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永年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前所长,现在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当教授,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和国际关系。去年9月2日,他发了一篇文章,叫《第三次世界大战及其亚洲“火药桶”》,直接点出亚洲正变成下一次大战的导火索。郑永年觉得,主要大国都在把战场往亚洲推,尤其是美国
郑永年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前所长,现在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当教授,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和国际关系。去年9月2日,他发了一篇文章,叫《第三次世界大战及其亚洲“火药桶”》,直接点出亚洲正变成下一次大战的导火索。郑永年觉得,主要大国都在把战场往亚洲推,尤其是美国通过北约这个工具,在亚太地区搅局。
而本来北约是冷战产物,针对苏联,范围限于北大西洋周边。可冷战结束后,它没解散,反而东扩,现在又盯上亚太。从2022年开始,北约峰会就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亚太国家参加。拿2022年6月的马德里峰会来说,这是北约第一次正式拉亚太伙伴入伙,讨论所谓印太安全。2023年7月维尔纽斯峰会,继续强调欧洲和亚太安全连在一起。到了2024年7月的华盛顿峰会,北约宣布在东京设联络处,还跟日本签合作协议。这联络处不是摆设,是为了实时分享情报,协调军事行动。
美国在这事上推波助澜。郑永年文章里提到,美国主导北约转向亚太,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华盛顿觉得中国是最大对手,不想让欧洲坐收渔利,就把北约拉过来当帮手。实际操作中,美国通过AUKUS协议,给澳大利亚核潜艇技术,还拉日本和菲律宾加强防务。2023年,美菲在南海搞联合巡逻,2024年美日韩三边峰会直接针对中国。郑永年分析,美国内部问题也推着它这么干,比如国内贫富差距大,底层不满情绪高涨,政客就把矛头转向中国,转移视线。结果,美国军舰和飞机频繁在南海晃悠,2024年增加部署,航母编队巡航,飞机飞近中国领空。
亚洲为什么容易成火药桶?郑永年指出,这不光是外部因素,内部矛盾也多。亚太国家经济互相依赖,但竞争激烈。韩国就是例子,国内财富分化严重,民粹主义抬头,对中国有民族主义情绪。美国利用这点,拉韩国入伙。韩国社会从上到下对中国有看法,经济上又离不开中国,可在美国压力下,很难说不。类似情况在菲律宾和日本也存在。菲律宾跟中国南海争端,美国就借机卖武器,搞演习。日本历史恩怨加上美国基地影响,一直在防务上跟美国绑紧。郑永年提醒,亚洲不像欧洲有那么多军事联盟,本来相对和平,可北约进来,就把冷战思维带过来了。
而且郑永年认为这可能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因为全面战争不是两国的事,而是多国卷入。美国拉北约,就是不想单挑中国。欧洲国家本来对亚太没多大兴趣,可美国用“中国威胁论”忽悠,在欧洲媒体上炒作中国帮俄罗斯,逼欧洲站队。2024年北约峰会就谴责中国是俄罗斯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推动者”,纯属找借口。中国出口半导体和双用途产品,就被说成军援。郑永年觉得,如果中美冲突升级,美国会要求盟友参战,韩国军队调动,日本基地出动,欧洲派舰队支援。
而且美国战略调整更明显。2024年国防报告把亚太列为优先战区,国防部长奥斯汀在香格里拉对话上说,美国“全力投入”,不走人。印太司令部新姿态叫“Prevail”,不是防御,是进攻,目标主导地区。催促盟国武装到牙齿,建立联合总部指挥日本部队。还计划护航菲律宾船只南海,风险直接冲突。
亚洲本该专注发展,经济一体化推进。可美国这么一搅,军费飙升,去年亚太军费史上最高,花在武器上而不是民生。800多个美军基地包围中国,QUAD演习加码,3.8亿援助刺激军备竞赛。郑永年呼吁亚洲发声,说不给北约。
而中国立场清楚,林剑发言人说,北约是冷战遗留,声称防御却越界,制造对抗。别在亚太生事,别把欧洲乱局带过来。印度贸易俄罗斯,也没被指责,双标明显。亚洲命运一线悬,郑永年观点直击美国本质。
因此,郑永年分析基于事实,不是危言耸听。北约转向亚太,美国引战,亚洲大战风险大。各国得警惕,别被拖进漩涡。
来源: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