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节,我们讲到莉丝从堕落的生活中幡然醒悟,决心重返校园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生活,在被多家学校拒绝后,皇天不负有心人,莉丝被人文预备学校接收了,她利用开学前的几个月,在公益组织做暑期工,赚到了接下来的生活费,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开学。
《风雨哈佛路》作者:利丝•默里
上一节,我们讲到莉丝从堕落的生活中幡然醒悟,决心重返校园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生活,在被多家学校拒绝后,皇天不负有心人,莉丝被人文预备学校接收了,她利用开学前的几个月,在公益组织做暑期工,赚到了接下来的生活费,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开学。
新的蜕变
9月,新学期开始了,莉丝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在预备学校用一个学期完成普通高中一年的课程,让自己能在两年内,以每门课决不能少于A的成绩毕业。然而,制定计划容易,执行起来却是超出想象的困难。
为了上尽可能多的课程,莉丝将能收集到的课程全都加进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中。除了上五门标准课程外,学校还为想弥补数学学分的学生,额外开设了一节早晨的数学辅导课,莉丝也去上。不仅如此,她还去上附近一所高中每周两次的夜校,以及另一所高中周六的历史课,繁重的课业让她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
莉丝想知道,如果自己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一个目标,每天清晨醒来就为之努力,到底能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无家可归的莉丝,每天穿梭在城市里,在好几个上课地点之间奔波,由于居无定所,她得把自己的家当随身带着,所有又厚又大的课本、衣服、日记本、洗漱用品,都塞进一个大包里。她咬紧牙关,背着沉重的大包到处跑,大包的袋子紧紧扣在她的肩膀上,勒着皮肉,她的背每天都疼痛难忍。
上了一天课,夜里没地方住,既要读完指定的书,应付繁重的作业,还要处理一件件突发情况,总让莉丝筋疲力尽。她经常借着社区走廊里的灯学习,拿自己的外套当毛毯铺在地上,多余的衣服当枕头。困了就睡在走廊或者楼梯间。
要想头脑清晰地完成作业,交出一篇能得A的好文章,需要足够的睡眠。不然,脑子就像一团糨糊,什么也做不好。但是,莉丝没有地方能踏踏实实睡个好觉,
有时,她能在朋友家借住一会儿,但要等到他们的父母睡着了。所以,她只能先在走廊里写作业,打个盹,等到天蒙蒙亮时,再溜进朋友的房间睡一会,有时朋友那儿也没有地方,她只能睡在大衣橱里,但再困也不能睡得太死,因为要在清晨朋友的父母起床前,悄悄溜出门,就好像没有来过一样。
莉丝在口袋里放了一个震动的小闹钟,闹钟震起时,她就悄悄坐起来,穿上鞋子,吃力地背起自己的大包,轻轻走出朋友家的屋门。其实,有很多次,闹钟震动时,疲惫和困倦都让莉丝真想把毯子拉过头顶,不管不顾再多睡一会儿。那么,是什么让她一次次克服阻碍,爬起来出门的呢?
每当意志力薄弱时,莉丝就会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夏天,骄阳之下,运动场上没有观众,只有一名运动员在独自奔跑。她面前的跑道不是自由开阔的,而是遍布障碍。这名运动员已经大汗淋漓,但仍在向前,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沿着跑道冲刺,奔向终点线。无数个艰难的早晨,就是这个想象中的画面,一次次激励着莉丝,不要懒惰,起来学习,牢记自己的目标。
除此之外,能让莉丝如此刻苦学习,还有一半动力来自预备学校的老师们。
上早晨数学课的是苏珊老师,她每天都第一个到教室,打开灯,用灿烂的微笑和充沛的精力,迎接学生们的到来。每次想起苏珊老师,莉丝就动力十足。
其他的老师也一样,好几个年轻的老师都来自康奈尔、普林斯顿大学这些名校,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之中,兴致高昂又和蔼可亲,常用提问而不是论断的方式激发学生做更深入的思考,鼓励大家积极发言,而且从不吝惜多付出自己的时间,下午下课铃响后,老师们不是留下给学生补课辅导,就是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直到傍晚才离开。
在职工办公室,还有位老师,每天都会一个接一个地给迟到或者缺课的学生打电话,问他们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为了让大家按时上课,看看学校能帮学生们做些什么。
预备学校的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感化着这些边缘学生的心,莉丝对学校的消极情绪开始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学习真正的喜爱。她知道,在自己想要偷懒,想多睡会儿时,佩里先生还在学校等她,其他的老师们也一样。她不能给自己其他选择。老师们都在如此努力地工作,自己又怎么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呢?
