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临床实践中,手术、创伤等短期因素或癌症等慢性疾病或可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此类患者通常会接受短期抗凝治疗,但对于合并肥胖、慢性肺部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持续性危险因素的患者,VTE复发风险可能仍较高。然而
在临床实践中,手术、创伤等短期因素或癌症等慢性疾病或可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此类患者通常会接受短期抗凝治疗,但对于合并肥胖、慢性肺部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持续性危险因素的患者,VTE复发风险可能仍较高。然而,目前关于这类患者抗凝治疗的最佳疗程仍未明确。今天,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5)的HOT 5专场,主要研究者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Gregory Piazza教授报告了该研究的结果。研究显示,对于合并持续性危险因素的诱发性VTE患者,阿哌沙班(2.5mg/次,每日两次)可降低有症状的VTE复发风险,且大出血风险较低。该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研究设计
HI-PRO试验为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合并≥1项危险因素的诱发性VTE患者,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哌沙班在预防VTE复发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纳入因大型手术或严重创伤等重大诱因导致的DVT或PE患者,已完成≥3个月的标准剂量抗凝治疗;且至少存在一个持续性危险因素(如体重指数[BMI]≥30kg/m²、慢性肺部疾病或慢性炎症性疾病等)。
患者按1:1比例被随机分为两组:阿哌沙班组(2.5mg/次,每日两次)和安慰剂组,为期12 个月。
主要疗效终点为12个月内有症状的复发性VTE(包括DVT和/或 PE)。主要安全性终点为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大出血事件。
研究结果
本试验共纳入60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5岁,57%为女性。在研究中,最常见的VTE诱发因素包括手术(33.5%)、活动受限(31.3%)、创伤(19.2%)和急性内科疾病(18.3%);最常见的持续性危险因素包括慢性炎症性疾病(52.2%)、BMI≥30kg/m²(48.2%)、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9.3%)和慢性肺部疾病(22.3%)。
研究显示,阿哌沙班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3%和10.0%的患者出现了有症状的复发性VTE,阿哌沙班组患者的风险显著降低87%(HR=0.13,95% CI:0.04-0.36,p
次要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全身性栓塞、严重不良肢体事件以及需要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或外周缺血的复合事件在阿哌沙班组和安慰剂组的发生率均较低且相近,分别为0.7%和1.0%(HR=0.67,95% CI: 0.11-3.98)。
在安全性方面,阿哌沙班组仅1例患者(0.3%)发生大出血事件,安慰剂组无患者发生大出血事件。此外,阿哌沙班组和安慰剂组患者分别有4.8%和1.7%的患者出现了临床相关性非大出血事件(HR=2.68,95% CI: 0.96-7.43,p=0.059);分别有1例和3例患者死亡,且均非因心血管疾病或出血所致。除出血和死亡外,两组患者发生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均为2.0%。
研究结论
研究显示,对于合并持续性危险因素的诱发性VTE患者,使用低剂量阿哌沙班治疗12个月可有效降低有症状的VTE复发风险,且大出血风险较低。未来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哪些亚组患者可从延长抗凝治疗中获益最多。
信源:ESC 2025 官网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健康幸福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