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批完全班作文!这所高中的“AI助教”智能体火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4:59 1

摘要:“叮——浙附君同学,请多指教!”在浙大附中的教学楼里,高二学生李晓晨对着终端刷了个脸,屏幕里立刻跳出一个笑眯眯的虚拟角色:“晓晨同学,你上周英语作文的逻辑分提升了10%,但定语从句还得补补哦!要不要我推两道题给你?”

“叮——浙附君同学,请多指教!”
在浙大附中的教学楼里,高二学生李晓晨对着终端刷了个脸,屏幕里立刻跳出一个笑眯眯的虚拟角色:“晓晨同学,你上周英语作文的逻辑分提升了10%,但定语从句还得补补哦!要不要我推两道题给你?”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每天发生在这所校园里的真实场景。

今年开学,浙大附中悄咪咪来了几位“新老师”——它们不领工资、不用休息,却成了全校最忙的“劳模”。其中最红的,就是这位能改作业、能听课、还能陪你聊学习的“浙附君”。

教育智能体“浙附君”

英语老师王琳最早体验到“被卷”的快乐。以前改一篇作文要逐字抠语法、写评语,一个班改完手快废了。现在她把作文拍给AI,15分钟后,手机“叮”一声响起:不仅每篇作文的语法错误、亮点句式被标得明明白白,还有一份全班学情报告——比如“李同学擅长倒装句但老拼错important”,“张同学写作流畅但字数永远不够”……

教师通过智能批改系统实现数字化精准教学

“它甚至发现有个学生连续三次把‘because’写成‘becuz’……”王老师笑着说,“这肉眼谁看得出来啊!”

这AI还不是个“书呆子”。在新教师培训课上,它居然能通过摄像头默默旁听——比如统计一节课里有多少学生举手、老师走了几排座位、甚至学生低头次数是不是太多。课后立马生成报告:“第15分钟课堂注意力下降,建议下回这里插个互动游戏哦!”

而让它真正“出圈”的,是那个能刷脸召唤的终端机。学生们课后跑去“撩”AI成了新风气:“浙附君,我物理最近咋样?”“亲,你电路图满分,但力学大题第三步老丢分……要不下课我让刘老师再找你唠唠?”

原来,这个AI早已悄悄“吃”透了全市数学大纲、十万份作文样本,甚至每个学生的错题本。它不像传统AI只会冷冰冰输出数据,而会用“哎你这题不该错啊”、“这次进步了必须点赞”这种拟人话术——据说这是程序员们听了三百场班主任谈话后才训练出的“唠嗑模型”。

其实上海虹口区早就试水了类似的“HEADS系统”,但浙附君更卷:它连体育课都能分析——足球射门角度、跑步姿势优化……简直比教练还显微镜。

这些系统实施的关键是什么?不是光靠系统,而是靠人为,详细在下一篇讲述。

那么问题来了:AI都当上助教了,真人老师会失业吗?信息科技教师赵老师哈哈大笑:“我们现在反而更忙了!要教AI理解学生开玩笑时的真实情绪,要设计让它‘故意’犯个小错好让学生来纠正——现在的技术老师,早就不是修电脑的了,得懂教育、懂心理、还得会编剧!”

换句话说,AI没取代老师,而是把他们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温暖的事——比如那个被AI提醒“作文里总写孤独”的学生,最近就被班主任约去操场吃了根冰棍儿。

技术永远不是目的,人,才是。哪怕未来AI能一秒批完一万份试卷,大概也代替不了老师拍拍一个学生的肩膀说:“嘿,这次真的进步了。”

我们是"创新思维100讲",点"关注"收藏我们,每天更新一篇教程或案例,作为新时代信息科技学科教师,我们致力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观察与思考,应用与实践,欢迎大家评论交流!一起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来源:秀丽教育

相关推荐