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说:与其念一万声佛号,不如做这件事,原来大有深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4-12-25 00:51 2

摘要:虚云老和尚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与其念一万声佛号,不如做这件事。”

注: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不轻信迷信。

虚云老和尚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与其念一万声佛号,不如做这件事。”

很多人听完后不解,念佛号不是修行根本吗?

佛号念得越多,岂不是功德越深?

老和尚却轻轻摇头,没有正面回答。

一次,他带着弟子去后山巡查。

一路上,弟子们心中满是疑问,偷偷议论着老和尚的话。

林修忍不住开口问:“师父,这‘那件事’究竟是什么?”

老和尚只是笑笑,伸手将一片落叶轻轻拨开。

后来,弟子们终于明白了老和尚的深意,也明白了修行的真谛。

林修是虚云老和尚的得意弟子之一,年轻时曾在外读书,后来出家。

他心思敏锐,悟性很好,但却始终觉得自己的修行有些浮躁。

他每日念佛号上万声,却总觉得内心不够清净。

他试着用更多的念佛来填补,可每当静下来时,那种焦虑感又涌了上来。

林修问:“师父,我每天念佛号,为什么心里还是不安?”

虚云老和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带着林修去了后院。院子里有几名僧人在忙碌。明觉正在挑水,他挑着两桶水,步伐稳健,水面几乎没有晃动。旁边的慧真正在扫地,每一动作都干净利落,地面被扫得一尘不染。

老和尚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的动作,问林修:“你觉得他们在做什么?”

林修答:“他们在做日常杂事。”

老和尚点点头,又问:“那你能看出来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吗?”

林修摇头,说:“看不出来。”

老和尚走近明觉,问:“你挑水时在想什么?”

明觉微微一笑:“只想着挑水,不让水洒出来。”

老和尚又问慧真:“你扫地时在想什么?”

慧真放下扫帚,双手合十:“想着把地扫干净。”

林修听到这里,忍不住问:“师父,他们做这些事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老和尚看着林修,眼中满是慈悲:“修行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是否用心。与其念一万声佛号,不如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念佛是为了安住心,做事也是为了安住心。如果心不安,无论是念佛还是做事,都不过是徒劳。”

林修沉默了。

他想起自己念佛时,脑中总是想着功德、想着境界,甚至想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他问:“如果念佛号时心不在,难道真的毫无意义吗?”

老和尚微微一笑:“心不在,念再多,也是空声。心在,哪怕一声佛号,也如雷震。”

老和尚带着林修来到竹林,指着那一片迎风而立的竹子,问:“你觉得这些竹子为什么能长得如此笔直?”

林修说:“因为它根扎得深。”

老和尚点头:“不错。修行也是如此,心若扎根,修行便稳。若心散乱,念再多佛号,也不过是空竹。”

从那天起,林修开始学着用心做事。

他不再执着于念佛的数量,而是将每件事当成修行。

扫地时,他注意每一下扫帚与地面的接触,听着细微的沙沙声。

挑水时,他让自己专注于脚下的步伐,感受肩膀的重量。

劈柴时,他将目光聚焦在斧头落下的瞬间,感受木头裂开的声音。

有一天清晨,林修挑着水从后山回来,阳光洒在水面上,水桶里倒映出蓝天白云。

他忽然停下脚步,愣愣地看着水里的倒影,心里一片清明。

他觉得,这一刻的宁静,比念万声佛号还要让人心安。

虚云老和尚站在廊下,似乎早已知道他会有所领悟。

他看着林修,问:“现在觉得心安了吗?”

林修点头,却没有说话。

他明白,这种安宁无法用言语表达。

那天,虚云老和尚带着林修去了后山深处。他指着一棵被风吹断的老树,说:“你看,这棵树为何会倒?”

林修看了看,说:“树根不够深,被风吹倒了。”

老和尚点头:“修行也是如此。如果心扎得不够深,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你心乱。无论是念佛还是做事,都是为了让心扎根。与其念万声佛号,不如用心去做每件事。让心安住下来,才是修行的根本。”

林修问:“那念佛还有意义吗?”

老和尚说:“当然有,但念佛不是为了数量,而是为了让心回到当下。如果心不在佛号上,念再多也无用。若心能安住,一声便胜万声。”

老和尚接着讲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从前,有位比丘,每天念十万声佛号,但始终觉得离佛法很远。他去请教佛陀,佛陀问他:‘你念佛时,心在哪里?’比丘答:‘想着如何积功德。’佛陀说:‘念佛是为了清净心,而非追求功德。若你能在一声佛号中安住心念,那一声便胜过十万声。’”

林修听得入神。他回想起自己过去的修行,总是追求数量,执着于形式,却从未真正安住于当下。他问:“那我现在该如何念佛?”

老和尚说:“心在当下,佛在当下。无论是念佛、扫地,还是挑水、劈柴,只要用心,便是修行。”

林修从此改变了修行方式。

他不再追求念佛的数量,而是将每一声佛号都当成一次练心的机会。

他发现,过去的自己,总是被各种杂念牵引,心早已飞走。

现在,他能将心安住于每一声佛号中,每一声都念得清净而安稳。

几年后,林修已是寺中出了名的修行人。

他挑水、扫地、念佛,样样认真,每日如初。

人们问他:“为何你看起来总是那么安宁?”

林修总是笑着回答:“与其念万声佛号,不如让心安住。心若安,一声佛号便足够。”

虚云老和尚的那句话,流传了下来:“与其念一万声佛号,不如做这一件事。”无数修行人从中得到了启发。他们明白,修行的核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是否清净,是否安住。

佛法修行的根本,是让心安住于当下。

无论是念佛、诵经,还是日常的琐事,只要用心去做,就是修行。

虚云老和尚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追求数量和形式,而是将佛法融入生活。

这一份安住心的智慧,才是修行的真谛。

来源:旭哥侃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