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春芽数到铜门环第七颗獠牙时,朱漆大门裂开道缝。程家女儿珊瑚色指甲叩在黄铜兽首上:"老爷子把三个护工打进医院了",她打量着少女洗白的蓝布衫,"现在跑还来得及。"
槐花落尽时
一、朱门
林春芽数到铜门环第七颗獠牙时,朱漆大门裂开道缝。程家女儿珊瑚色指甲叩在黄铜兽首上:"老爷子把三个护工打进医院了",她打量着少女洗白的蓝布衫,"现在跑还来得及。"
老宅阴翳里浮动着沉檀香。春芽跟着穿过游廊,看见紫藤花影里坐着个撕扯绣枕的老人。鸭绒从破口喷涌而出,落在他霜白鬓角。
"阿香!"老人枯爪攥住春芽手腕,浑浊瞳孔里映出她眼角的泪痣,"阿香的槐花饼..."
程家女儿踢翻黄铜痰盂:"我妈早死了,这是新来的保姆。"
二、珠光
第一颗玻璃弹珠砸在春芽后颈时,老槐树正簌簌落着枯叶。程老蜷在廊柱后,将彩珠一颗颗掷向空枝:"开啊!阿香要的槐花!"
春芽接住滚落脚边的琉璃珠。晨光穿过树隙,在珠内凝成琥珀色光晕。"您瞧,"她踮脚将珠子嵌进树洞,"槐花开了。"
老人颤抖着抚摸树洞,喉间滚出呜咽。那天起,虬曲枝干间缀满七彩"槐花",每个雨夜都叮咚作响。
三、墨痕
第七年梅雨季,程老半夜失踪。春芽提着风灯寻至后院,见老人正就着雨水在青砖上写字。泡胀的宣纸洇着蓝雾:"阿香穿蓝布衫好看"。
次日收拾床铺时,春芽在枕芯摸到硬物——半块槐花模样的翡翠,断口处还沾着陈年糕饼渣。
四、裂冰
第十五年惊蛰,程老弥留之际突然清明。他攥着春芽的手指向雕花顶柜,喉头嗬嗬作响。檀木匣里躺着2000颗玻璃珠,每颗都刻着日期。
"2010.9.14"那颗在放大镜下显出微雕:穿蓝衫的姑娘推着轮椅,老槐树上琉璃花灼灼如星。
五、棠影
遗嘱宣读当日,程家儿子撕碎的纸页被风卷进树洞。公证员从洞中取出铁盒,褪色红绸裹着1957年的婚书:"程文渊与妻阿香,槐荫为媒。"
春芽抚过婚书背面的补注:"1983年补记,遇林氏春芽,若阿香转世。" 钢笔字被泪水晕成蓝花。
六、新芽
老宅改作疗养院那日,工匠在移栽枯槐时惊呼。焦黑树根处冒出的嫩芽上,竟粘着半块泛黄胶卷。程家女儿冲洗后哭着找来——那是父亲偷拍的春芽喂药照,背面题着:"阿香春芽,并蒂双生。"
暮色浸透庭院时,电子全家福突然闪烁。1948年的影像里,阿香的身影悄然挪动,将怀中槐花饼分给角落新增的蓝衫少女。全息投影在墙面投出流动星轨,正是程老临终当夜的天空。
七、珠帘
如今疗养院东厢常年垂着琉璃帘。5800颗玻璃珠都是从各地收来的"槐花信",有阿尔茨海默患者家属寄的,也有护工们串的祝福。
清明雨落时,春芽总在槐树新枝上挂袋槐花饼。风起时琉璃帘叮咚作响,恍惚仍是那个五月清晨,十八岁的她接着老人掷来的第一颗"槐花"。
终章·全家福
海棠花开时,海外归来的程家孙女在阁楼发现松木箱。泛黄绸布下,修复完好的全家福旁躺着本缎面日记。
"2005.6.21,阿香忌日。春芽煮了槐花粥,眼角的痣被热气熏红。当年饥荒,阿香就是揣着半块槐花饼去的..." 日记最后一页夹着航空信封,邮戳日期是老人去世前夜。
"春芽,见信如晤。地窖第三块青砖下有惊喜。" 信纸背面是用药水写的隐形字,对着阳光显出:"你推我赏槐那日,便是今生最圆满全家福。"
而今那张电子全家福成了疗养院招牌。来访者总说相框里的春芽衣摆在飘动,1948年的槐花雨至今未停。
来源:荷叶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