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明之于城市,是历史的沉淀,是现代的映照,是发展的灵魂;城市之于文明,是物质的载体,是精神的归宿,是日常的温度。它不在宏大的口号中,而在无处不在的行动里;不在冷峻的高楼间,而在崇德向善的人心中。
在城市的宏大叙事里,
文明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当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勾勒出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
文明、智慧”的城市愿景,
当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
“全面弘扬崇德向善文化繁荣的城市文明新风尚”,
当万州发出
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动员令,
文明,
成了全体万州人必须答好的课题。
文明之于城市,是历史的沉淀,是现代的映照,是发展的灵魂;城市之于文明,是物质的载体,是精神的归宿,是日常的温度。它不在宏大的口号中,而在无处不在的行动里;不在冷峻的高楼间,而在崇德向善的人心中。
前不久,万州街头一位军人的一个举动温暖了无数人。看到拄拐老人艰难过马路,这名军人迅速下车,将老人抱过了斑马线。这温暖一抱,被路人记录、被央视传播、被千万人点赞。看似简单的一抱,实是文明和善意的彰显。这一抱之所以动人,正因它源自本能,成于日常。
军人的善意,被路过司机的镜头捕捉。视频的传播,被善良的人们捕捉。人们崇德向善的心灵,被这座城市的温暖捕捉。这种良性循环,如同涟漪般在城市中扩散,让文明的氛围愈发浓厚。
而万州的文明图景,又何止这一帧:街头巷尾,295个纳凉点为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山乡田野,大学生志愿者用相机为留守老人定格笑脸;社区中心,假期托管服务缓解双职工家庭“看护难”;高考时节,“爱心送考车”连年护航学子走稳赶考路;滨江路上,市民热情指路成全远方游客的旅游期待……
这一切,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有点点滴滴的温情。它们如微风、似细雨、像星光,洒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浸润着生活的日常底色,拥有着强大的感染力。
文明的历程,
由无数善意瞬间连贯前行。
城市的发展,
需人间温暖筑起稳固根基。
众多万州人正在用行动证明:
文明,
不是高高在上的标语,
而是伸手可及的温暖;
不是短期迎检的表演,
而是长久积淀的习面向未来,
万州的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之路,
仍需每一位市民继续携手同行。
我们要让文明
如呼吸一般自然、如日常一样平常,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只有这样,
文明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的血脉,
成为万州最动人的风景线、
最深厚的软实力。
来源:微万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