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离谱的出版错误,究竟是该等重印再更还是该立即召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1 06:03 1

摘要:近日,有网友发帖称阅读知名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历史类书籍《日俄战争》一书时,发现书中存在低级错误,将人物任职、去世的时间弄错,出现了有人任职102年,有人活了153岁之类的消息,不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更是激起舆论的一片哗然。尤其是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阅读知名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历史类书籍《日俄战争》一书时,发现书中存在低级错误,将人物任职、去世的时间弄错,出现了有人任职102年,有人活了153岁之类的消息,不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更是激起舆论的一片哗然。尤其是8月27日,该出版社工作人员面对大皖新闻记者采访的回应,更是激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该出版社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已关注到此事,确实出现了错误,如重印会进行改正。

众所周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一家国内知名出版单位,这样的出版单位在其出版的历史类书籍中却将人物任职、去世的时间弄错,出现这样的如此低级错误,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工作人员这样轻描淡写的回应,不知面对读者,情何以堪?

应当看到,近年来正因为不少出版单位把重大出版错误一直当儿戏,直接导致了这种现象不断蔓延,甚至渗进到教材,不仅误人子弟,社会影响更是十分恶劣。

有网友还发现,该社有引译新书《历史有什么作用?》(2025.7出版)对作者的介绍与作者自序介绍牛头不对马嘴,前者说书名叫《心智帝国》,而后面作者自序称《头脑里的帝国》,真的让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事实上,目前正规出版社出现的错误乱象,就全国而言,已并非个例寡案,请看部分网友的发现,更是让你咋舌!

有一位细心网友发现,一本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华驹先生主编的《21世纪大英汉词典》中的一处错误能让人笑掉大牙。

还有一位网友的现身做法,同样让人吃惊。

这位网友称,广东人民出版社把他的书稿广东陈济棠1930年代改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让陈济棠民国军阀变成了清朝大吏,弄得读者误认为是作者蒙查查。另外,他的老领导岑桑的《陈邦彦父子》一书,开头两个字“嘉靖”,错写成了“嘉庆”,明朝变成了清朝。

这一系列正规出版物的出版错误是多么的让人触目惊心,这种谬种流传的影响,出版社又岂能用一句“重印会进行改正”一回了之?

笔者认为,书籍出版社在书籍的出版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一步都离不开严谨二字,文字的考证,用词的准确,史事记载的真实,文化的传承的忠诚,都应该做到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不允许出现丝毫闪失。如果让出版的“规范”被“范规”替代,导致谬种流传,其后果不堪设想,对此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对目前已出版发行的错误出版物,决不能让其在市场上任意流动,更不能等待重印再更。唯有想方设法立即召回,也只有及时召回,才能重树出版形象,重拾读者信心。否则,我们的文化自信还从何谈起?大家认为呢?

以上观点,或许是本人的一孔之见,正确与否,欢迎大家来评论区批评指正的同时,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更期待分享大家的新观点,新见解!

来源:前途很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