融为民办实事 特殊客群亦无忧

家住毕节市生机镇峨峰村的谢先生因车祸失去双腿卧床在家,因多次在建行“手机银行”APP输入错误密码导致银行卡被锁定,日前,一通电话架起了金融服务的桥梁——

接到求助并识别身份后,建行毕节市分行迅速启动应急服务机制,该行两名工作人员次日带着移动设备驱车74公里,将“移动柜台”搬进谢先生家中,用快捷高效的服务为其办理了密码重置业务。

谢先生感激地说:“以为要耽误很久的事情,没想到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今年2月,发生在建行都匀开发区支行的一幕,同样印证着该行用心传递“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

当几位患有视觉障碍的客户来到建行网点,大堂经理主动迎接并详细询问客户需求,在得知客户想办理银行卡后,将客户引导到爱心专区休息等候、递上热茶,并快速协调网点资源,启动爱心窗口。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该行工作人员以缓慢的语速细致地为客户介绍开卡流程,在随后的填表、输入密码、签字环节反复与客户询问确认,在确保客户准确理解每一个步骤并准确进行每一步操作后,成功办理了此次业务。

这只是建行贵州省分行为民办实事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该行以“五进入”不断深化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同时,精准聚焦老年人、特殊群体及外籍来华人士的差异化金融需求,通过场景化服务创新、无障碍设施优化和金融科技赋能,构建起更为便捷、包容的服务体系。

该行在全省网点100%配备无障碍通道及“爱心窗口”,增设爱心座椅、老花镜、血压仪等设施;针对行动不便群体办理金融业务、社保卡激活、退役军人优待证等需求,将“移动柜台”延伸至家门;在线上推出界面极简、超大字体和语音导航功能的建设银行APP,开通95533人工服务绿色通道……从实体网点到数字终端,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呵护着老年人和特殊客群的金融需求。

对于外籍消费者,该行为近9000名境外人员开立账户,并根据客户需求指导客户绑定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在机场、火车站、商圈、景区、医院等场所布设1665个外卡受理终端;在全省网点配备中英双语ATM机……让“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包容性支付生态,同样保障外籍消费者来华的金融权益。(图/文 建轩)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