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山河为证:中原大地让抗战历史更富“活”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0 19:39 2

摘要: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并举行盛大阅兵,展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宣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和决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并举行盛大阅兵,展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宣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和决心,携手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在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抗战记忆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基因库,更是民族复兴的凝聚力。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河南作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和革命老区,正以独特的方式让抗战历史“活”在当下,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抗战历史资源“活”化为拼搏进取、实干笃行的精神养分,将抗战精神激“活”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动力。真正的历史传承,从来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生命力量。

在河南新乡,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的2万余件藏品,构成一部“鲜活”的立体抗战史。当孩子们流着眼泪观看抗日先烈浴血沙场的遗物,当老人们颤抖着双手抚摸抗战烈士家书,当党员们在展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此时的每一件藏品都完成了从“历史实证”到“情感浸润”的使命。抗战展馆、战场遗址遍布中原大地。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历史不能忘记,在血与火中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历久弥新。

近年来,河南省抗战老兵的口述历史采集与保护工作已经形成了系统化、多元化的记录与传承模式。《为抗战老兵记录历史》项目,对太康县张振国、驻马店市郭长魁等老兵进行深度访谈,记录其参军、作战经历及战后生活细节,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形成第一手资料,通过实物展览、现场宣讲等形式扩大传播。口述历史最动人的力量,在于它是“活态的历史记忆”,鲜活的抗战史诗,成为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

影视剧、短视频创作的时光接续,让抗战历史“活”起来,通过创新表达与历史记忆的深度融合,构建起抗战历史的“时光隧道”。从电视剧《大河儿女》到实景剧《太行山传奇》再到 《豫皖苏烽烟》,河南影视工作者以地域文化为底色,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可感可触可听可见的艺术作品。借鉴纪录片《永远的丰碑》,将“老兵口述抗战历史”以短视频形式向公众发布,构建了“历史—艺术—观众”的情感传递链。全省各地通过组织观影活动和短视频发布,让抗战精神在党员干部教育活动和群众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弘扬。

抗战历史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实现了从历史空间到教育空间再到实践空间的创造性转化。抗战历史文稿不再只是档案资料,而是成为青少年研学活动的鲜活教材;团结抗战的深厚情谊,转化为基层矛盾调解的工作法;冒着生命危险并肩支前的场景,成为村民们在田间地头互帮互助的默契;先烈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成为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冲破“卡脖子”封锁的志气勇气。先烈们浴血奋战的理想,正以新的姿态在新时代生长。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踔厉前行的道路。

真正的纪念,是让先烈的精神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今年上半年,全省上下团结一致、实干苦干,经受住了旱涝叠加的严峻考验,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31683.80亿元,同比增长5.7%,干出了超全国0.4%的好成绩。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扛稳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当年我们在全国抗战大局中贡献了河南力量,也必定会在今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彰显河南担当、作出中原贡献。

太行巍峨,黄河浩荡。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山为笔、以河为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许华凌)

来源:大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