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之前给大家介绍过很多和亲公主,她们一生远离故土,直到去世也不能返回。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则是唐朝最后一位和亲回鹘的公主,唐宪宗第十女太和公主,接下来我将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她的一生。
大家好,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之前给大家介绍过很多和亲公主,她们一生远离故土,直到去世也不能返回。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则是唐朝最后一位和亲回鹘的公主,唐宪宗第十女太和公主,接下来我将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她的一生。
《珠帘玉幕》的剧照
太和公主是唐宪宗的第十个女儿,但是其生母不详,据猜测可能是由于其身份低微,没有被史料记录在册。虽然太和公主的母族并不显赫,但是她自幼就聪明伶俐,十分讨唐宪宗的喜欢。随着时间的流逝,太和公主也长大了,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可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在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回鹘的使者来到了长安,向唐王朝请求和亲,一时间适龄未嫁的公主们都人人自危,生怕选中自己。而朝中的大臣们却是极力支持和亲,生怕拒绝会惹得回鹘不开心。可能有人会不理解了,唐朝不是很强盛吗,不是万国来朝吗?为什么会忌惮回鹘。而这一切还要从安史之乱说起,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此次战争持续了近十年之久。在这十年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据统计,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的人口从6000万锐减到1600万。
《颜心记》的剧照
而这连年征战,也极大的损耗了唐朝的军力,为了尽快的平叛战乱,唐朝决定向回鹘借兵,最终唐军在回鹘的帮助下平定了安史之乱,而回鹘也在平叛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宪宗也知道和亲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可他既是君主,更是一位父亲,他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前往苦寒之地受苦,最终还是委婉拒绝了回鹘的使者。后来唐宪宗驾崩,其子唐穆宗继位,回鹘又再次请求和亲,这次唐穆宗同意了,他决定将永安公主嫁给当时的回鹘首领保义可汗。但许婚后不久,保义可汗就离世了,永安公主自然也就没有嫁到回鹘,在此次婚事作罢后,永安公主就申请出家做了道姑。在保义可汗去世后,其弟崇德可汗继位,并在同年四月得到了唐朝的册封,在得到册封的第三个月,崇德可汗便派遣了数十名使者前往长安,再次请求和亲,唐穆宗这次决定将太和公主嫁给他。
《珠帘玉幕》剧照
据记载,太和公主出嫁的礼仪十分隆重,在临行当天,唐穆宗亲自将妹妹送到了通化门,文武百官也都赶来送行,场面之盛大,城中百姓都争相前往观看。当时的大唐王朝已经不似之前那么强大了,早已震慑不住身边的藩属国了,周边诸国虎视眈眈,都想从大唐身上撕扯下一块肉。而此次和亲,无疑是将回鹘的利益和大唐的利益捆绑到了一起,大唐的政策肯定会向回鹘倾斜,此举肯定会影响一些国家的利益,所以有很多国家都想毁掉这次和亲,其中最为强大的便是吐蕃。吐蕃为了毁掉这次和亲,下令出兵侵扰大唐边境青塞堡,好在盐州刺史李文悦发现及时,将吐蕃人打退了。后来为了将公主成功的迎回回鹘,出兵两万抵御吐蕃,途中又派760人迎候公主,最终太和公主成功的到达了回鹘。崇德可汗十分开心,选择吉日册封太和公主为可敦(回鹘人对其王后的尊称),并重重的赏赐了大唐的使者。就这样,太和公主在回鹘住下了,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颜心记》剧照
在这二十年里,回鹘的首领一直在不断更迭,太和公主只好尊重回鹘的习俗,多次改嫁(在回鹘等少数民族,血缘关系是很重要的纽带,如果哥哥离世了,那么弟弟可以继承他的所有产业和妻妾;同理,如果父亲离世,那么儿子也可以继承父亲的所有产业以及自己的继母)。太和公主牢记自己的使命,没有自怨自艾,反而积极地传播着大唐的文化,希望可以帮到回鹘。可政变发生了,黠戛斯人击破了回鹘汗国,回鹘国破,回鹘内部一分为三,一部分回鹘人归顺了黠戛斯2人,一部分回鹘人归顺了大唐,但是还有一部分倔强的独立生存,并推举了一位新可汗,即后来的乌介可汗。黠戛斯人在击破回鹘之后,便上书唐朝,说自己早就归顺大唐了,本来想年年朝贡,可是回鹘一直阻拦,这次道路已经通了,他们愿意做大唐的藩属国。黠戛斯人为表诚意,还派兵将太和公主送回,太和公主时隔二十年,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了,但乌介可汗却在这个时候偷袭了太和公主的车队,将太和公主掳走了。
《珠帘玉幕》剧照
乌介可汗在掳走太和公主之后,将公主作为人质,并以公主的名义给唐朝写信,先是要求朝廷将那些已经归顺大唐的回鹘部族遣返,后来又索要金银珠宝、粮食牛羊,到最后甚至想让唐朝割让一块土地给他们生活。当时唐穆宗已经去世了,在位的唐武宗深知这些并不是太和公主的本意,他十分心疼这位远在回鹘的姑姑,于是他看在太和公主以及回鹘曾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面子上,给予了回鹘一定的物资。但是乌介可汗不知收敛,一再索要,最终唐武宗忍无可忍,决意反击。唐武宗先是给了太和公主一封信以及一件衣服,在信中写道,太和公主既然已经嫁到回鹘,就是回鹘人,不应该再向大唐索求任何东西。而衣服里则又藏了一封信,将自己的全部计划告诉给了太和公主。后来唐军便大举进攻回鹘,乌介可汗兵败逃亡,后被部下所杀,将头颅送回了长安,太和公主也被大将军石雄所救,并派兵护送她回到了长安。可能有朋友会问了,乌介可汗为什么不把太和公主做人质呢,这还归功于那封信,乌介可汗真的以为大唐放弃了太和公主,再强行扣留太和公主已经无用了。
《颜心记》剧照
就这样,太和公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故国,她是一个为国牺牲的公主,小小年纪便嫁到了回鹘,没有她就没有边境这几十年的和平,她本应受到礼遇,可朝中却有七位公主拒绝迎接她,原因无他,因为太和公主曾多次嫁人,她们认为太和公主是大唐的污点。这些公主的无礼行为,惹得唐武宗大怒,下旨狠狠地处罚了这几位公主,并晋封太和公主为安定大长公主。可是这些亲人的轻视却伤透了太和公主的心,就这样,回到长安后仅几个月,年仅四十岁的太和公主便郁郁而终了。
创作不易,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还请大家帮忙点点赞,点点关注!
来源:历史那些事儿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