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直接烧毁!天舟七号重坠大气层,美国“龙”飞船却重复使用

B站影视 2024-12-01 14:54 4

摘要:11月17日当晚,我国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成功进入大气层之后便被焚烧殆尽,造价高达3.5亿元的飞船在完成一次任务之后就这么没了,难免让人觉得可惜。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11月17日当晚,我国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成功进入大气层之后便被焚烧殆尽,造价高达3.5亿元的飞船在完成一次任务之后就这么没了,难免让人觉得可惜。

然而美国SpaceX的“龙”飞船却可以反复使用,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没选择重复利用?难道是我们和SpaceX之间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技术差距嘛?

早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SpaceX公司的货运“龙”飞船就已经第一次完成了重复回收,并将在之后的航空航天任务中重复利用,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复回收利用从国际空间站返回的货运飞船,堪称创举。

2021年4月23日,SpaceX使用“猎鹰9”(Falcon9)火箭把载人“龙”飞船运送到太空中,飞船里边有4位航天员,他们将会被“龙”飞船送进国际空间站。

不管是“猎鹰”9号火箭还是载人“龙”飞船,都是被回收再次利用。

再加上SpaceX的机械臂成功回收星舰,又是航天工程中的一次重要里程碑。

航空航天事业是最烧钱的,为了能在将来的航天事业中更加节省成本,SpaceX作为一家私营公司就想要研制出可以重复使用的飞船,这样长远使用的时候成本就能被压缩。

这个研究也不是一下就能成功的,不管载人还是货运,SpaceX的“龙”飞船都经历过几代研发调整,第1代货运“龙”飞船从2012年12月8日试飞发射成功顺利进入轨道,环绕地球两周之后又再次回到地球成功降落的预定地点。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可是等到2012年5月19日又发射失败了,三天之后再次尝试才发射成功,此次“龙”飞船载有一千磅物资成功运送到国际空间站,在5月25日和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5月28日成功卸货之后,5月31日返回地球落入太平洋。

这次成功的往返试验被认为是美国航天探索的一个重大创举,此后SpaceX公司的货运飞船又经历过数次发射任务,在不断调试升级之后慢慢实现可以重复利用。

等到货运飞船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成功率之后,2020年5月份,“龙”飞船的载人试航才首次进行,在5月31日和空间站完成对接之后,于当年8月2日又载着空间站的两名宇航员回到地球,成功完成首次试飞。

在这个过程中,SpaceX公司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故障和失败,但在科研道路上各种试错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能及时调整就可以。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不像SpaceX公司这样研发制造可以重复利用的航天器呢?

这样的想法当然不只有美国有,我们其实也做出了尝试,2020年9月份,我们就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过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爆炸,对于太空的探索节奏肯定会越来越快,也需要往太空中发射更多的航天设备用于科学研究,因此研制出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当然不会忽略这一点。

事实上,早在30年前我们确立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时候,可重复使用技术就已经在考量当中了。

2023年6月,央视记者采访我国自然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的时候,有问到过关于返回舱什么时候可以实现重复使用的问题,当时周建平院士的回答是,我们大概在几年之内可以解决现在的挑战,实现返回舱重复利用。

只不过目前我国还没有大规模投入重复使用的货运以及载人飞船,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客观承认在研发可重复使用货运以及载人飞船的领域中,我们还不是那么先进,我们的航天事业还处于发展过程中。

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的货运或者载人航天飞船,从长远上来看自然是增加节省成本的,但在此之前,投入研发以及制造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所以短期来看,我们也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

然后在考虑到经济效益的情况之下,我们也要注重安全性,一般都是在各项技术难点和风险都被解决之后,在尽量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这时候再进行发射。

所以现在虽然我们没有投入使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载人或者货运飞船,但是我们已经正在研发当中,而且有了研发成果,比如就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我们正在研发的可重复使用货运飞船就已经亮相。

这就是我们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这一款货运航天飞机在和空间站对接之后可以自主返回,然后降落到指定机场。

等到“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成功制造之后,我们也能实现与空间站之间往来运输货物的重复使用。

所以从客观角度上来讲,我们目前不是不重复使用货运或者载人航天飞船,是暂时我们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完美成熟状态,需要再发展一段时间。

一直以来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都有自己的节奏,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的,而且更加符合我们的国情和目前的需要,所以不必为短期之内看上去的落后而感到“焦虑”。

我们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是为了长远的战略目标,不是为了和其他国家科技竞赛,所以我们在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时候,是比较注重与国际交流合作与分享的。

比如今年我们嫦娥6号在执行探月任务的时候就搭载了多国等科学载荷,在我们的嫦娥6号上有来自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有来自欧空局的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有来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等。

在从月球背面成功取得月壤之后,我们还把这些阅览和很多国家分享,SpaceX公司成功用机械臂回收星舰,我们也及时予以肯定评价。

从这些都能看出来,我们是真心希望全世界各国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发展人类伟大的航空航天事业,而不是把这当做一个大国竞争的工具。

而我们这么想,却有人并不这么认为,比如美国就一直炒作,我国正在进行太空竞赛,比如今年4月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尼尔森又强调这一概念,还污蔑我国把太空计划军事化。

尼尔森说我们过去10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而且正在利用这些太空技术以实现军事目标,还用民用项目来掩盖事实真相,所以美国必须要保持警惕。

不得不说,这完全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甚至已经到了信口胡诌的地步,比如2015年时,美国所谓的中国军事事务专家瑞克•费舍尔声称中国建立了“太空军”。

实际上要和其他国家展开军事竞赛并以此当做打压其他国家武器的一直都是美国,就像曾经冷战时期的美苏那样。

如果以现在中美综合起来的经济技术和工业实力来看,全心全意合作共同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事业奋斗的话,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不过不管其他国家怎么想,我们国家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规划一直都非常明确,今年10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发布会,在这场发布会上,我国科学院、航天局、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联合发布了一份发展规划。

这份发展规划大致明确了从2024年到2025年我们未来的计划,在这份计划中,我们还提出了“极端宇宙”“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主题,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我们在探索一处空间上的野心。

之后我们不仅有探月工程,探火工程还会对其他近地小行星进行探测采样,还会研究木星以及卫星。

要知道我国所有的发展规划一直都是说到做到的,就比如2005年《科学发现报》上刊登了多国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规划和预期。

当时美国雄心壮志的表示,2015年要实现再次登月,最迟也不会超过2020年,并且还要在月球上建立多国太空战;日本也表态要在2025年建立月球基地。

当时我们的规划是2020年之前,我国依靠自主研制的机器人成功采回月壤,当时和其他国家的规划比较看来,我们的规划预期显得不够大胆。

但如今证明,只有我们的行动力是最强的,我们也实现了自己的发展规划。

所以一定要对我们国家的航空航天规划有信心,只要我们下定决心的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

此前我们曾经宣布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2022年时,美国表示要在2025年年底之前再次实现载人登月,然后今年1月9日美国航天局又把时间推迟到明年9月,到底谁能兑现诺言,让我们拭目以待。

航空航天事业是一个非常长期浩大工程,在某一方面的先进或者落后,并不能体现这一领域完全的技术发展程度,还是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使命完成!“天舟七号”受控再入大气层,极目新闻2024-11-18

美国“龙”飞船载4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另两位需等到明年2月,大象新闻2024-10-26

来源:老张健康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