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契丹族,别说他们消失了,这事憋得太久,也没几个人真弄明白。上千年前北方辽阔大地上的游牧民族,曾经横扫草原,建立辽王朝,跟宋打得天昏地暗。唐宋史书里能翻出一大把契丹人的名字,每个都掷地有声,怎么可能像传说那样,突然间人畜无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反正今天大家还在争
契丹族,别说他们消失了,这事憋得太久,也没几个人真弄明白。上千年前北方辽阔大地上的游牧民族,曾经横扫草原,建立辽王朝,跟宋打得天昏地暗。唐宋史书里能翻出一大把契丹人的名字,每个都掷地有声,怎么可能像传说那样,突然间人畜无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反正今天大家还在争论呢!
历史没断过线头,哪儿有彻底的消亡?现在DNA技术说了话——达斡尔族被专家认定为契丹后裔,消息一出来,许多“消失的民族”话题瞬间就多了几分温度。达斡尔族、契丹,为啥一个强盛的民族能改名换姓,还留在我们身边?还是现代活生生的民族?不觉得奇怪吗?
事实摆在眼前。全国范围,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黑龙江的几个旗区和自治旗。人口总数不到14万,据第七次人口普查。跟契丹辽朝全盛时成百万的人口相比,谁都会觉得差距有点大。这点人真能和曾经的草原霸主对上号?你说得通吗?!
科学不管传说,数据就是一锤定音。2022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联合课题组,公开达斡尔族和契丹遗骨测序比对结果,祖先关系确实很近。主流遗传库里,达斡尔族的Y染色体和甲骨文中的契丹贵族高度重合。新技术拎出来,不容置疑。可我还是想问,满族、蒙古族、人群迁徙那么复杂,你能百分百确定吗?
历史脉络本就搅成一团。契丹从古东北走来,最早分八部,到唐初形成大贺氏联盟,十多个家族缠成一团。当年唐朝李世民给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对契丹影响深远,但这种操作能消除民族异同吗?大贺氏瓦解后,契丹人的遥辇氏联盟又附庸突厥、回纥。一百年里连续更换“靠山”,身份变了好几次,文化也混杂得不行。“正统”到底算谁?
耶律阿保机出场,契丹八部各自为政终于抱成团。阿保机先称可汗后称帝,国号契丹又叫辽,改来改去。后面西辽、哈喇契丹、再到草原东部、到金国崛起,民族大迁徙和分裂,许多部落留在中国东北、内蒙古,部分随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看流向,有些契丹后裔直接融进蒙古族、哈萨克族,还有些“汉化”非常猛烈。到底融了几道,这还不确定呢!
关于契丹起源,还有不少神话故事。青牛、白马,天女下凡,八子分部。浪漫归浪漫,若想在“神话”里找出科学证据,有点扯得远。契丹人的真实历史更像一场长篇连续剧,谁也不是单线里的角色,怎么分辨真假?
契丹政治制度复杂,分权又世袭,首领家族世代相传。辽朝时,南北两院制,下设军事、民政,世袭酋长对地方控制力极强。契丹并不像汉族按中央集权模式办事,各部落间既有联盟又有竞争。后来金朝的双院制、蒙古的万户制,其实都有契丹的影子,谁抄谁的制度都说不准!
经济上,契丹初期搞畜牧,后来半农半牧,什么都干,手工业也起来了。辽都城上京(如今的巴林右旗南部),考古现场出土大量冶铁、陶瓷、制革工坊。契丹工匠造马鞍、刀剑、金银器物,技术并不比宋差。贸易网络连到朝鲜、日本,还和西域做买卖。真说落后?其实细节一查,根本不是事儿!
契丹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契丹小字仿佛西夏文,契丹大字类似汉字却又不一样。哈佛大学史学家研究契丹文碑,发现不少汉藏语系词汇夹杂其中。许多契丹文档案被清军焚毁,现存资料百不存一,无法系统翻译。蒙古语系、通古斯语系影响下,契丹语言的族群认同已变得模糊。语言消失,身份还在吗?这个问题留给考古和历史学家慢慢折腾!
再说文化影响吧。辽朝疆域跨越东北、蒙古、朝鲜北部,政治地理关系极为复杂。宗教信仰上,契丹人佛教、萨满教并存。绘画艺术风格保留了草原游牧质感。辽墓出土壁画,契丹贵族狩猎、骑马、宴饮场景“活灵活现”。契丹音乐舞蹈融进后来的满族、达斡尔族传统里,但很多细节早被现代生活冲淡了。你听得出原味吗?
达斡尔族人的风貌,也有契丹基因流淌。莫力达瓦的冬天,牧民依旧放马,似乎延续契丹祖先的风俗。民间婚俗、服饰、祭祀,跟辽朝典籍记载的“撒骨”、“祭猎”等契丹习俗很像。但是现代达斡尔族年轻人不太关心祖先是谁了,说不定就是被遗忘了?谁能保证民族传统留得住?
历来民族融合是常态。契丹在金灭辽后部分流入蒙古族,部分化归满族,东北各地草原集团没停过合并。专家用遗传学解谜,历史考据却并不同意。辈分、传承、身份、宗族,早在元明清时代搞混了,怎么能一锤定音?甚至有学者怀疑达斡尔族其实是突厥和契丹后裔综合的结果,说不好是不是这样。
但寻根溯源这种事,时常一拍脑门就能定结论。比如,DNA数据证明契丹遗传标记在达斡尔族里很突出,可这里面的人口基数有限,样本选择能不能代表全部?又有专家拆台,说蒙古族里也能找到契丹遗传片段,这么一来,究竟归谁?历史学、民族学、遗传学三家斗嘴,很难达成一致,谁让年代太久远了。
契丹人“消失”真的只是换了外衣?现代达斡尔族青年成长于互联网,身份认同跟辽朝贵族根本不是一码事。遗传关系能决定社会身份吗?有时候,社会习俗、语言、信仰远比血缘重要。现在官方认定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那么就这样吧。不过,姑且不论祖先是谁,人还是会不断迁徙和变换身份,这才是现实。
所以历史里民族消亡、融合总有很多未解之谜。契丹族从辽朝到西辽再到达斡尔族,时间跨度大,过程太复杂。想彻底厘清线索,很难。近年考古新发现,比如内蒙古辽上京大量契丹王室墓葬,尸骨、随葬品为后世提供了线索,但最终结论并不清晰,反倒增添疑问。谁知道后来还会有什么新发现?
契丹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联系,不是简单的“消失”或“复活”。他们的制度、艺术、习俗、宗族,早已渗透进后来的各个民族。达斡尔族就是一枚标记,也是一个注解。民族兴亡并不意味着完全消灭,更多时候,是悄悄地留下痕迹,让人想起历史到底有多复杂。今天再谈契丹,或许只剩下一种认同,也许是什么都无法明说。
打开,历史的答案总是未完待续。
来源:瑾瑾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