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郝大姐,您昨天反映的水管堵塞问题,施工人员今天就来疏通,在家等着哈。”近日,沾化区富源街道大卢王新居的网格员卢新房带着“入户走访日志”再次敲开村民郝景荣的家门。
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郝大姐,您昨天反映的水管堵塞问题,施工人员今天就来疏通,在家等着哈。”近日,沾化区富源街道大卢王新居的网格员卢新房带着“入户走访日志”再次敲开村民郝景荣的家门。
这已经是该街道开展“敲千家门、知万家情、暖万民心”行动以来,网格员第6次登门回访民生工作落实情况。随着这项覆盖全街道的基层治理行动的纵深推进,一位位身穿网格马甲的“蓝精灵”用贴心服务温暖着千家万户,用手中的“小本本”记录着民声期盼,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访”,“小本本”里蕴含着“大民生”
“以前办事要往村委会跑,或往服务大厅跑,现在街道干部带着‘小本本’直接上门问需求,既方便了大伙,又解决了问题,让我们心里很踏实。”站在新修建的柏油进村路上,东胡村村民刘从战感慨道。去年汛期,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该村部分路段存在破损、积水等问题,接到反馈后,街道立即启动“民生快办”机制,将“四好农村路”修建列入民生事项清单,对破损不堪的进村路进行重新修建,彻底改变了坑洼泥泞的村容村貌。
群众的事儿就是大事儿,修建“四好农村路”是富源街道推行“三张清单”工作法的微观缩影,街道党员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形成“需求清单”,分类建立“责任清单”,限时晒出“成效清单”,让群众更踏实、更心安。
富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介绍,自该行动实施以来,已组建56个网格服务队伍,创新“早巡+夜访”“定点+流动”工作模式,累计走访1.1万户次,建立了涵盖基础设施、矛盾纠纷、民生保障等八大类别的民情数据库,实现群众诉求“及时发现-迅速处置-快速反馈”闭环管理。
变“坐等服务”为“主动解纷”,“小本本”里隐藏着“大智慧”
近日,在北陈村“心安议事亭”里,调解员陈红红刚刚成功化解一起邻里纠纷。“现在有矛盾不用出村,街道干部现场办公效率高。”村民王春凤满意地说。该街道通过整合网格员、调解员、法律顾问等力量,将矛盾调解室“搬”到村民热炕头,让纠纷矛盾就地化解,打造“一站式”基层解纷“终点站”。今年以来,富源街道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为方便群众,我们开发了‘心安富源’微信小程序和‘街道网格地图’,能让村民及时了解网格员信息及时精准反映诉求。同时,小程序还会将上级和街道惠民利民政策及时传递给辖区群众,并做好政策解读,让大家随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富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丁希建表示,该街道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能第一时间精准掌握诉求来源、事件类型、反映群体、办理进度、工作效能等内容,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
“云端办公”转为“叩门解忧”,“小本本”里记录着“大心安”
“我们天天都能看到领导干部们拿着本子在村里转、到地里转,还非常热情地跟群众聊天,倾听、记录村民们的心声,我们感到很温暖。”在大王社区下象棋的村民李大爷说。据了解,随着“敲千家门、知万家情、暖万民心”行动深入推进,富源街道先后解决道路硬化、农田灌溉等民生实事47项,开展惠民政策宣讲90余场,受众达1.2万人次。
“干部脚底沾泥,群众心里有底。”张伟表示,“入户走访日志”更像是“民情日记”,“纸短情长”记录着万家灯火,它是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法宝”,善记、勤记、记住是基础,而能办、会办、办好才是关键。下一步,该街道将持续深化“敲门行动”,让更多党员干部化身网格员下沉一线,到村入户察民情、悉民意,推动“问题解决率”向“群众幸福指数”转化,让网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凝聚民心的“最美零距离”。
如今,走在富源街道的村村落落,身穿网格马甲的“蓝精灵”叩门入户的身影随处可见,与群众的笑脸交相辉映,他们正以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乐章。
来源:滨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