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首届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许少雄榜上有名,获评镶嵌(嵌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首届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许少雄榜上有名,获评镶嵌(嵌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许少雄从事嵌瓷艺术多年,为国内外祠堂庙宇建筑制作了大量的嵌瓷装饰作品。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并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等国家级、省级博物馆收藏,一直以来,他以绝活技艺为潮汕嵌瓷技艺鼓与呼。
家学渊源传承南粤乡村民间技艺
在潮汕人眼中,庄严的嵌瓷立于祠堂的房檐之上,代表家风严正,期盼子孙文武皆能。嵌瓷赋予了潮汕建筑鲜艳明快富于变化的独特魅力,融合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风格,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我曾祖父是潮汕地区有名的嵌瓷艺人,在《潮阳县志》,我们一家被记载为‘嵌瓷世家’,小时候别的小孩玩的是玩具,我玩的是瓷片,在耳濡目染之下,我对嵌瓷形成了一种爱好。”许少雄说。
许少雄出生于嵌瓷世家,7岁时,他开始跟随祖父许梅村学习嵌瓷、绘画等技艺,多年来勤学苦练,逐步掌握嵌瓷平嵌、立嵌、浮嵌等多种技法,作品继承传统,以绘画和雕塑为基础,取材人物祥瑞等,采用强烈对比色,参考木雕等艺术,嵌入个人特色。
2008年3月,许少雄被评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嵌瓷(大寮嵌瓷)代表性传承人。学成出师后,许少雄积极带徒学艺,带出学徒三十余人。在位于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的许少雄大师嵌瓷工作室,随处可见精美的嵌瓷作品。作为大寮嵌瓷第四代传人,多年来,许少雄经常无偿教导学生嵌瓷创作,提供嵌瓷原材料、工具等物,举办嵌瓷公益培训班,到各地参加非遗现场技艺展示公益活动。凭借其精湛技艺远赴国外参加相关展览、评比和工艺活动,将嵌瓷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传播出去。
古老嵌瓷艺术焕发新彩
把传统屋脊上的艺术变成挂屏、摆件等工艺品,是许少雄作品的创新突破,使古老的嵌瓷艺术焕发新彩,为嵌瓷的创新发展开拓了新途径。近年来,许少雄结合绘画、平贴与浮嵌等技法,用富有层次感的构图表现嵌瓷的浮雕效果,塑造出许多嵌瓷精品。许少雄说,以前大寮嵌瓷主要用于祠堂宫庙,现在逐步往艺术品摆设延伸,产品更为精细,商业价值也有所提高。
一个人物的作品创作所需的装饰瓷片多达200余块,由于嵌瓷作品没有设计稿,造型过程全凭匠人心手合一,在许少雄清脆悦耳的剪瓷声中,大小不一、色彩各异的瓷片被剪切成一件件精湛的艺术品。
△嵌瓷立体摆件《八宝与狄青》。
△嵌瓷立体摆件《和平之春》。
如今,许少雄的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中多次获奖,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及活动。嵌瓷立体摆件《八宝与狄青》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嵌瓷立体摆件《和平之春》获国匠杯金奖。作品还被多家国家级、省级等院馆收藏,如,嵌瓷作品《张春郎削发》被国家级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嵌瓷作品《屋顶》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
△嵌瓷插屏《大吉大利》。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嵌瓷插屏《大吉大利》曾展于2022北京新闻中心“多彩神州”主题展——“庆冬奥 迎亚青”汕头主题展,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银奖。
许少雄以极致匠心、匠艺、匠魂,传承南粤乡村民间技艺,用心用情诠释“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力量的践行者。
来源:橄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