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感受-行为” 三角探秘,呵护青少年心灵成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4 18:48 1

摘要:3月22日,由区卫健局、区教育局、区妇联、团区委,区妇幼保健院、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第二期系列课程——第二课《神奇的“想法–感受–行为”三角》在大弯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二楼顺利开展,为青少年和家长们

3月22日,由区卫健局、区教育局、区妇联、团区委,区妇幼保健院、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第二期系列课程——第二课《神奇的“想法–感受–行为”三角》在大弯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二楼顺利开展,为青少年和家长们搭建一座理解自我、相互沟通的心灵桥梁。

课堂伊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武文静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此次课程的核心概念——“想法–感受–行为”三角。

随后,带领同学们进行“觉察呼吸练习”。随着舒缓的音乐响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起伏。在安静的氛围中,各种思绪悄然浮现,老师适时引导,让同学们初步理解想法、感受与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

为了更清晰地分辨想法、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差异,武文静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身体涂色”活动。老师分发人体轮廓图和彩笔,要求大家根据自己的感受,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来标记身体的不同部位。不一会儿,一张张色彩斑斓的 “身体地图” 就诞生了。同学们通过分享各自的涂色作品,清晰地看到,即使面对相同的情境,每个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反应也各不相同,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但又紧密相连。

在“情景预测AB剧”环节,武文静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几组贴近生活的情景剧本。每组剧本都有两个不同的走向A和B,代表着面对同一情况时不同的想法选择。同学们分组讨论表演,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家惊喜地发现,原来同样的事情,由于想法的不同,所引发的感受和采取的行为也大不相同。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认识到,积极的想法可以带来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而消极的想法则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在学生课堂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家长课堂也有序进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徐平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向家长们阐述了 “想法–感受–行为” 三角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课堂,他们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些负面想法和评价,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不良影响,今后将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学会用积极的想法和态度去引导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家庭心理环境。

下一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第二期系列课程将持续推进,想继续参加第三课程的孩子及家长可添加工作微信,备注姓名+年龄,待工作人员回复后邀请进入课程群。

课程安排表

来源:健康青白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