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风采丨“知行心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播种行动实践纪实(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22:37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我校“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心理学部团委在2

北师大心理学部

“知行心育”实践纪实(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我校“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心理学部团委在2025年暑期组织学生开展“知行心育”青少年心理素养播种行动,致力于服务健康中国,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基石;助力乡村振兴,补齐乡村心理健康教育短板;聚焦青少年,应对突出心理健康挑战。

目前,百余名师生分别前往四川汶川、西藏扎囊等地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调研为主,搭配多门学科教学、团体辅导、知识科普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力争以专业实践回应国家关切,以务实行动服务地方需求,以实干奉献助力自身成长。

本期推送展示“知行心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播种行动——“莘光心炬”支教队和“聆江行”支教队实践纪实。

“莘光心炬”支教队

“莘光心炬”支教队全体成员与莘县实验高级中学参与本次夏令营的同学的合影

1

授知于课堂,播梦在山野

“莘光心炬”支教队精心设计并顺利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致力于传递知识的同时,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素质。

课堂剪影

心理健康主题课程围绕“认识自我”“学习记忆”“生涯规划”“人际关系”四个板块。课程相互衔接、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认识自我中建立自信,在掌握方法中提升效能,在规划未来中明确方向,实现心理韧性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双重提升。

队伍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例如法学知识科普、哲学课程、太极拳课程、经典名著阅读和多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等。这些课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人文情怀与实践精神,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多元的课程滋养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绽放独特的光彩。

活动绽千彩,青春焕活力

2

为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全面发展,实践队精心组织了一系列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多彩了孩子们的课余世界,更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更扎实的根基。

运动会上的精彩瞬间

趣味运动会为校园注入了慢慢活力。实践队设置了 “跳大绳”“乒乓球运输接力”“背对背夹气球” 等充满趣味与挑战的项目。通过这场运动会,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更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学科嘉年华活动现场

学科嘉年华活动中,实践队将各学科知识融入游戏和实践,“数独的奥秘”“心理小游戏” “Englishised诗词猜猜看”“‘没有意义’哲学漫谈”“‘有法有天’擂台”等活动,吸引了同学们积极参与。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激发了对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少学生在活动后表示,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有趣!

心灵小屋从布置到接待小访客的图片实录

实践队还设置了心灵小屋,成为了同学们与队员们进行交流的温馨港湾。在这里,队员与同学们一对一或小组式的交流让同学们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队员们耐心倾听,给予他们鼓励和引导。此外,心灵小屋外还设置了交流信箱,期待着同学们的致信,每一位队员都会仔细阅读、真诚回复。

心理情景剧排练的场景

实践队还开展了主题为“魔法学校”的心理剧活动。同学们反响热烈,积极报名,并自编自导,通过剧情生动展现了心理困惑和解决之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活动结束后,很多同学表示,这种寓教于剧的形式让他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掌握了更多应对心理困扰的实用方法。

辩论赛的精彩瞬间

此外,辩论赛活动也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现思维与口才的平台。队员们选取了贴近校园生活和成长认知的辩题,学生们自行组队,在赛前积极查阅资料、讨论观点。辩论赛上精彩的思维碰撞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还让他们学会了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了尊重不同观点的意识。

3

寻杏坛楷模,记支教初心

“莘光心炬”支教队队员正在进行访谈的照片

实践队深入莘县实验高级中学,用心挖掘 “四有” 好老师的感人事迹,通过一对一访谈,细致记录下榜样人物在教育岗位上的工作事迹、宝贵的人生经验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

通过与老师们深入交流,队员们得以切身领略“四有”好老师的崇高精神。他们坚守的教育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扎实学识以及对学生的无私仁爱,正是“四有”好老师鲜活的写照,令全体队员感佩不已。

“践行教育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团日活动

队伍开展“践行教育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专题团日活动,带领队员们深入领会“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我校“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

支教路上的 “心” 调研

4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支教队特地面向学生开展了一场多维度的心理健康主题调研。通过多维度、多方面的调研,支教队希望能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给出多方面有价值的建议。

“莘光心炬”支教队队员正在录入调研问卷数据

5

在时光里共赴成长

这11天的时光格外充实,同学们在课堂上不仅收获了学科知识的拓展,更透过知识与课程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支教队员们则在与这群青春少年的相处中,感受到了朝气与韧性,更结下了珍贵情谊。离别的时刻,同学们纷纷围在小老师们身边,交换着写满祝福的明信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饱含对彼此的真诚祝愿。支教,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彼此照亮、共同成长!

结营仪式上的集体合影

“聆江行”支教队

“聆江行”暑期实践队校训石前合影

2025年暑假,“聆江行”支教队赴吉林省临江市第一中学,面向新高一学生开展军训期间支教活动。队伍围绕心理健康核心素养,通过系列课程、特色活动与红色教育,陪伴同学们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

1

课堂教学:

播种希望,启迪心灵

“聆江行”实践队与同学们的暖心互动

支教队聚焦“人际交往”“生涯规划”“学习记忆”三大主题,设计了系列互动性强、贴近学生实际的心理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享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沟通技巧、明确未来方向、提升学习效率。

人际交往课程引导学生理解沟通中的倾听与表达,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生涯规划课通过引领学生进行初步的兴趣探索和职业了解,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生涯意识。学习记忆主题则从认知心理学出发,讲解记忆规律与高效复习策略,减轻学习焦虑。

除基础心理课程外,队伍还开设了多门特色课程:辩论课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家乡文化课引导学生挖掘并讲述本土故事,增强文化认同;英国文化课拓宽国际视野;校园霸凌法律教育课则结合真实案例,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特色活动:

倾听心声,传递温暖

2

“聆江行”实践队布置科普海报、与同学们交换快乐、给同学们写回信

为更好地贴近学生内心,队伍开展了“树洞邮局”和“快乐交换板”两项特色活动。

“树洞邮局”中,学生们通过书信形式匿名或实名向支教老师倾诉烦恼、分享快乐。每一封信都得到队员们的认真回复,队员们用文字传递理解与鼓励,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快乐交换板”则是一面贴满便利贴的黑板,师生共同书写积极话语——“今天天气真好”“你笑起来真好看”“加油,你可以的!”……简单的话语汇聚成温暖的海洋,潜移默化地营造出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

3

红色教育: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支教期间,全体队员前往四保临江纪念馆参观学习。透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与英勇奉献。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激励队员们将这份责任感与使命感融入支教日常,传递更多正能量。

4

共同成长:

用心陪伴,双向奔赴

本次支教也是一次双向滋养的旅程。队员们下课后立即利用空闲时间集体备课、反复磨课,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结营前,实践队围绕心理健康主题,指导学生分组设计并绘制海报,将所学所感可视化,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效。

不少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变化与收获,从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敞开心扉,从沉默到踊跃发言,都是这个夏天最动人的成长印记。

“聆江行”不只是一次支教,更是一场心与心的相遇。队员们在陪伴中见证青春的光芒,在教学中传递知识的力量,在活动中收获信任与温暖。

来源丨心理学部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