在预备学校的日子里,莉丝重新树立了自信,她开始痴迷于莎士比亚,还在学校的话剧里饰演哈姆雷特和麦克白,她参加了学生会,还代表学生们去参加地区会议。她开始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剪掉一直遮住脸的头发,也开始敢于直视人群。这里的老师就像黑暗里的指路明灯,让莉丝渐渐蜕变成一个全新的人。
新的生活
在预备学校,莉丝又结识了新的朋友,一个女生伊娃,非常善解人意,两人关系近了之后,伊娃常让莉丝到她的公寓吃饭,后来就留在她家里过夜。还有个男同学也会到伊娃家做客,他叫詹姆斯,身高两米多,混血,有着漂亮的褐色皮肤,留着散乱的非洲式发型。詹姆斯身上的纯真,吸引着莉丝,两人常滔滔不绝地聊天,随着友谊的加深,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自从小时候家庭破裂,后来母亲过世,莉丝的家人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姐姐莉莎还住在布里克的公寓里,父亲在收容所,莉丝在上学,这三个最亲的人之间,经历了很多无言的伤害,大家各自过活,很少联系,变得疏远了很多。
莉丝尝试着恢复家人的关系,在姐姐莉莎过生日时,她将父亲也约到餐厅。父亲很紧张,不停地摩挲着双手,在唱生日歌时,他坐立不安、强颜欢笑。姐姐莉莎不知道,在生日前,莉丝专门给父亲打电话,精心安排了这场聚会。父亲恳求莉丝,帮他到商店选一张贺卡送给姐姐,他说:“莉丝,我不擅长这个,现在我又没有钱,帮我选个漂亮的礼物给你姐姐,好吗?”
莉丝帮父亲选了适合他送给姐姐莉莎的贺卡,上面写着“想念你”,这是唯一能站在父亲的角度,表达他的问候的贺卡。聚餐期间,姐姐莉莎去洗手间时,莉丝悄悄给父亲钱,让父亲来支付吃饭的开销。当服务生拿着账单走过来,父亲就拿起装着现金的黑皮包,说:“我来付账,莉莎,祝你生日快乐。”
莉丝知道,父亲、姐姐和自己,并非不爱彼此,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只是不知道,在经历过家庭破裂、母亲去世和这些年的疏远后,一家人该如何再相处。维系感情需要用心,他们都在竭尽所能做到最好。
莉丝过完18岁生日的几天后,父亲来见她,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父亲也确诊了艾滋病阳性。听到这个消息,莉丝就像胸口被人捶了一拳,呆站在原地,她抬头看着父亲,想到自己即将失去他,顿时觉得世界失去了所有色彩。
父亲轻轻捏了一下莉丝的手,他的手在颤抖,莉丝知道,这样的身体接触对父亲来说,真的很不容易了,他在慢慢穿越和女儿之间的距离。父亲默默地说:“莉丝,我会永远在你身边陪着你。”
莉丝的心痛极了,她想紧紧地抓住父亲,保护父亲,不让艾滋病把他也带走。从那天起,莉丝彻底原谅了父亲,她不会再犯母亲生病时同样的错误,这一次,她要陪在父亲的身边,陪他挺过一切。
父亲不是最好的父亲,他曾经让莉丝失望,但他们始终爱着彼此。生命如此短暂,珍贵的亲情,足够释怀一切苦难和怨言。这一次,父亲和女儿,会再次融入彼此的生命里。
自从莉丝来到人文预备学校后,就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了她之前的朋友,朋友们陆陆续续也来参加面试,萨曼莎还和莉丝一起上过几次课。
不过,朋友们中总有人想逃课,还喊莉丝跟他们一起去。看着大家溜出学校,跑到外面热闹的大街上,想象着他们走在格林威治村,或者坐在公园里,或是去看电影,就像从前一样,这对莉丝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但是,莉丝始终记得,有一个晚上,她坐在楼梯井里,用蓝色钢笔记录自己目前的成绩,当时她已经得到了一小列的A, 那是自己披荆斩棘走出的路。沿着这条障碍重重的路继续向前,每次记下一个A, 最后累积起来,就是未来的大学门票。
母亲生前说过,希望莉丝能上学,这样才能过有选择的生活。而此刻,莉丝正朝着这个方向奔跑。
来源:鹰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