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8年6月的那个夜晚,张作霖乘坐的专列在皇姑屯被突如其来的爆炸撕裂,没人预判这样的结局。车厢残骸抛向田野,他被安静地送回奉天府内。突然,一个巨人倒了。东北地界,没人敢吭声。连风都赌气地绕远路。
1928年6月的那个夜晚,张作霖乘坐的专列在皇姑屯被突如其来的爆炸撕裂,没人预判这样的结局。车厢残骸抛向田野,他被安静地送回奉天府内。突然,一个巨人倒了。东北地界,没人敢吭声。连风都赌气地绕远路。
他出身贫寒,连学堂都没摸过几次。木工的锯屑还沾在裤腿,兽医的药瓶还响在手心。张作霖没靠过什么“高师朋友”,实实在在一步蹚过去,靠的是背后凉刀子、眼前热麸皮。这点事,沈阳城里都知道。要怪,只能怪乱世本来就是流寇扎堆的发展环境。有几个人想过,这样一个半路出道的“东北王”真能改写命运?光绪二十年,是节点,他跟着庄稼汉们端了枪。
时代浪潮起伏,他一口气就闯上了奉系军阀的顶楼。1916年,整个奉天都在传张帅成了督军兼省长。那些戴着小金表的老头子突然安静,不再议论新政。到了北洋政府最乱的时候,张作霖拿着地图,把人往桌上一顿拍。这还不算,本该说有北方霸主格局,可东北的冷风让谁都坐不住。
权力和背叛纠缠不清,连边界都没有。
张作霖鼎盛时,说白了,手上的枪比人还多一点。可势头再强,也得讲一个世事浮沉。1928年激怒日本关东军,被预设的炸药送去身亡。那列火车,成了他整个家族流离的开端。北洋政府瞬间山摇地动,谁敢声张?张学良的成长,远没想象中风光。讽刺的是,死人才知道生者的艰难。
张作霖身后事,不对劲的地方太多。按道理,这号人物该风风光光埋下去,哪怕只是给他戴顶大帽。然而墓地挑了,碑没刻,只有草和风。张学良看似得势,父亲死后老人不知所措。手续拖了好几年,奉系叔伯表面听话,背后盘算自己路数。东北边上的山谷里,悄无声息。甚至有那么一阵,没人记得张作霖究竟哪天安葬的。
其实当时东北军队乱成一锅粥。谁都盯着张家的老号,等新主出线。张作相在场,算是捏死局面。张学良刚站稳,只得先收拾眼前残局。没功夫搞那些出风头的排场。老父亲的陵墓设计倒是不小气,辽宁抚顺章党镇高丽村选了一整片山岗。12.54万平方米,占地接近一座小型大学。墓道祭祀厅,哨楼方城全设想好了,帝王规格,不觉得浮夸。只是人心凉,工程难。每个人都说,还得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山河易主。那个堪比帝陵的陵墓,最后砖瓦都没盖完。日本人铁了心不让张作霖在地上站太久。地上层层院落刚冒头,工人都被撵走。这种局面,想重修都没由头。日军怎会同意,大炮底下,死人都要闻风而逃。
尸身还得迁。张作霖被送去珠林寺,那地方后金老脉建成的,曾经死过不少大人物。郭松龄夫妇的棺椁也曾放在那,名义是为“安息”,实际是断了张氏家族的地气。六年流转,风雨和灰尘一起消耗。东北老人冷眼相看,谁敢多话?
1937年,东北舆论又翻起。老一辈人开始自言自语,要伪满政府给张作霖个交代。可伪满洲国自身难保,谁都不买账。可他们最终还是给了张家一个安身地,迁回了张氏墓园。比起生前气派,现在这墓并不起眼,说寒酸不过分。南墙斑驳,边上只有两三棵树。连一块完整的牌匾都不敢多放。
张学良此时既无权无势,甚至连路都不敢走远。自打九一八之后,他跟着队伍进了关内。再后来被蒋介石调去西北应付红军。一身疲惫藏心里,谁会真懂?他本想给老父亲正衣冠再祭一次,可惜事与愿违。
西安,1936年冬天。张学良联合杨虎城把蒋介石扣下。谁料到,短时间内风云突变。国共合作成了现实,张学良反而成了“罪人”。南京软禁,贵州徙迁,甚至抗战结束还被当作筹码流放台湾。五十年后,人才从窄屋窄窗里走出。不知当年奉天的风,最后归谁所有?
这里的关键是,张学良始终没有回去给父亲扫墓。
有人说,这是张学良这辈子心结。哪怕晚年移居夏威夷,百岁寿命,依然拔不掉根。可历史就是喜欢跟人作对。最后落叶归根,他不仅没回东北,甚至没碰过那个陵墓。有人觉得荒唐,但你细想,这不是半点都不奇怪么?
有人讲,当年选陵墓是浪费。那会儿奉系兵力全靠粮饷支撑,张学良强行调人修墓,等到事变爆发,全部化为泡影。东北苦寒,那点砖石,到底守不住祖宗。也有人坚持,如果不是日本接管,陵墓可能成为后来东北政权象征。这结局没谁能说得准。好像都是对的,其实谁也没真正进去看个究竟。
那段时间东北局势一滩烂泥。各家军阀勾心斗角,张作霖的墓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时刻,大家都顾自己的脑袋。谁还会真管一个死人怎么风光落葬?张作霖的女眷和骨肉,前后受苦,在报纸都是小角落提了几笔。那几年老百姓进山经常看到破碎的棺木,没人多事。
再看张作霖生前,名声上不分薄厚。有人顶礼膜拜,有人咬牙切齿。包括现在网络数据,关于张作霖的争议持续不断。2022年辽宁档案上线,说明当年经费还超过冯玉祥地皮。他的儿子张学良,很多人说是“千古罪人”,可更多人私底下称他为“国士”。其实谁的话都有理,却也一个都不准。
张学良后来的命运挺吊诡。软禁生涯里,他喜欢绘画、下棋。有人说他其实根本忘不了父亲,桌上放着奉天老照片。也有老太太说,他曾经托人烧纸,但没人敢确认。事实和传说在东北这片地混在一起,有时真假难辨。这样下去还说得清吗?
很明显,历史给了张作霖短暂的辉煌,也没给他身后一寸风光。家族遭遇的风浪,一件都不温柔。
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中国近代史常见的败局,能有个落脚点就不错了。
过去的风终究离我们远了。
至于张学良,福建、重庆、台北、夏威夷,转了一大圈,北风喊了100年,辽宁家乡一直没有等来他的脚步——只剩陵墓两三棵冷杉在北风里晃来晃去。
张作霖身后的风光,不到头谁都没看明白。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