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直播电商的聚光灯从“日销千万”的流量神话转向关注复购率的品质沉淀,一个行业共识正在形成:历经近十年野蛮生长,直播电商已从“流量驱动”的上半场,正式迈入“品控驱动”的下半场。有调研机构指出,“因产品质量问题取消订单” 的比例正在上升,这也清晰地揭示了:当流量红
当直播电商的聚光灯从“日销千万”的流量神话转向关注复购率的品质沉淀,一个行业共识正在形成:历经近十年野蛮生长,直播电商已从“流量驱动”的上半场,正式迈入“品控驱动”的下半场。有调研机构指出,“因产品质量问题取消订单” 的比例正在上升,这也清晰地揭示了:当流量红利见顶,“选品能力”已成为决定直播间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前两天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海豚惊喜社主播昊昊过生日,薇娅专程赶过去为昊昊送来了自己的生日祝福与生日礼物,这事儿也勾起了粉丝们对薇娅的回忆。虽然薇娅离开直播间已接近四年,但她构建的“选品护城河”仍通过蜜蜂惊喜社、海豚惊喜社的核心主播群体持续落地。而随着直播电商领域的流量热潮渐退,“选品能力”已成为决定直播间兴衰的关键。
回溯直播电商发展初期,薇娅的突围并非依赖“321 上链接”的流量话术,而是一套经多年实战打磨的“选品全链路体系”。这套体系涵盖消费趋势预判、全链路品控、供应链议价等多个环节,且各环节均有可量化标准。
她曾在公开分享中详细拆解这套流程:“每个品类下的核心人员都是行业里的老人知道每件货品最好的生产厂商、原料基地和生产底价。虽然有他们在前期做筛选,但最终选上来的每一种商品仍要一个个试用过,试吃过,试玩过。确保它真的好用,好吃,好玩。”如今,这套体系也被传承到了蜜蜂惊喜社、海豚惊喜社等直播间的运营中,从嘉菲、昊昊、平平等主播的选品逻辑中,均不难看到这套体系的影子。
作为薇娅团队孵化的首个核心账号,蜜蜂惊喜社的助农实践最能体现选品方法论的深度。2023 年,其联合阿里公益、音乐人胡海泉发起 “‘礼’遇蒹葭公益助农直播”,从筹备到落地的全流程,都贯穿着薇娅式的严谨:提前一个多月与阿里公益共同筛选货品,专程赴甘肃礼县踩点;面对当地提报的60多款农产品,团队从资质审核、品控标准到定价逻辑,逐一向商家打磨沟通,最终仅选出17款产品上架。
这场直播的价值不止于“卖货”:一方面通过严格选品让消费者“放心助农”,另一方面也帮当地企业找准了“短板”—— 比如某款杂粮因包装密封性不足被要求优化,某类果干因甜度不均需调整加工工艺。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说:“公益助农不是‘送资源’,而是用选品标准帮他们建立市场竞争力,这才是‘授人以渔’。”
海豚惊喜社则将方法论延伸至地域特色合作中。2023 年 10 月,受第四届中国新电商大会邀请,其将直播间直接搬到新疆,开展 “新电商赋能行动新疆兵团直播专场”。主播平平提到:“当专业选品逻辑与地方特色深度融合,数字浪潮才能真正惠及边疆。”团队提前数月调研新疆兵团的特色产品,最终既让新疆特产走进全国消费者视野,也为当地企业提供了“符合直播电商需求”的产品优化方向。
薇娅选品方法论的另一核心价值,在于其 “可复制性”—— 能让非科班出身的新人主播快速成长,嘉菲的经历便是典型案例。2023年,曾是室内设计师的嘉菲,仅拥有1年直播带货经验,却在淘宝《中国新主播 2023》综艺中一路过关斩将夺得总冠军。她的突破关键,正是接受了薇娅团队的系统化培训,在短时间内便具备了一线主播应有的素质,受到了李佳琦、林更新、张大大等评委的认可。
如今回头看,薇娅留给行业的并非只是“初代主播”的标签,更是一套可复制的选品逻辑。新人主播们之所以能在流量退潮后依然走到台前,核心就在于没有依赖短期话术或爆款,而是把“需求、品控、供应链”的底层能力做扎实。
眼下,直播电商的竞争,早已从“谁能吸引流量”变成“谁能留住用户”,而选品能力,正是留住用户的关键。
来源:淼淼不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